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金融服务如何创新?深圳发布“二十条”指导意见

发布一下 0 0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金融消费的升级,老年人已经成为重要的金融消费群体,广泛参与各类经济金融活动。然而,作为弱势群体,老年人成为遭受金融权益侵害的“重灾区”。近日,深圳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切实提升辖区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的指导意见》,从五大方面切入,提出20条举措,旨在促进深圳老年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

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深圳常住老人94.07万,户籍老人35.93万。面对“银发浪潮”,深圳银保监局总结了深圳地区银行保险机构在网点服务、科技赋能、特色金融方面的成功经验,系统性地从“网点、产品、流程、宣传、机制”五大方面着手,指引深圳金融机构走出一条老年金融服务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深圳拥有1517家营业网点进行了无障碍改造,571家营业网点设置了面部识别机具,老年人专属服务窗口达1092个,适老化自助机具6897台;在产品方面也更多元化。2021年,发行老年人群体专属银行产品29个,金额达55.95亿元,保险产品共106个,保额达1547亿元。

根据《指导意见》,深圳将加强网点适老化升级改造、健全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解决数字鸿沟、强化宣教和风险提示、完善制度机制五大方面,进一步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老年人金融服务如何创新?深圳发布“二十条”指导意见

(原标题《老年人金融如何创新?深圳发布“二十条”指导意见!》)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张程)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