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关于教育在不断地完善,从2021年的双减开始,一直大动作不断,职教法的修订,义务教育课程的修订,英语的主科地位等等,都在不断变化。
从这些变化当中可以察觉到,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方向,更倾向于素质教育。不再读死书,死读书,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可以有充足的体育锻炼,补习减少,英语占比虚弱。
这一切都是教育的初衷,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想要做到学生不娇气,全面开花,还有重要的一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中小学生迎来新消息,教育部官宣9月份开启,家长得到解脱
中小学学生正处于需要照顾的时期,家长围前围后的照顾生活起居,还要帮忙跟进功课。全职的家长还好,如果有自己的工作,回家之后再照顾学生,那种感觉是真的辛苦,还全年无休。
想着是不是要教会学生一点生活技能,却又感觉年纪小学不好,现在学是不是耽误学习等等。最后还是自己辛苦承担,日复一日。
现在这种情况不必担心了,根据教育部的最新规定,中小学生要在正常教学课程当中,加入劳动课。
从2022年9月份开始,中小学生就要上劳动课了。劳动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课程会设置10个任务群,每个群里都有各种任务。
学生需要完成的如下:
①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②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③服务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总体来讲,学生需要在劳动课上学会正常的家务劳动,还有更深入的比如种菜,维修家电等等传统劳动,这是以前的劳动课程又回来了。
劳动课程不会影响正常授课,意在锻炼小主人公的意识
学校加设了劳动的课程的具体安排,定然是分配好了教学计划。每天分出一些时间,教会学生一些生活常识和技巧,也不会影响学习进度,这一点家长可以放心。
相反的,适当的劳动,有益身心健康。也就是老人常说的,学习时间久了,换换脑子,清醒一下。
学生也可以在劳动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为什么洗洁精可以清洗干净油污?小草是怎么样发芽的?风扇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这些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活络了脑子。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小主人公的意识,不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也可以轻松很多。
这些培养,对于学生日后高中住校的独立生活,大学时期的自理能力,以及毕业后工作时候的自我照顾,都有好处。
真正地做到了学生得全面发展,这个过程当中,不会有太辛苦的教学内容,都会按照学生得接受程度来合理安排,这点家长可以放心。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利于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及生活
要说到为什么会设立这样的课程,最直观的原因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家长松口气,也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往长远了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大学毕业生连年增加,就业压力也逐步增大,其中有部分学生觉得就业前期压力大,和自身的自理能力也有关系。
大学生就业初期,正常薪资都相对偏低(体制内和名校生除外)。在此过程中,房租和吃饭是最大的压力。
如果以后同学们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出租屋也能很温馨,自己做饭也省去了很多外卖的费用,生活条件会好一些。
除去这些直观上能带来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心理上的一个转变。告诉学生自己也是可以做事的,并不需要凡是都依赖家长或他人,有独立生存的思想才能更坚强。
培养劳动意识,能够避免学生太过矫情脆弱,离开家长不好生存。有坚强意志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会更顺畅一些。
这些也是家长对于政策喜欢的原因,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学生生存上的问题。也很好地帮助家长做了是不是应该让学生参与劳动的决定,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平时在家里让学生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很有必要的。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