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下战书欲发动战争,小吏将战书改动几笔原物送回,匈奴秒怂

发布啦 0 0

巧改战书,化解战争

话说汉朝时期,匈奴人凶猛善战,汉朝十分忌惮。刘邦登基后,一直对匈奴人采取和亲怀柔的政策。匈奴人以为汉朝软弱可欺,一直非常猖狂。

后来汉武帝继位,匈奴人欺负他是新帝,便蠢蠢欲动想要攻打汉朝。但他们不清楚汉朝的军事实力,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便想了个办法来试探。

于是匈奴单于派使者给汉武帝送来一份战书,上面只写了四个字:天心取米。什么意思呢?汉武帝看后也没搞明白,就去问下面的大臣。大臣们看后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汉武帝见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明白其中含义,被气了个半死。盛怒之下,汉武帝发布悬赏公告,谁能解出天心取米其中含义重重有赏。

悬赏公告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一个人来揭了榜。有趣的是,这人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朝廷小吏,他甚至都算不上是一个官,因为他所属职位并不在朝廷的正规编制之中。

汉武帝对这个朝廷小吏能解出天心取米的含义表示怀疑,但小吏却非常自信。他告诉汉武帝:天心取米的“天”指的是汉朝广袤的天地;“心”是汉朝心脏的意思,也就是汉朝首都长安城;“取”就是来拿,更准确说是来抢的意思;“米”则是汉朝的财富以及汉武帝本人。

天心取米合起来的含义就是匈奴人要来攻打汉朝,抢夺财富,还要抓捕汉武帝。

汉武帝听后勃然震怒,小小外夷竟敢挑衅天朝,还敢冒犯天子威严,简直不可饶恕!当下就想发兵攻打匈奴,下面的大臣们赶紧劝谏,汉武帝冷静后也知道不能随意开启战争,否则难免生灵涂炭。但又咽不下这口气,心中很是气闷。

这时,小吏笑了,他告诉汉武帝这事简单,他能解决。

如何解决呢?

汉武帝正在疑惑,小吏却拿出一支笔,在天心取米这四个字上添加了几笔,然后告诉汉武帝:“陛下只要将这改完的四个字送回匈奴,他们自然就会退兵。”

哪四个字这么厉害?汉武帝心生好奇,注目一看:原来小吏将“天”字加了一笔改成“未”;“心”字加了一笔改成“必”;“取”字加了两笔改成“敢”;“米”字加了一笔改成“来”。合起来就是“未必敢来”四个大字。

汉武帝看后豁然开朗,连连称妙。小吏这一改,变成另外四个字,意思截然不同。最妙的是,“未必敢来”正好是对“天心取米”的一个回应。你匈奴人不是想来攻打我大汉朝吗,那我就明确告诉你,我大汉朝军威盖世,你未必敢来,还是先掂量掂量再说吧,别到时候有来无回!

于是汉武帝命人将改过后的四字战书原物封存送回给匈奴人。匈奴人看过之后,果然不敢轻举妄动,原本已经聚集、整装待发的军队也自动退去。这时为何呢?

原来匈奴人送这战书过来,也就是存心要试探一下:一个是看汉朝有没有人才能够解出天心取米的含义。如果没有则证明汉朝人才匮乏,至少也是个用来羞辱汉朝的理由;二是试探下汉朝的态度,如果汉朝强大,见如此挑衅必然震怒,到时推脱是玩笑之语也有个退路,毕竟没有真的发兵攻打。如果汉朝虚弱,见这战书必然害怕,肯定又是和亲怀柔,到时候就真的发兵攻打。

匈奴人没想到,汉朝不仅解出天心取米的含义,还将这四个字加了几笔改动一番就变成未必敢来,态度非常强硬,且回应的方式如此奇妙。这足以说明汉朝人才济济,且军力强盛才会如此自信、如此强势!所以匈奴人仔细思量之后不敢轻举妄动,一场大战就此消弭无形。

这让人不禁感叹,汉字真是奇妙,不费一兵一卒就不战而屈人之兵,化解了一场可能生灵涂炭的战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2840.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