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的家乡:母亲节的今天,我魂不守舍

发布一下 0 0

作者:清荷

母亲节的今天,我魂不守舍

母亲在,天天都是母亲节。母亲不在,一千个,一万个母亲节也是枉然!

也许是思念母亲太深,昨晚母亲又出现在我的梦中。宛如电影镜头,在梦境里播放着,有欢笑有啼哭,只是最后母亲的倏然离我而去,让我从梦中哭醒。

怅然若失,神思恍惚。即刻翻阅他人抒写母爱的文章,收听类似的歌曲。一大早,便频频地发朋友圈。臆想着从中能找到娘亲的背影,得到些许慰藉。

不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而是仔仔细细地,逐字逐句地走进每一段文字里,看得我眼泪迷茫,泪流满面。"……弯曲的,枯柴似的手指……",作家莫言的这段文字,极大地触动了我的泪水,止不住蒙被哽噎。我思念的母亲也有这样一双结满老茧的手。刚才的梦里,她还在用这双粗糙但很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脸颊,为我拭去眼角的泪珠。

清荷的家乡:母亲节的今天,我魂不守舍

这是作家路遥笔下的母亲,"⋯⋯两张核桃皮皱的脸立刻笑得像两朵花……"我的母亲也有这样一张面容。不论岁月如何沉淀,风霜如何浸染,母亲的音容相貌时刻清晰地烙在在我的脑海里。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母亲在时,对我这个远嫁的小女儿是那么的挂念,每次回娘家,我的一举一动,哪怕一丝的变化,也逃不过母亲那明察秋毫的双眼,尽管她眼睛已花,目光不再明亮。

老舍先生说过,有母亲在,心里是安定的。不开心时,母亲是我的出气筒。任我在她面前毫无顾忌地呼天抢地,发自己的臭脾气。待一阵过去,她总是告诉我错在哪里,不能任着自己的性子,遇事要前思思后想想,还用身边的例子教育我生气对身体不好!高兴时,任我在她身边欢声雀跃,得意忘形,为我笑出眼泪的母亲总会说她那句经典的话语:"小心不为过乎"。她不会写一个字,更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可我从她那里知道了四个大字,戒骄戒躁!

母亲不在了,再没有人为我指点迷津。再没有人能包容我的口无遮拦。再没有人问我穿的冷暖,吃的饥饱,日子过的顺否⋯⋯

屋外有雨敲窗,滴滴答答,时骤时缓。

风又起,渐次大起来。出租屋的西墙与邻家的楼房中间是一个窄窄的胡同,气流随风速的大小发出不同的怪声。犹笛音,如呜咽,象母呼儿,如儿应答。

这样的风雨天气把我的思绪拉得很长很远,摇篮边,油灯下,纺车前,机杼上,灶台前,田地边….…

"天惶惶,地惶惶,俺家有个夜啼郎,走路的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娃娃要睡觉了,为娘唱支催眠歌,又香又甜睡着了"这些催眠曲从母亲口中传出,那已是她做了外婆和当奶奶以后的事了。我想我们小时候母亲一定也是这样哄我们入睡的吧!只是我们太小,没有了记忆而已!

娘在油灯下做针线活,缝制衣裳,做鞋子。有时我会和娘一起在油灯下用功做作业。娘总是把灯往我这边靠了再靠,说光暗别把眼睛给用坏了。看着匀称的针脚,我也会尝试着缝几针。娘说要想缝结实,要针倒着针,这样等于缝两遍。说我写作业多做一遍是一遍的好处,功夫没有白费的。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三日断五匹"每次读到这些诗句,我便想到娘在织布机上织布的情形,记忆中娘织布的速度也挺快的,可能也是三日断五匹吧,因为,每天晚上睡觉时见母亲在织,早上还见她坐在织布机上。这样的劳作,如何不能和古人相比较呢?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娘做的手擀面条,象供销社卖得那样细,厚度适中。娘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做面食,她告诉我手擀面条要想吃的有劲道,首先面性要掌握好,打倒的媳妇揣倒地面。要一边淋水一边用手拌匀,再来回折折,揣揣,直到手光面光盆光,这时面块看上去油光发亮,才算真正把面和好。

清荷的家乡:母亲节的今天,我魂不守舍

擀面时要均匀地用力,这样的面皮不至于厚薄不均。而做饹馍时面却不能老是折腾,既不能把面搞得太硬,也不要和得太软。母亲熟练地在案板上掌握着杵子,像玩花一样,不一会,一张圆圆的烙饼便做好了。刚做出的饹馍特别好吃,尤其是把白糖卷在里面,咬上一口,香甜可口。有时我想,我的蛀牙一定和喜欢吃母亲的饹馍卷白糖有关呀!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母亲是有智谋的农村妇女。记得一年大旱,麦忙后很长时间没有落雨,秋庄稼不能播种。人民吃水都成了问题,更别说种庄稼了。娘想了一个办法,在家门口的园子里,育了一畦玉米苗。说万一过了节气,播不了种,有这点苗,不至于秋后全家挨饿。我们用过的水都保存在一个桶里,早晩给玉米洒水。在大家无奈地认为要颗粒无收的情况下,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当村上的人忙着播种时,我家的一块地里已经被我们连夜栽上了玉米苗。那年那块玉米的收成特别好!

败兴的起床铃声响起,又把我拉回现实!多想赖在床上,接着梦想下去。还抱有幻想,再睡一会,再做个梦,母亲一定会在梦里等着我吧!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娘常这样说。起床,上班!今天是母亲的节日,也是我的节日,我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为自己也替母亲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真好!赶去上班时,风停了雨住啦!

在一个人少的地方,我停了下来,面对着母亲已不在的家乡方向极目眺望,迎着从老家吹来的微风,嘶动着鼻翼,呼吸着裹着老家泥土芬芳的气息。沉醉着沉醉着⋯⋯


图片

清荷的家乡:母亲节的今天,我魂不守舍

作者


作者简介:清荷,一九七零年出生;江苏徐州人,乡土文艺爱好者,船厂打工妹,写过《母亲的冬天》,《上海打工妹》,《船厂做打磨工的丰县女工》《我那慈祥的小脚奶奶》《白蜡条》等几十篇优秀文章,想更多的欣赏她的美文请关注公众号愚伯的自留地作者清荷,可看到清荷的很多优美文章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