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发布一下 0 0

5月6日,是俄乌冲突持续的第72天。

战场局势愈发胶着,谈判进程也几近停滞。战场之外,在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持续煽风点火下,俄乌局势引发的动荡与混乱,正在向全世界蔓延,失控态势愈发明显。

6日这天,国际社会便传来了3个与俄乌冲突息息相关的新动向。

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动向一,俄罗斯打出的“能源牌”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国家打算与俄合作。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美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时,俄方果断打出了“能源牌”,并宣布购买俄能源必须使用卢布。

在俄方出台“卢布结算令”后,美国再次加码,宣布对俄能源实施禁运,并呼吁一众盟友纷纷效仿。同时,美国还宣布了一系列石油、天然气增产计划,并试图号召沙特、阿联酋等能源出口大国一起增产,以填补俄能源被禁之后的市场缺口。

但奈何,美国生产的页岩油、液化天然气成本高昂且工序复杂,即便马力全开,也补不齐俄罗斯的那份。

而沙特、阿联酋等国也不愿在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的情况下增产,拉低价格,折损自己的利益,甚至还一度拒接拜登的电话。

这还没完,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还宣布,将6月石油开采量维持在43.2万桶。

简单来说,就是维持现状,拒绝增产。

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如此一来,不仅美国试图“架空”俄能源的计划将破产,加入“卢布结算令”的国家也将越来越多。

6日,斯洛伐克表示,他们“无法同意”欧盟对俄石油实施禁令的提议,并发出警告称,禁运俄石油将摧毁欧洲经济。

就在前一天,欧盟在对俄第6轮制裁中宣布,各成员国将在6个月内逐步停止从俄进口石油。

同样在6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致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无法支持”有关禁运俄石油的措施,并称匈牙利与欧盟一样,其实“都没有做好准备”。

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也表示,欧洲“还没准备好”禁止俄天然气供应,这将导致欧洲工业及经济陷入危机。

然而,正当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还在反对制裁俄能源的时候,塞尔维亚已经准备与俄方签协议了。

6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塞方天然气完全依赖俄方,未来几天内就将与俄方就新的长期天然气合同进行谈判。

请注意,是长期合同。

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此外,本月2日,匈牙利总理办公室主任古亚什还透露,除了匈牙利之外,还有另外9个欧洲国家,已经在俄银行开户,为后续使用卢布购买俄能源做准备。

可见,在禁运俄能源一事上,欧盟内部存在巨大分歧,甚至已经出现了“倒戈”的迹象。

并且,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了欧洲,还存在于美阵营。

6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出访美国时,便向美方“诉苦”称,如果跟随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立即切断俄石油进口,日方将陷入困难境地。

言下之意,与美国保持“亦步亦趋”姿态的日本,其实也不想禁运俄能源。此番诉苦,既有向美“表忠心”的嫌疑,也有试探白宫——日本是否有退出禁运俄能源阵营的可能。

毕竟,资源严重匮乏的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都依赖从俄进口。

这再次表明,随着“地球村”的概念愈发凝实,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早已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开谁都不好受”的紧密联系。

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如今,美国为了一己之私,再次依仗霸权推行单边主义,并将其强加于各国,终将遭到反噬和清算。

说到底,这个世界,早已不是霸权主义能大行其道的旧世界了。

然而,正当俄“卢布结算令”初见成效之际,普京做出了一个令外界大为诧异的举动——向以色列道歉。

事情的起因是5月1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阐述俄出兵乌克兰的立场时,曾对泽连斯基的相关言论进行评论,并引用了有关二战、希特勒以及犹太人的带有争议的言论,引发以色列强烈不满与抗议。

5日晚,普京在与以色列总理贝内特通话时,主动就拉夫罗夫的言论向以方道歉,并请贝内特向居住在以色列的二战老战士们转达良好祝愿。

贝内特则接受了普京的道歉,并感谢普京阐释了对犹太人民的态度,同时指出俄方在二战中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此外,普京还与贝内特就俄乌局势交换了意见,并同意两国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以及保持高层接触。

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以色列总理贝内特

简单来说,一桩可能导致俄以两国发生“外交冲突”的风波,在普京主动道歉后已经迎刃而解了。

并且,说错话的是拉夫罗夫,但道歉的却是普京,这既体现了俄方愿主动与以色列和解的诚意,以及“知错改错”的态度,当然也体现了普京的担当。

此外,作为经验丰富的外交官,拉夫罗夫这次“说错话”确实很不应该,甚至有点“气急败坏、自乱阵脚”的意思。

这表明,在当前局势下,俄方面临的外交压力是非常严峻的,俄出兵乌克兰背后,受到的质疑与微词正在持续增多。

然而,正当普京向以色列道歉之际,印度总理莫迪悄悄来到了欧洲,在接连出访了德国和丹麦后,将法国作为了此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

据《印度时报》6日报道,莫迪与马克龙在巴黎举行了会晤,双方除了探讨两国在贸易、能源以及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之外,还必不可免地谈到了俄乌局势。

莫迪与马克龙一致认为,两国保持“密切的接触和协调”很重要,唯有如此,印度和法国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俄乌局势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事实上,莫迪与马克龙谈的,与他和德国、丹麦领导人谈的内容大差不差,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马克龙再次重申,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也就是“入常”。对此,莫迪向马克龙表示了感谢。

乍一看,莫迪此次访欧很是“云淡风轻”,但实际上,莫迪此行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至少3个任务吧。

1,了解欧洲领导人对俄乌局势的看法和态度,为印度下一步决定打好“提前量”。

毕竟,印度之所以能一直在美俄欧之间“左右逢源”,靠的可不仅仅是运气,提前收集信息,了解各方立场才能确保不会“站错队”。

2,向欧洲解释印度的立场。

毕竟,印度在俄乌局势中一直保持“中立”,拒绝谴责俄罗斯,并多次在联合国涉俄乌局势投票中投弃权票,甚至还在美英等带头禁止俄能源后,加大购买俄“打折石油”的力度,此番“捡漏”行为,引发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

因此,为了确保以后能“混得开”,莫迪确实需要来欧洲走一遭。

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3,借助印度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的重要地位,向欧洲“推销”自己,进一步提升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存在感,为实现印度崛起而做准备。

这不,在访欧之行的最后一站,马克龙便送了莫迪一份大礼——支持印度“入常”。

要注意,在马克龙表态之前,美俄英都曾表示过支持印度“入常”。

尽管,从表面上看,印度达成所愿的概率很大,但实际上,美英法怎么说是一回事,到时候怎么做就又是一回事了。

毕竟,美英多次宣称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可至今都没个结果,不排除莫迪这次收到的,也是“口头支票”。

俄乌冲突改变世界局势,普京向以色列道歉,法国支持印度“入常”

但不论如何,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左右逢源”、攫取利益是事实,其背后的庞大野望也十分值得警惕与戒备。

最后,还是希望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能尽早落幕,世界早日恢复和平、重回正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