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发布啦 0 0

禅宗认为,一个人只有把一切受物理环境影响的东西都放掉,万缘放下才能够逍遥自在,万里行舟不留一念,在法师看来必须放下归因于因缘的聚散无常。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人的聚散离合都是基于种种因缘关系,有因必有果,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还有不可抗拒的无常,事情的发展不会总是按照我们的主观想象进行勾勾看看,不可避免,大多数时候万事如意只是一个美好的心愿罢了。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但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为此备受打击,一病不起,这是一位过路的僧人,得知这个情况就决定点化一下,他来到他的床前,从怀中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的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埋了,书生正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的丈夫掀起了盖头,书生不明就里,就问僧人,僧人解释说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把那个她掩埋的人。那个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听后豁然开朗,病也渐渐地好了。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书生之所以会病倒,是因为他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也无法坦然地放下曾经的感情,但是前世的因造就今生的果。前世只有衣遮身的恩情,今生也就只有短暂相恋的回报。书生放下了也就解脱了病,自然也就好了,适时地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过去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到了深谷里去,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岩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性命,但是人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慈祥的看着自己,此人如见救星,班赶快求佛陀说佛陀,求求您慈悲救我吧。佛陀说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能救你上来。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敢不听你的话呢?随你说什么我全都听你的,那么请你攀住树枝的手放下,此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坑,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保得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悬崖深谷得重生,看似一种悖论,实际上却为蕴含着深刻的禅理。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悬崖撒手是一种姿态美丽而轻盈,放手之后心灵将获得一片自由飞翔的广袤天空。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在瞬间释放与舒展在英雄传奇与武侠故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以及万千宠爱与一生的主角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下面是湍急的流水,身后是凶悍的追兵,主角仰天一叹,回眸一笑,纵身一跃,宇飞流急湍,融为一体,令众人不由的扼腕叹息,但是似乎所有的故事都没有摆脱这样的后续。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岩壁上的一棵树,松或崖下的一潭深深水,总会像母亲温暖的手掌一样,稳稳地将其托起,备受青睐的勇士们还往往能够在这常人到达不了的奇异之地,意外发现千年宝藏或旷世秘籍这样的故事无意中契合了禅宗的某些观点,禅修者必须有所舍得,才能有所收获。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境界高者,像一面镜子,即刻自我关照,不断自信,又像一只蜡烛燃烧自己,责备四方更像一只皮箱,提起自如得大自在。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世事变幻,风云莫测,缘起缘灭众生在岁月的洪流中渐行渐远,一路鲜花浪漫,鸟语,重名也仍旧不能湮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的无常。承担与放下都非易事,都需要勇气与魄力,而做到提放自如,淡然处之,更非常人所能达到,慎言法师将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提不起,放不下,第二类提得起放不下,第三类提得起,放得下。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第一类人占据了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他们只懂得享受,却从不承担内心,却又放不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像是寄居在荨麻茎秆上的菟丝子,攀附在其他植物之上,毫不费力的汲取着养分,却从不奉献什么。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第二类,人有担当,有责任心,而且往往目标明确,会一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向上攀登,而一旦有所获得时,却舍不得放下,只会拖着越来越重的行囊,艰难上路。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第三类人,有理想,有魄力,有担当,而且心地坦然,心脑位置,可攻可守,可进可退,一天煽起来了,两个陌生人仰头看看山,其中年长的一位问路旁的一块石头,这就是世上最高的山吗?大概是的,石头懒懒地答道,于是年长的那位陌生人没再多说什么就开始往上爬,年轻的陌生人对石头笑了笑问,等我回来你想要我给你带什么石头,一愣看着年轻人说,如果你真的到了山顶,就把那一刻你最不想要的东西给我就行了,年轻人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跟着年长的往上爬去,斗转星移,不知又过了多久,年轻人孤独的走下山来,石头连忙问你们到山顶了吗?是的,另一个人呢,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战胜世上最高的山峰,当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也就没了人生的目标,这就好比一匹好马折断的腿,活着与死了已经没什么区别了他他自山崖上跳下去了,那你呢?我本来也要一起跳下去,但我偶然想起答应过你,把我在山顶上最不想要的东西给你,看来那就是我的生命,那你就来陪我吧。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年轻人在路旁搭了一个草房,住了下来人在山旁边。日子过得虽然逍遥自在,却如白开水般没有味道,年轻人总爱默默地看着山在纸上胡乱抹着,久而久之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了,轮廓也明朗了,后来年轻人成了一个画家,绘画界还宣称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升起,接着年轻人又开始写作不久,他就有以他的文章回归自然的清秀隽永一举成名。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许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年轻人已经成了老人,当他对着石头回想往往事的时候,他觉得画画写作其实没有什么两样,最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更高的山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只有忘我才能超越,故事中,从山上跳下去的那位登山者就属于圣言法师所说的第二类人,他执着的追求攀登着世界上最高峰的荣誉,而一旦愿望实现,他却不能将之放下再继续前行,所以他自认为只有绝路可循,而那位年轻人之前也有过轻身的念头,但因为不能违背和石头的承诺,所以他才有机会悟得了真正的残疾,世界上更高的山,在人的心里。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收放之间人们总能不断得到提升,只有放下功名世俗的牵绊,怀有质朴自然的初心,才能不为外物烦忧,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

适时的放开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62838.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