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出生几百年,他就是大清的忠臣了

发布啦 0 0

付枯河27岁中进士。次年,由于陈亏华的提拔,他考上了更高一级的专门经济学。不久,他被任命为都督,转战员外郎、阆中。宣彤三年,升任两广监察御史。

武昌起义爆发。

如果早出生几百年,他就是大清的忠臣好人了。以他杰出的家庭背景和学识,他的未来将是光明的。

如果早出生几百年,他就是大清的忠臣了

没想到,他出生在这个封建王朝的末期。

付枯河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学士。光绪二十八年,付枯河兄弟三人一起参加湖北乡试,他们名列前十,成为一段佳话。

在这样的家庭和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付枯河,成了一个极端正统的封建文人。忠清在他的世界观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生来就是为了这个王朝牺牲一切的人。

溥仪的退位诏书公布于世的那一天,就是他的世界开始崩塌的时候。

如果清朝换成另一个封建王朝,对付枯河的影响可能不会这么大。二十世到了二十四世,朝代的更替如同太阳的兴衰一样新。历史上有很多忠于权力的遗民,付枯河也能像伯夷一样,活在权力的记忆中。

但这次不一样,不像史书上的任何一次。被摧毁的不是一个王朝,而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舅舅,幺爹可以饿死首阳山来抗议,付枯河不行——没有一个新的周王让他抗议。

天下不再清,他完全明白。但这是谁的呢?

如果早出生几百年,他就是大清的忠臣了

孙中山走了,袁世凯在这里,无数的人物像旋转木马一样在历史舞台上闪现,无数的思想把四书五经推到了那堆旧纸堆里,没有人见过。舞台上没有新的王朝,没有人来做世界之主,承受他的仇恨和反抗,那么他的仇恨和反抗又有什么意义呢?

付枯河做了他认为自己唯一能做的事。1918年,张勋率辫子军入京支持溥仪复辟,付枯河积极参与,并被授予学部侍郎一职。

仅仅过了十二天,段率领起义军再次逼迫溥仪退位,张勋投靠荷兰使馆,付枯河南迁往西湖。

他的忠诚和热情只是变成了一场转瞬即逝的闹剧。

他不再参与政治,只靠教书和卖画为生。闲暇时也和几个朋友一起唠嗑,他的诗《伤逝入骨,却又深深地感动了远方》。他是当时领先诗坛的“同光”诗派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他看不懂这个时代,所以他尽量避开这个时代的洪流。用从小陪伴的诗词歌赋构筑一个小小的世界,躲在里面躲避外国列强的入侵,政治的纷争,人民的苦难。他没有判断历史发展方向的敏感和勇气,也没有走出书房,睁眼看世界的雄心和见识。他早已被日新月异的历史潮流所抛弃。他只能守着失去的梦想,守着前朝元老的身份,看着自己的才华和青春一点点流失。

然而时代又来逗他了。

如果早出生几百年,他就是大清的忠臣了

1930年,在溥仪的老师的推荐下,付枯河去了天津,成了婉容的老师。次年,溥仪受日本人的启发,到东北准备建立伪满洲国,把付枯河叫到长春。

付枯河强烈反对溥仪出任伪满洲国,却斗不过这个曾经的“皇帝”。他的民族意识使他本能地觉得在伪满洲国政府工作是在帮助别人,但他对清朝愚蠢的忠诚阻止了他彻底抛弃溥仪。权衡之下,他接受了内廷局局长的职位,主管陵庙和溥仪的私事,给婉容讲课。他告诉自己,他忠于清朝,而不是为日本人服务。

一是日方派人到警卫处,试图就近监视溥仪;随后他介入陵庙管理,要求砍伐涪陵和昭陵的树木。付枯河千方百计拒绝这些无理要求,激起了日本人的不满,他在伪满洲国自然呆不下去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几个月,付枯河辞去了伪满洲国的职务,不久就搬到了北平。

他的生活彻底失败了。

他周围年轻的声音在呼吁创新和变革,呼吁推翻所有过时的产品和他一生忠诚的理念。

如果那些年轻人说的是对的,那他们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在日益艰难的生活中,他继续写他的旧体诗。在已占领诗坛的现代诗的映衬下,他的唐诗宋词,犹如遥远编年史的遥远回声。

1949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个月,付枯河在上海逝世,享年81岁。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