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冠肺炎本土确诊已连续两天单日突破两万例,由于缺乏快筛试剂,PCR能量跟不上,确诊黑数无法估计。加上怕经济垮掉,对各项活动并不设限,凶猛的疫情如洪水溃堤,台湾将进入混乱期,民众只能各自保重。
据香港中评网报道,台湾从2020年1月开始抗疫已两年多,完全没有累积经验,所谓的“超前部署”皆是空话。最近全台各个角落陆续涌现疫情,民众却连最基本的快筛试剂都很难买到。几乎所有成功抗疫的国家、地区,都是靠密集大量的筛检,揪出确诊者,进行隔离、治疗;有普筛为基础,确诊案例才能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恢复社会稳定。民进党当局估算6月左右可达高峰,但能接受筛检的人很有限,全台单日PCR能量只有19万,只能任由病毒在社会流窜,民众搭公交车地铁,在餐厅吃饭,处处危机。
最近台湾还有一个相当普遍现象,因确诊会牵连到家人、同事必须居家隔离,很多人不想筛,医护不敢筛。媒体报道,北部某医学中心急诊科主治医师透露,单位有十分之一同仁确诊,因有人确诊就要重新排班、牵连甚广,因此许多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均不太接受筛检;护理师间甚至有“筛检前要告诉护理长”的潜规则,让护理长有心理准备。人力吃紧的警局也传出不让警察筛检的争议。
陈时中对于抗疫讲的云淡风轻,他日前说以美国为例,民众快筛如为阳性,可以做PCR采检,如不想检验就在家休息五天,之后戴口罩可出门,“染疫到一段时间就会走上共存之路,台湾也正在往这条路走。”
然而目前台湾多数人无法接受筛检,医疗量能也不足,日前新北市一名6个月大的男婴发烧到眼睛上吊、全身发抖,紧急送医拖了一个小时才被收治,父母眼睁睁看小孩失去生命。昨日也有高雄家长气愤爆料,PO出小孩高烧39度在急诊外瘫软躺地无法立即就医的照片。台湾官方一直坚持不设方舱医院,更不可思议的是,直到前几天,一堆快筛阳性者都要挤到医院急诊室去做PCR,把急诊室挤暴,这一、二天才开了“得来速”筛检站。像这种乱象都不像是已抗疫2年多的社会会存在的现象。
放任病毒在社区流窜,并非如想像中那么美好都是轻症,在家休息就会好。台湾最近中重症开始暴冲,4日就有77例,死亡人数也开始增加,从上个月的0死亡,到3日开始连续2天都是5人死亡。昨天还有一名仅24岁,打过3剂疫苗,无慢性病史的女孩,确诊6天就离世。重症医生出身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忧心忡忡,还被陈时中暗讽是“印度神童”。柯本人近日已两度因接触确诊者居家隔离。最近的一波是柯的随扈确诊。还不止这样,连“警政署长”都快筛阳性,可见台湾疫情之严峻。
民进党当局为何明知疫情来势汹汹,却不早把快筛试剂备好?已是罗生门!蓝军不断爆料快筛剂的关系采购疑云,更让民众怒火中烧。传出蔡英文4日在民进党中常会对快筛试剂大缺货震怒,要求大量进口开放商业通路,不要再坚持实名制;但为降低政治冲击,要求相关人等封口。看来民进党意识到这波疫情海啸非同小可,已到了会危及政权等级了。但接下去要如何阻止这波疫情的灾难扩大?
香港中评网今天发表的另一篇评论也指出,快筛试剂实名制“一剂难求”,许多身兼民意代表的民进党中常委,昨日在中常会向蔡英文转达民怨,传出蔡英文会中震怒,要求行政部门赶紧解决。排队乱象不是今天才发生,行政单位就是不多铺货,民众买不到快筛剂,该震怒的是民众才对。蔡不需要震怒,只需要多进货,让民众可以方便、低价购买即可。
自从4月28日实名制快筛上路之后,民众无不抱怨买不到快筛试剂,看到各处药局外长长的排队人龙都能有深刻感受。有关对防疫政策的不满,其实已经连几周中常委都有建议,上次中常会后公布实名制快筛上路,这次蔡要求提供更多快筛购买通路。为什么一定要等中常委抱怨了,才要求行政单位协调更多元通道,也不是增加实名制快筛数量呢?难道只有民进党中常委的建议,蔡当局才听得进去?才愿意改善民众不满的政策。(薛洋/编辑)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