何为对,何为错?

发布一下 0 0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到困惑:同一件事,这样做对,那样做也对,这样做错,那样做,也错。同样的行为,在这件事上是对,在另一件事上就是错。

都说对错无绝对,对的也可能是错的,错的也可能是对的,但具体到某一件事上,对错又是那么的明显。你做的对,你做错了,总有明明白白的评价等待着我们,让我们被认同时感到高兴,被埋怨时产生悔意,加以解释,别人也不认同。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人纠结无奈,咋做才是对的呢?

当然,那些自己内心无比强大,不在乎外界评论,能活在自我营造的世界的人不在此列。那么,到底怎么做,按照什么标准才是对的呢?

真理是绝对的标准,是高悬在我们头上的明灯行为。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历史、一分为二看事情,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世界螺旋前进。这些大家均认可,社会均认可的就是我们行为的最高准则。

名言警句是某一领域的最高标准,在领域内对,在领域外可能对可能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百无一用是书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事遇机关须退步,人逢得意早回头。这些警句名言都是个人成功的例子,确又不可能适合于每个人。择其适合者从之,不适合者改之,才是名言警句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接下来还有父母的生活经验,周围人的经验教训,师长老师的谆谆教导,自己亲身的历练总结,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正确领域,确又是存在着局限性。拿着我以为对的去做事,碰上大家认为错的,闹出矛盾冲突,自己感到委屈,别人也感到不可理喻,也就难免发生。

让尊老爱幼、爱国、见义勇为、仁爱、利义、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忠君、尚勇、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指引我们前行,在具体事件中践行,才是真的对,才不会惑而不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5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