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初,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频频发表颠覆三观的言论,先是抱怨中国空间站项目对美国不够透明,后又要求中国分享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
除此之外,尼尔森还搬出俄罗斯作比较,声称俄航天局是一个专业的合作伙伴,而中国却从不提出主动合作,如此拉一派打一派的伎俩,尼尔森到底有何目的?中国航天又为何不主动与美国合作呢?
在俄乌战争搅动天下大势,美欧等国加大对俄罗斯制裁之时,尼尔森却突然夸赞俄罗斯是一个专业的合作伙伴,这很有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味道,他所谓的专业可能就是俄美两国在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合作,以及前些年俄罗斯把飞船舱位高价租给美国使用吧。
国际空间站项目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由美国、俄罗斯以及11个欧洲国家和加拿大、日本等国共同组建完成,空间站主体可大体分为美国舱段和俄罗斯舱段,其中美国舱段负责供应电力,维持宇航员工作生活所需;
俄罗斯舱段则为空间站提供动力,维持空间站轨道高度及随时变轨规避太空垃圾撞击,两部分相辅相成保证空间站良好运转。
除了主体架构由两国牵头完成之外,空间站中常驻的宇航员也以俄美两国为主,而在2011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封存后,美国宇航员往返空间站一直都是租用俄罗斯飞船的舱位,当然租金价格也随着两国关系的好坏而不断调整,最低时票价大约2000多万美元,最高时票价一度超过9000万美元。
如果抛开高额票价不谈的话,美俄两国在空间站项目的合作确实非常好,譬如2022年3月底,俄罗斯就不计前嫌把滞留太空的美宇航员接回地球,并开出20亿卢布的票价(约合2700万美元)。
空间站中,俄美两国宇航员也是合作愉快,北京时间2022年5月5日凌晨,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美宇航员还进行举办了一个简短的交接仪式,美国宇航员把象征着空间站指挥权的钥匙,交到了俄罗斯宇航员手中。
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美国宇航员在2021年11月登上空间站,如今已届满半年的太空工作期限将回归地球。虽然地面上两国之间龌龊不断,但太空中两国宇航员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
基于以上几方面考虑,尼尔森说“俄作为合作伙伴非常专业”也确实没错,不过有没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就不得而知了。毕竟美宇航局多次表示希望将空间站退役时间,从2024年延迟至2030年,这其中少不了要俄罗斯协助。
尼尔森此时给俄罗斯一顶高帽,是否也想着拉拢俄罗斯继续组团呢?但鉴于目前两国的紧张形势,尼尔森口中这个非常专业的合作伙伴,很可能要弃他而去了。
因俄乌战争导致俄美两国关系持续紧张摩擦不断,2022年3月初,俄航天局局长罗戈津宣布停止向美国提供RD-180火箭发动机。当年借着国际空间站合作的契机,美国先后采购了122台该型发动机,截至目前已使用98台,仅剩余20余台储备,在双方重新恢复合作之前,美国可以说是用一台少一台,而且俄罗斯还停止了对发动机的后续维修保养服务,罗戈津对此声称“让他们坐扫帚飞”。
2022年3月中旬,罗戈津又致信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等国航天局,要求他们月底前答复是否解除对俄制裁,否则将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但最终相关国家并未解除制裁。
2022年5月5日,罗戈津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俄方已制定了退出国际空间站的时间表,至于具体何时退出,将提前一年通知其他合作方。在尼尔森为俄罗斯同行戴高帽之际,俄罗斯则以退为进,各打各的小算盘。
俄罗斯退出后,对各方有何影响呢?
就俄方而言,完全可以用现有的舱段重新组建一个小型空间站,虽然规模小了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完全可以保障航天员正常的工作生活,而且以俄罗斯强大的航天工业能力,在需要时很快就能发射新的舱段进入太空,随时扩大空间站规模;
另一方面,鉴于中俄两国关系良好,他们也可以向中国寻求合作,毕竟现在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已经成型,完全具备正常运转的能力。
俄罗斯退出后照样活得滋润的,但失去俄舱段的国际空间站可就不那么美妙了,因为缺少了重要的动力来源,无论是维持轨道高度还是规避太空垃圾撞击,都需要临时借用龙飞船的动力,这就如小马拉大车一样,虽然能短暂维持运转,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必然会导致本就超期服役的空间站加速退役。
罗戈津就曾对此警告说,失去俄舱段的动力,空间站会坠毁在欧洲还是美国抑或是大洋中,都不是俄罗斯所能控制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尼尔森此时赞俄航天局专业,也可以说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希望以此挽回俄罗斯的心为国际空间站续命;而他批评中国不主动提出合作,则颇有“站着要饭”的感觉了。
一方面国际空间站即将彻底退役,而美国无论资金还是技术,暂时都不足以支撑独自建设新空间站,失去这个科研阵地,美国的空间技术还怎么发展?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以前太空科技不入流的中国,现在轻松超越自己?中国有而美国没有,世界老大的面子还要不要?
第二方面也存在登月方面的考虑,之前尼尔森就多次要求中国分享月壤,而且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登陆月球背面的国家,下一步还将进行人类常驻月球的探索,虽然美国也有类似的规划,但显然纸上谈兵的成分居多,如果能靠上中国,该计划落地的可能性将大增。
第三方面则是觊觎中国的太空防御技术。2022年4月24日,中国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采访中表示,我国将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这在全球属于独一份,没有此类技术的美国自然千方百计想参与进来分一杯羹。
至于尼尔森说“中国不主动与美国合作”,最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出台的“沃尔夫条款”。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该法案之后,就对中国关闭了航天合作的大门,当时美国技术领先,中国对此无可奈何。只是没想到时移世易,现在中国航天技术后来居上,相当于美国把自己关在了门里,还不好意思拆。
没错,门就是我关的!
所以尼尔森对中国的指控,完全就是倒打一耙。中国向来都对太空合作持开放态度,就如天宫空间站项目目前已通过17个国家23个科研实体的9个合作项目,待正式启用后必将出现外国宇航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其中不包括美国宇航员,因为美国把自己锁在大门里还没出来,就更别奢望和中国一起踏上愉快合作的光明大道了!
作者:牛晓天 校稿编辑:小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