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发布啦 0 0

1976年9月8日晚,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通明,西萨摩亚国家元首马列托亚·塔努马菲利第二殿下正在举行答谢宴会,华国锋等领导人正在陪同,双方在这场宴会上达成很多共识。

正当宴会上觥筹交错、欢饮一堂时,工作人员突然跑过来告诉华国锋,有电话找他。华国锋接过电话匆匆讲完话,还没等宴会结束,便向外宾告别,迅速赶回了中南海。

他急速地走进毛主席卧室,看到主席已经停止了呼吸,心电图已显示了一条直线。

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毛主席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华国锋和毛主席

在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然后表示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一是主席的后事;二是主席遗体如何处理;三是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来京吊唁。

面对这三个问题,会议上大家争论得很激烈,但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保护主席遗体,让各界人士吊唁、瞻仰。

当时卫生部在接到保护遗体的通知后,便立即派人找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同志,接其赶往中南海。

徐静一行人在抵达中南海后,此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同志早已等候在那里,他看到徐静等人进来,就迅速站起来,语调低沉地询问道:“你是徐静同志吧!”

徐静点头:“我是。”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毛主席和汪东兴

汪东兴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向你们宣布一个不幸的消息,伟大领袖毛主席已于今天凌晨逝世。为了让全国各族人民瞻仰主席遗容,需要进行遗体保护,时间15天左右。”

徐静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你有什么要求吗?”汪东兴询问道。

徐静尽快使自己平静下来,思索了一会儿,便提出三个请求:

第一,需要回院和同行专家们共同研究方案;第二,看看毛主席遗体;第三需要一点儿时间,去准备必要的器械、药品。

这三条要求得到了汪东兴的首肯。随后,徐静等人走进毛主席的卧室,仔细察看了毛主席遗体情况。回到院里后,徐静同其他教授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在上午的时候便携带工具前往中南海。工作人员随即带他们去见华国锋同志。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华国锋

华国锋当时正在会议室内召开会议,在看到徐静一行人进来后,便提议让徐静谈一谈遗体保护方案。

徐静向在座的中央领导同志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讲述了方案的依旧、效果和实施的方法。出席会议的领导也都提出不少问题,徐静和两位教授根据平时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一五一十地进行了扼要的回答。

华国锋在听完情况汇报后对徐静等人说道:“长期保护好毛主席遗体,世世代代让人民群众瞻仰,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你们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最后,华国锋同志说:“那就按照你们的方案办。”

接下来,徐静等一行人按照既定的方案,争分夺秒、一丝不苟地投入到了这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中。与此同时,党中央决定,从1976年9月11日至17日,毛主席遗体要移进人民大会堂,在这里举行群众吊唁、瞻仰活动。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华国锋

9月11日凌晨3点20分,华国锋、汪东兴等人护送毛主席的遗体离开中南海来到人民大会堂。9月11日至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吊唁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治丧委员会成员、各界代表轮流守灵,先后有30万人参加吊唁,瞻仰毛主席遗容。

9月20日凌晨3时50分,毛主席遗体由华国锋、汪东兴等护送离开人民大会堂,顺利转移到“769”保护室。

为了保存好毛主席的遗体,中央成立了由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主任的“中央保护毛主席遗体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了方便对外联系和保密,名称叫“国务院第九办公室”,简称“九办”。

这是一个总揽全局的具有权威性的办事机构,凡属有关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和遗体保护的决策性意见,都从这里产生。一切组织措施和工作落实的命令,同样是从这里发出。

当时党中央在决定保留毛主席遗体后,便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安排,比如筹划毛主席纪念堂建设。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毛主席纪念堂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城楼之间的广场中心

为能够将毛主席纪念堂给建好,办公室专门设立了一个“毛主席纪念堂设计组”,由当时担任北京市建委主任的赵鹏飞和一机部副部长孙友余同志挂帅。

办公室成立的当天,就急速电话通知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等八个省市十个单位,选派有声望的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师和工人代表,共40余人前往北京,负责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和设计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都感到非常荣幸,都感到责任重大,毕竟这是无数百姓的委托。从1976年9月14日,这些同志就投入到了紧张的选址和设计过程中。

他们走访了北京许多地方,勘察了许多名胜古迹所在地。在近两个月的选址工作中,他们先后对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北端一带、香山、景山等十几个地点作了重点调查研究,并作出了30多个设计方案。

在选址过程中,谷牧、顾明等同志多次参加现场勘察,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讨论选址和设计方案,并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给予明确指示。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毛主席纪念堂

领导和专家们在反复权衡着每一个地方的利弊,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一个又一个方案提出来了,一个又一个设想出来了,比较、论证,然后又在他们手中否定了。在众多方案的反复比较论证中,终于产生了一个最理想的选址方案: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

为什么要选择在天安门广场,广场的哪个位置最合适?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其实早在解放初期,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提出,将来要“让天安门广场建成人民最喜爱的地方”。建国以后,天安门广场经过三次大的整修扩建,它已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

天安门广场的中央,坐落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的西侧,矗立着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的东侧,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那么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上,究竟建在广场的什么具体位置上最为适宜呢?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关键问题。设计建筑专家经过周密的研究,最终提出将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南端,位于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城楼之间,即在原中华门的位置上。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毛主席纪念堂最终设计方案的效果图

与此同时,纪念堂的选址工作与设计方案是同步进行的。专家们在选址的同时,也在研讨着各种形式的建筑方案。时间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往往是白天在现场勘察,晚上回来考虑设计方案。

在最初开始的建筑设计方案中,大多绘制的是陵墓形式。不过这些设计方案在大家看来过于陈旧,不能很好地来体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一生。

谷牧副总理在得知这些建筑设计方案后,便提出:

在考虑设计方案时,要注意和剥削阶级统治者的陵墓建筑划清界限。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是对立的关系,在他们的陵墓建筑中,总要显示他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者。因此,从外国的金字塔,到我国的地下宫殿,都给人一种阴森压抑之感。而现在我们是要设计建筑一座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一生的纪念堂。它既要庄严肃穆,又要雄伟开阔。

正是如此,设计者们怀着深厚的感情,进行着艰苦的创作,又设计出多种类型的方案。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毛主席纪念堂北门全貌

1976年11月6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审查纪念堂设计方案。几种各具特色的建筑模型,摆在了中央领导人面前。他们听取着有关人员的汇报,审视着模型,议论着它们的短长……

在通过这次集体审查之后,确定了三个问题:第一,纪念堂就正式建在天安门广场南部;第二,要求纪念堂设计得坚固适用,庄严肃穆,美观大方,有中国自己的民族风格;第三,这项工程意义重大,时间很紧,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此后,国务院“九办”和纪念堂设计小组,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于11月12日报经中央审定,正式确定了纪念堂建筑方案: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毛主席纪念堂外环绿化带

纪念堂的建筑形式为正方形,八开间,重檐屋顶,两层红花岗石台基,绕以汉白玉栏杆,廊柱为正方形抹小角,总高度为33. . 6米。

一个选址恰当、造型雄伟、符合需要、各方满意的方案终于被确定下来了。

在中央批准毛主席纪念堂设计方案后,1976年10月8日,中央作出《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10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指出:“建设纪念堂的施工力量,以北京市为主,大包干,可以搞一个指挥部,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北京市对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程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时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李瑞环为首的“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批准了由13人组成的“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对纪念堂工程建设实行一元化领导。

1976年11月24日下午,“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现场气氛庄严隆重。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华国锋在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华国锋在奠基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和目的。随后,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方面的代表,相继走到纪念堂的基石旁边持锹培土。

从此,这项万众瞩目的宏伟工程拉开了万人拼搏创造奇迹的序幕。

纪念堂工程开工后,各级领导、各技术人员和广大的工人群众,将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怀念、哀悼的心情,化作巨大的力量融入到对这项工程的建设中。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全国各地不少百姓纷纷主动自愿前往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其中年纪最大的有86岁,最小的年仅7岁。

纪念堂建设工地先后收到各地人民群众的信件、电报9900多件,百姓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扬纪念堂的建设者,盼望着毛主席纪念堂能够早日建成。

按照总体设计方案,在纪念堂北大厅中央安放一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雕像。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雕塑家们在细心塑制毛主席坐像

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指挥部很快从各省份抽调出一批雕塑家进京,与在京的雕塑家们一起担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创作任务。在毛主席雕塑设计初稿中,有毛主席站立的、坐着的形象,也有穿军大衣的、挥手指方向的形象等众多方案。

在第一轮审稿中,所有站像的设计都被否定。因为毛主席纪念堂这一特定的环境,安放站立的毛主席雕像,将会出现与建筑和室内空间不协调的局面,与人们的心理愿望要求也不协调。

在坐像的设计初稿中,有双腿平放的,有坐沙发的,有坐硬木椅的,也有坐在海边大石头上的,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不过经过领导和专家的几轮评选、审核,最终审定通过了毛主席翘腿坐沙发的方案。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坐姿的方案,好就好在表现了毛主席的常态,主席平时最喜欢这样坐在沙发上与人亲切交谈。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中外人士瞻仰毛主席遗容

1977年8月20日凌晨,毛主席的遗体从“769”保护室出来,顺利移进毛主席纪念堂,并在当天上午升至可瞻仰的位置。至此,人们翘首以待,期盼毛主席纪念堂早日开放。

据记载,第一批前来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是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和会议工作人员。

1977年8月22日晚,刚落成的毛主席纪念堂,在晚霞的照映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代表们分批陆续到达纪念堂庭院,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北大厅,他们在毛主席坐像前肃立鞠躬,致以崇高的敬意。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开始对外开放。在此后30年里,华国锋在9月9日和12月26日都会前来看望毛主席,每次他都会对着毛主席遗像大喊:“向伟大的领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76年毛主席病逝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眼下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图丨华国锋和其妻子在毛泽东纪念堂

如今毛主席已经逝世46年了,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的思念之情从未间断。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在毛主席纪念堂前始终都有群众在排队,大家想要近距离地接触下这位伟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80594.html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