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今天不容错过
「新能源」
-宁德时代计划二季度发布麒麟电池
-博世:将在未来三年里投资约30亿欧元开发电气化和氢能源等相关技术
「医药生物」
-智飞重组蛋白新冠疫苗III期临床保护效力结果发表 疫苗全过程接种半年后仍高保护效力
-2021年A股研发费用逾12000亿元,医药生物公司“最投入”
「半导体」
-英特尔下一代CPU拟采用台积电5nm制程工艺
-AMD有望于9月推出5nm工艺处理器
「智能汽车」
-二三四五:拟与宁德时代等设立合伙企业,专注于对智能驾驶等相关投资
-华为新专利无需人力测试自动驾驶
「元宇宙」
-谷歌宣布已收购Micro LED显示屏公司Raxium
-央视联合TMELAND打造首个数实融合虚拟音乐世界节目体验
「人工智能」
-脑机接口公司Synchron宣布在美国开展首个人体试验
-日本团队利用AI探索存储器材料
「更多硬科技」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
-三星正式打入DISH卫星通讯商5G O-RAN供应链
新 能 源
■宁德时代计划二季度发布麒麟电池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网上业绩发布会上称,计划于今年二季度正式发布麒麟电池。麒麟电池为宁德时代的第三代CTP(高效成组)技术。曾毓群同时提及,在同样的电化学体系下,麒麟电池比大圆柱电池的能量密度高13%。(界面)
■博世:将在未来三年里投资约30亿欧元开发电气化和氢能源等相关技术
德国工业巨头博世集团发布年报,称在严峻市场环境之下,集团整体销售额达787亿欧元,同比增长10.1%,息税前利润达32亿欧元,同比增长超过50%。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芬·哈通认为,以绿色电力为基础的电气化,是实现气候中立的最快路径。哈通表示:博世将在未来三年里投资约30亿欧元开发电气化和氢能源等相关技术。(新浪财经)
■上汽集团:正探索车电分离及换电补能生态 将推更多换电车型
上汽集团在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表示,目前,上汽正在加快探索车电分离的创新商业模式及换电的补能生态。(澎湃)
■消息称现代汽车将与SK On在美国成立电池合资企业
据报道,现代汽车集团与电池制造商SK On正在讨论在美国成立一家电池合资企业。消息人士称,合资项目或选址阿拉巴马州或乔治亚州,因现代汽车已在两地设厂。乔治亚州也是SK On美国电池厂所在地。消息人士称,两者可能会在美国总统拜登访问韩国期间正式宣布这一计划。(新浪财经)
■“巨湾技研”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
极速充电动力电池和下一代储能器研发制造企业 巨湾技研宣布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国内多个知名投资机构参与了本轮投资,并得到老股东的持续追加投资。智慧芽数据显示,巨湾技研目前共有10余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超过50%,公司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石墨烯、继电器等相关领域。(科创板日报)
■沃尔沃投资以色列电池公司StoreDot 后者研发超高速充电技术
近日,沃尔沃宣布以Volvo Cars Tech Fund投资以色列电池技术公司StoreDot,为该公司研发中的超高速充电电池技术提供资源。据悉,该超高速充电电池技术产品预计在2024年量产,届时只需5分钟,即可让电动车增加160公里的续航力。(科创板日报)
■联合国启动行动计划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
联合国启动2025年前能源承诺促进行动计划,以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到2025年实现再有5亿人获得电力供应,再有10亿人获得清洁烹饪解决方案。该行动计划的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使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100%,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领域增加3000万个工作岗位,以及大幅增加全球清洁能源年度投资。(财联社)
■伍德麦肯兹:2022年全球光伏市场年新增装机容量将同比增长25%
伍德麦肯兹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市场年新增装机容量将同比增长25%,实现197GW,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GWdc大关。2022-2031年,全球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中国2022年光伏装机量将达到75GW,其中包括42GW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和33GW分布式光伏项目。(财联社)
医 药 生 物
■智飞重组蛋白新冠疫苗III期临床保护效力结果发表 疫苗全过程接种半年后仍高保护效力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与智飞生物联合研发的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疫苗ZF2001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ZF2001能够有效预防不同严重程度的新冠肺炎,且安全耐受性好。在完成全程接种约6个月的长期有效性分析中(截止2021年12月15日),疫苗预防不同严重程度新冠肺炎的保护效力仍然可达75.7%,对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的保护效力达87.6%;对新冠肺炎引起死亡的保护效力达到86.5%。对德尔塔变异株的保护率仍然高达76.1%,而对阿尔法变异株的保护率为88.3%;提示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后半年仍有很高的保护效力。(财联社)
■2021年A股研发费用逾12000亿元,医药生物公司“最投入”
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在披露2021年度财务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4352家披露了研发费用,共计12009.3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20.42%。包括亚虹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首药控股、神州细胞等在内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排名前50的公司,该比例均超30%,并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创新赛道。(财联社)
■贝林妥欧单抗获批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百济神州宣布,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获批用于治疗儿童复发或难治性(R/R)CD19阳性的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这是该药品在此前获批用于成人B-ALL治疗后,在国内获批的第二项适应症,也是国内首款获批用于治疗儿童B-ALL的免疫治疗药物。(财联社)
■“凯莱谱”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近日,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布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佳泰基金领投,复星医药旗下复健资本、启申创投、西湖科创投、中金浦成参与投资,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凯莱谱源头创新仪器与试剂产品的研发与注册报证工作,加速全国营销网络布局及产品产能的扩充。(36氪)
■日本用iPS细胞制成人工泪腺 有望治疗干眼症
日本大阪大学的寄附讲座教授林龙平等人的研究团队4月22日在英国科学杂志《Nature》上宣布,全球首次成功利用人工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造出类似眼睛泪腺的立体组织。研究团队认为,将来有利于开发重症干眼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科创板日报)
半 导 体
■英特尔下一代CPU拟采用台积电5nm制程工艺
据业内知情人士表示,英特尔第14代CPU“Meteor Lake”将部分采用台积电5nm工艺制造,以防生产及发布时间延迟。英特尔此前表示,Meteor Lake CPU将使用自家Intel 4(7nm)工艺制造。另外,消息人士透露,Meteor Lake CPU将于2023年推出,这也有望成为台积电在今年内扩产5nm制程的动力之一。(台湾电子时报)
■AMD有望于9月推出5nm工艺处理器
据消息人士透露,AMD有望最早于今年9月推出新一代处理器,后者采用台积电5nm工艺制程。(台湾电子时报)
■消息称三星电机将布局服务器用ABF载板
载板大厂三星电机(Semco)近日传出,将正式跨入服务器用的ABF载板供货。(新浪财经)
■联电瞄准高成长性市场 计划投约1000亿新台币扩12英寸厂产能
联电将董事长洪嘉聪指出,联电将锁定高效能电源功率元件、射频元件等高成长性市场商机。并扩充在台南科学园区的12英寸厂产能,先期规划总投资金额约1000亿新台币,预期未来三年在南科的总投资金额将达约1500亿新台币。(台湾经济日报)
■英特尔收购芬兰GPU厂商Siru Innovations
近日,英特尔图形业务部门发布官方推特宣布,收购芬兰Siru Innovations公司,以进一步增强其GPU技术能力。据了解,Siru Innovations公司团队此前在高通和AMD有开发GPU的经验,其GPU IP有着低功耗的优势。收购Siru Innovations之后,英特尔在图形领域的IP与技术储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英特尔副总裁Balaji Kanigicherla表示:将Siru Innovations纳入麾下,代表了英特尔对领先图形IP的相关追求。(科创板日报)
■云联半导体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深圳云联半导体获近千万元天使轮投资,由太和资本旗下太和福慧一号基金独家投资。据介绍,云联半导体专注WiFi 6/7芯片,IoT/网关/AP,其产品包含在高度集成的智能物联主芯片及高规格路由器主芯片几大领域。(科创板日报)
■Yole:去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总营收达321亿美元 中国大陆增长最快
半导体分析机构Yole最新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总营收为321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总营收将达57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分析师指出,2021年是先进封装行业重要的一年,日月光、Amkor、英特尔分别占据前三位,其次是长电科技和台积电。同时,2021年营收同比增幅高于2020年,增长最快的OSAT主要来自中国大陆。(科创板日报)
智 能 汽 车
■二三四五:拟与宁德时代等设立合伙企业,专注于对智能驾驶等相关投资
二三四五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网络科技子公司于近日与国策投资、华域汽车系统公司、宁德时代等合格投资者共同参与投资上海国策绿色科技制造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企业的目标认缴出资总额为13.01亿元,由全体合伙人缴纳。网络科技子公司拟认缴出资额为5000万元,占目标认缴出资总额的3.84%。合伙企业将专注于对智能驾驶、泛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及不同领域之间相互协同、交叉的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项目进行股权、可转债或其他与股权相关的投资。(36氪)
■华为新专利无需人力测试自动驾驶
日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专利公布。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包括软件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多个运动平台。根据软件控制模块获取的测试场景信息,确定测试运动平台和目标运动平台,从而向每个确定的运动平台发送参数信息,以便执行对应操作。本专利不需要测试人员的参与即可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降低人力成本。(36氪)
■Stellantis于加拿大投资28亿美元发展电动汽车业务
近日,Stellantis宣布将投资约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改造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两座汽车工厂,并增加专为电动汽车研发用的“电池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会是Stellantis在北美的第一个相关实验室,该设施占地10万平方英尺,将于2023年底完工,Stellantis将在这里为未来的电动汽车开发电池、模块和电池组。此外,改造后的工厂将在2025年投入使用并生产电动汽车。(科创板日报)
■eVTOL初创企业“WEFLY”获数千万美元天使轮投资
国内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创新企业“WEFLY”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渶策资本、线性资本联合投资,沧澜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以及核心技术团队打造与扩充。(36氪)
■智能驾驶全栈式解决方案商安智汽车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
中国智能驾驶全栈式解决方案商安智汽车(睛智汽车全资控股)宣布,公司已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轮投资方盈科投资持续追投。(科创板日报)
■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今年扩区提质
今年,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将扩区提质。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孔磊近日透露,今年将根据示范区3.0的规划建设目标,加快示范区向北京市其他区域扩展,构建车路云网图安全标准体系,聚焦路侧基础设施关键标准研制及应用示范。(北京日报)
■中信证券: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高增长
中信证券指出,2021年和22年一季度行业高景气度延续,需求与供给匹配不足的结构性错配持续,上游锂钴、电解液、正极材料等中上游产业受益下游高景气的旺盛需求营收及利润高增,电池厂和整车厂利润承压,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提价。随着国内新车型加速投放、欧洲政策的持续推动、和美国电动车预期向好,同时,局部疫情缓解之后生产和销量端有望复苏,我们判断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高增长。(证券时报)
元 宇 宙
■谷歌宣布已收购Micro LED显示屏公司Raxium
Google硬件主管Rick Osterloh证实,该公司已经收购了Raxium,这是一家拥有Micro LED技术的5年创业公司,这可能成为Google打造新一代增强、虚拟和混合现实头显的技术保障。(新浪财经)
■央视联合TMELAND打造首个数实融合虚拟音乐世界节目体验
5月4日晚,央视《奋斗的青春——2022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播出的同时,央视联合腾讯音乐虚拟社交平台TMELAND打造首个数实融合虚拟音乐世界节目体验。据介绍,这一体验通过TMELAND首创的端云协同3D技术打造相对于数字分身大小的13万平方米超大虚拟空间,可容纳10万用户同屏互动,这是在无需下载独立App的情况下,目前国内技术能实现的最大虚拟会场。(36氪)
■钉钉发布XR办公解决方案及Rokid Air AR智能眼镜
近日,钉钉XR办公解决方案——钉钉WorkSpace正式发布。同时,钉钉官方旗舰店也同期发售Rokid Air AR智能眼镜。据了解,Rokid Air AR智能眼镜由人机交互平台公司Rokid推出。Rokid Air双目分辨率为1920X1080,支持0-500度近视可调节,实际佩戴体验相当于在用户正前方4米处使用120英寸等效4K电视。(36氪)
人 工 智 能
■脑机接口公司Synchron宣布在美国开展首个人体试验
据报道,脑机接口公司Synchron宣布开始在美国进行名为“COMMAND”研究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首位COMMAND患者在纽约西奈山医院参加了临床试验。小K注:Synchron开发了一种名为Stentrode的转置,可通过颈静脉插入,以不打开头骨的方式植入患者的大脑,患者能够通过该设备控制数字设备。(彭博)
■日本团队利用AI探索存储器材料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探索适合相变存储器(PCRAM)的材料的方式。相变存储器作为新一代半导体存储芯片而受到期待。通过将计算机模拟和AI结合起来,可将耗电量降至此前的100分之1以下。随着弄清适合新一代存储器的特性,探索候选材料将变得容易。(科创板日报)
更 多 硬 科 技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
北京时间2022年5月5日10时3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及搭载的吉林一号高分03D(27~33)等8颗卫星发射升空。主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主要用于为国土资源、矿产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提供商业遥感数据服务。(央视新闻)
■三星正式打入DISH卫星通讯商5G O-RAN供应链
美国卫星通讯商DISH Network正式对外宣布,将采用三星5G O-RAN的虚拟化无线接入网络 (vRAN) 与无线电单元 (RU) 设备。此外,三星还将为DISH Network提供5G终端设备。(科创板日报)
■科学家实现658公里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等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刘洋等合作,研制出一套融合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的实验系统,在完成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的同时,实现658公里远距离光纤传感,定位精度达到1公里,大幅突破传统光纤振动传感距离难以超过100公里的限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科创板日报)
■硅基量子芯片中自旋轨道耦合强度高效调控实现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教授、李海欧教授等人与合作者携手,在硅基锗空穴量子点中实现了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的高效调控,这对该体系实现自旋轨道开关以及提升自旋量子比特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应用物理知名期刊《应用物理评论》上。(财联社)
■木材衍生的纳米纤维素纸半导体制成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纳米纤维素纸半导体,其展现了3D结构的纳米—微米—宏观跨尺度可设计性以及电性能的广泛可调性。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核心期刊《ACS纳米》上。研究作者古贺博隆副教授表示,新研究展现的将纳米材料转化为实际设备的结构维护和可调性非常令人鼓舞,新方法为完全由植物材料制成的可持续电子产品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财联社)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