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从立夏之后,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我国幅员辽阔,同一气候下南北差异很大,长江以南的地区雨量迅速增大,温度升高;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但降水不多,多风。
立夏节气已至,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谓是进入一个危险期,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病情。
在夏季对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且身体排汗量增加血糖,血糖升高排尿增多易出现脱水的现象。故而糖友在立夏之后要注意做好这几点:
及时补充水分
天气炎热,排行量增加,身体水分流失过快,所以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时刻注意水分的补充。但是也有人担心多喝水,多排尿,比较麻烦,所以口渴的时候不敢怎么喝水,这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饮水量大大减少,首先会加重糖尿病病情,甚至会引起非酮症高渗性反应。还可能会增加尿路感染的几率。
尤其是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因为血液浓缩而导致脑血栓形成影响肾脏功能。所以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夏季千万不要因为麻烦老是跑厕所就减少喝水量。也不要感觉口渴时才喝水,也要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
饮食宜增酸减苦
夏季气候以湿热为主,易困阻脾胃之气,因此立夏后的饮食宜增酸减苦,不宜进食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南方湿热重,则患者应注意清热燥湿,可以食用空心菜、茭白、荷叶、苦瓜、河鲜等;北方以热为主,则应注意补充津液,可以食用黄瓜、茄子、鸭蛋、冬瓜等。
糖尿病患者每餐应先喝副食的汤,首先是副食煮制的汤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易于吸收,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蛋白质消化时间较长,具有饱腹感,不容易饥饿,可以减少主食的摄入,降低血糖生成。但是汤类中的副食不应太多,一二两肉类足够,不应太过油腻滋补,反而会助长湿热,加重病情。汤类中可以适当增加蔬菜和菌类,丰富口味和营养成分,增强免疫力。
坚持规律运动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也要坚持适量运动。夏季早、晚气温相对较低,运动最好在此间进行,可选择步行、游泳、做操、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步行是一种非常适合于糖尿病人的运动形式。避免在天气炎热时做户外运动,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是否出现中暑、脱水或低血糖的情况。
血糖监测勿放松
夏季里由于受饮食、作息等因素的影响,糖友血糖往往不太稳定,因此,加强血糖监测很有必要,并应对每次监测结果作详细记录。另外,血糖试纸受潮后易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从试纸盒中取出试纸后应马上拧紧盒盖,以防试纸受潮。
保持良好的情绪
心主神志,情绪过激易损伤心阳,出现心悸、失眠、烦躁等症状,因此立夏养生应静养,戒骄戒躁,勿大喜大悲,保持心情平和。心在志为喜,保持愉悦的心情也利于心肺功能和健康。并且情绪也会影响血糖,导致血糖升高,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助于稳定血糖。
适当午睡不贪凉
立夏以后阳气上升,宜顺应昼长夜短的天气,晚睡早起,同时适当午睡,消除疲劳,补充体力,但午睡时间不应过长,控制在二三十分钟即可,午睡时间过长反而对身体有害。中医养生认为应“春夏养阳”,即使气候渐热,也不可过于贪凉,防止损伤心阳、脾阳,引发疾病。
避蚊虫,防止皮肤感染
除此之外,随着温度的升高,蚊虫逐渐增多,很容易导致皮肤受损发痒,疏忽之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若不慎被蚊虫叮咬了,避免不了的抓挠导致发炎,还可能引起感染。
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足部感染,甚至出现糖尿病,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截肢。所以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本身免疫力较弱,伤口愈合的能力也比较缓慢,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非常注意皮肤的卫生情况。
(以上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关注“戴泵君”
获得更多糖尿病一手资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