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发布啦 0 0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国人也都喜饮茶,也善饮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茶叶走向了世界,咖啡则走向了我们。

如今,咖啡和茶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两大饮品,但与此同时,关于它们的争议也从未停歇,特别是在长辈眼里,喝茶好像胜过一切饮品,那么到底喝茶好还是喝咖啡好?

01

咖啡和茶提神的原理是什么?

咖啡和茶的共同点是都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本身是种黄嘌呤生物碱,这种生物碱被大自然“设计”的初衷是保护植物,起到杀虫作用,因为咖啡因对于小虫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神经毒素。

对于人类来说,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能起到短期提神的作用。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茶当中还有另一类与咖啡因很像的兄弟——茶碱。它也是提神物质,但和咖啡因相比,茶碱比较温和。

可以这样理解:咖啡里的提神物质是单一的咖啡因;茶里兼有咖啡因、茶碱、茶氨酸、可可碱等“类咖啡因”物质,所以后者功效更加复杂。

02

为什么感觉茶不如咖啡给力?

当我们想迅速给自己打鸡血时,通常会选择喝浓咖啡,而想要温和、长效地提神,茶似乎更加适合一点。

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茶的成分比较“复合”,因此会有一部分先起效,一部分后起效,而咖啡中主要只有咖啡因集中奏效,相比之下,喝茶后的感觉就像是提神的作用被“摊薄”了,所以感觉温和而长效。

另一方面,浓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想象一下生活的场景,咖啡一般是咖啡豆磨成粉后,析出过滤制成的,我们常常喝的拿铁和卡布奇诺这类咖啡,一杯250ml左右,大约含有咖啡因116mg。

家居泡茶通常是把3-8g的茶叶(假设是红茶)反复冲泡,咖啡因通常也就60mg左右,茶中咖啡因的浓度根本没办法和咖啡比。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如果茶也用类似咖啡制作的方法,用茶粉析出过滤(常见的港式奶茶就是这样制作),这其中的类咖啡因物质就完全不输给咖啡了。这点想必晚上喝过港式奶茶的人,都深有体会。

红茶的咖啡因会比绿茶高1倍左右,因为港式奶茶用的正是碾碎的红茶,可谓奶茶界提神的扛把子。

所以只要选对了茶和萃茶的方法,茶的提神能力也能秒杀咖啡。

对于咖啡因代谢比较慢,且容易失眠和精神紧张的人来说,更加建议用温和的茶来提神。

03

咖啡和茶哪个更健康?

浓度适中的情况下,适量的茶和咖啡总体来说都是对健康有利的饮品[4,5] (世界上所有的食物都是适量为佳,咖啡和茶自然不例外)。

美国食药监局推荐咖啡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400mg,大约就是三杯半(236ml)的拿铁或者是8杯(200ml)红茶袋泡的茶。

总的来说并不太容易超量。

如果你选择的是速溶咖啡(含有植脂末和糖),又或者是焦糖拿铁等加了糖的咖啡,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含糖饮品对健康的作用通常是负面的。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04

咖啡和茶的使用

现在,咖啡馆已经开遍了大街小巷,咖啡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化,会议、商务接洽、 早上通勤搭档、午后休闲小憩、 整日工作伴侣等等,咖啡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然随处可见。

如今,饮茶文化已从日常品饮升级为场景化应用,每一款茶文化属性都已成为其场景标签,茶的场景化应用逐渐广泛,日常办公、商务接待、饭后茶饮、宴会小聚、家中品饮等等场景都会选择茶叶。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不如咖啡?

现如今,很多朋友都太过于依赖咖啡,平时经常需要咖啡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保持大脑清醒,但这种方法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如果经常借助于咖啡因的力量,不仅会慢慢上瘾,还会影响正常的生物钟。茶水的提神效果虽然没有咖啡那么“猛”,但对人体的伤害却小一些。

最后,人们大都不太讲究泡茶或煮咖啡用的水。事实上,使用的水不同,茶或咖啡的味道也不同。矿泉水泡出来的茶,茶叶颜色偏深一点,说明矿物成分高,对于身体来说,矿泉水适合人体吸收;而使用矿泉水煮咖啡口感柔和,甜感明显,醇厚度高、余韵悠久。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9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