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张治中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在南海小岛上暗中与蒋经国等人见面,进行谈话,在夜间两点之时,接收到叶剑英迅速搬家的讯息,趁夜便举家搬迁,其走后,张治中所住的房子第二天便被人炸掉了……周总理为何指示张治中与蒋经国等人相见?相见后又谈了些什么?为何要匆匆逃离?究竟是什么给他们惹来杀生之祸?且往下看。
先说一下张治中这个人,他原是国军高级将领,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他骁勇善战,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然而在他去见蒋经国等人之时,已经在我国任西北军政委员,为我党所用。这其中究竟经历了什么变故呢?其实张治中虽是国民党的将军,但是却从未参与过反共的斗争,是真正希望我国能够和平的人,一直以来,他都积极主张国共能够合作对外。在他的眼中,我们本是同胞,理应相亲相爱,团结友善才是,对于国共内战,他一直都持反对态度。为实现和平,他可谓是想方设法,殚精竭虑,积极谋划,只为能够让我国百姓远离炮火硝烟,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重庆谈判期间,对于毛主席的到来,他热情款待,他深知此次谈判,国军必不安好心,恐怕是一场鸿门宴,他自然知道毛主席是为了和平而来的,这正合他的心意。为了能够贴身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他将自己的住宅腾了出来给毛主席住,除此之外,他还贴心为主席准备了办公、会客、休息的场所,住宅外,更是派遣国民党司令负责警卫,生怕主席会遭遇不测,对于他这么细心,主席非常感怀,如果每个国民党都能如张治中一样抱着相同的期许,那该有多好啊!
当然,这次前来,自然是隐忧重重,对此,主席并不畏惧,在谈判过程中,虽国民党给他下马威,也通过各种方式百般刁难,全程险象环生,但一切都在主席从容淡定又不失幽默风趣的回话中,四两拨千斤地解决了!最终,重庆和谈顺利解决。按理便该班师回朝了,但张治中却坚决要亲自护送主席回延安,这是因为他的女儿张素初称,曾有人告知她国民党已下密令,要特务在毛主席回程途中将其杀害!他深感惶恐,因此便再三要求一定要亲自护送毛主席回去才能够放心。也正因为他的护送,那些特务也就没有找到机会对主席下黑手,主席这才能够平安归来!
周总理毛主席等人谈事情
张治中的态度很简单,他并不是绝对忠于谁,党派或许有不同,但他追随和平的心却是始终如一的,他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和平,他也真心期待这一日能够真正到来!他并不害怕得罪蒋介石,而是始终坚持着心中的正义。这样的事例可谓是不胜枚举。在他当新疆省主席的时候,他到任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释放被关押在监狱中的共产党党员,而后再将其护送回延安,可见他这个人从来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不是任人摆布。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给蒋介石写信,信中更是言辞恳切地写道:我军经八年抗日战争,为枪支器械耗资巨大,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无辜惨死的人不计其数,战争的代价是万分惨重的,倘若再次爆发战争,这些悲剧就会继续重演,战争带来的是无休止的伤害,国不安,国如何富?发动内战不是让别国耻笑吗?唯有国泰民安,人民才会有经历高创造,去学习,我们的国家才能够真正富起来!
张治中句句不离人民,言之有理,却不成想,蒋介石根本置之不理,而是在暗中准备内战。蒋介石用起人来从来都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对于仗义执言的下属所提的意见,从来都不予理会,任性妄为,最终兵败如山倒,黯然下野。而张治中作为和平代表赴北平进行谈判,在赶赴北平之前,他曾经去劝蒋介石出国,将所有权利都交付,可惜蒋介石并没有听进去。
张治中夫妇
最终经过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终修正案)》,然而,对于这个结果,南京代表团却拒不履行,蒋介石还痛斥张治中无能,代表团的立场非常尴尬,和平协定最终破裂。和谈不成就相当于任务没有完成,一旦回去,南京政府一定会对他们秋后算账,恐难逃一劫,最终经过代表团商量,他们表示此时此刻更愿意留在北平。
张治中是首席代表,他表示,这是他的使命,他一定要回去进行复命。其实也不能怪其他人选择留在北平,毕竟南京政府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而他们回去的后果也许就是龙潭虎穴,不知道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倒不如留下来发挥自己的长处,好好做贡献。
周总理在得知张治中要回去复命之时,他深知他此去恐怕就是有来无回,更深知蒋介石的脾性,其他代表未能回去,等待张治中的又会是什么呢?他心急如焚,连忙命人准备车子想要将张治中留下。一直以来,张治中都与共产党保持着有好的关系,他是共产党人的朋友,是和平的热爱者。
周总理在了解清楚张治中离开的时间与现在的地点之后,他便赶紧去了。见到张治中之后,周总理并没有迂回,而是直白地说道:“你此行回去,国民党的特务是一定不会放过你的,‘西安事变’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了(指张学良),今天我们再不能对不起你这位姓张的朋友了。”可是张治中对此表示:“可是我是一个国民党党员,如果现在站在共产党这边,人家会不会说我是‘投机’呢?”周总理一听他这么说便急了。他连忙说道:“我看你这个人还是封建,为什么只对某些人存幻想,而不为中国的革命和广大人民着想呢?你留下来对于其他地方的和平解放是有作用的。”说完这些话之后,周总理便走了!
周总理
国民党是他之前工作二十多年的地方,他在这里也是花尽心力,他曾经一定也是有所憧憬的,一时之间无法转圜过来也是需要时间的,周总理想,既然如此,那便先给他一些思考的空间吧!而且,毕竟他的加入还远在上海,尚不安全,他见不到,想必也是无法完全大展拳脚的原因。其实早在张治中抵达北平之时,周总理便已经派遣了南京地下党通过寻找张治中的弟弟让他想法子将其家人送至上海。巧的是,蒋纬国也以张治中在谈判结束之后便会回到上海为由欺骗了她们,将他们送到了上海,倒是省了张治中弟弟的事情。周总理决定现在赶紧将其家人送至北平,安抚张治中,家人在,想必他也会留下来。而张治中的家人在听闻这件事情是周总理安排的之后,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地下党的安排。
毛主席蒋介石重庆谈判照片
对于自己的丈夫,她是很了解的,而且周总理与张治中虽然立场不同,但是却一直是可以谈笑风生的好友,党派却无法将二人的友谊隔断。地下党负责将张治中家人接过来,周总理则负责拖延时间,国民党派人来接他时,他借口飞机跑道没有修好,让其过两天再走。过两天之后,周总理便找上门来说道:“文白兄,我们一起去接一位客人吧!”张治中见他这么说迷惑不已,是哪位客人呢?于是他问周总理:“我认识吗?”周总理答道:“认识,而且很熟悉!”张治中思考了一圈自己的朋友,实在想不出来,他熟悉的,此时此刻还在北平的人,会是谁呢?
毛主席
等到了机场之后,他果然看到了熟悉的人,这不正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被总理这诚意十足的安排所打动了,妻儿都在这里,他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周总理对他的用心程度,也深刻了解他内心所思所想,实在让人感动!他感慨道:“恩来先生,你是真会留客啊!”就这样,在总理的用心安排之下,张治中同其他代表一样留在了北平!南京政府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怒不可遏,多次发出电讯诽谤张治中,怒斥他的行为,对于他们的谴责,张治中则选择发表声明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留在北平之后,张治中便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当中,对于国名、国旗等重要问题,他都发表了很中肯的看法与观点,许多都被采用,可谓是尽心尽力。他曾经在新疆有过工作经验,新疆和平起义发生之后,他便受命去新疆从中斡旋,在新疆他有自己的人脉,在这件事情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也付出了很大的心力,经过与自己的朋友来回致电分析,弄清楚了现在新疆和平起义的症结所在,而后对症下药,最终新疆终于成功和平解放。在这件事情上,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一直有一个‘和平将军’的称号,这个称号于他可谓是名副其实,蒋介石政府在大陆溃败之后,便去往台湾,准备谋而后动,继续反抗,而大陆则一直主张海峡两岸的人能够早日统一,1950年初,他正是按照周总理的指示与蒋经国等人进行会面,想要对逃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进行劝说,好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然而,这一切都是非常艰难的!他们会谈到凌晨两点时,叶剑英突然传来讯息,告诉他们赶紧搬家,国民党特务已经知道他们在这里了!
张治中全家福
听闻这件事,他们赶忙趁夜就举家逃离,第二天,张治中所住的房屋便已经被炸毁了,如果不是叶剑英及时传递信息,如果没有趁夜逃离,此时此刻他们恐怕已经同那些灰烬融为一体,显然,别说是和平解放了,国民党是一点这样的想法都没有,还随时安插特务,统一两岸这件事,从来都是道阻且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仅靠谈话是很难得到统一的结论的。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两岸无法统一,苦的是无辜的百姓,多少亲人,两岸分离,通过余光中的一首乡愁,便可以看出来,其对家乡有多么思念,因为政策,两岸甚至都无法通信,有许多人,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都无法与家人相见,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乡之情最是难以忍受。为了两岸和平统一,我国做了许多努力。1954年,张治中发出了《告逃在台湾的人们》的广播,他曾经做过台湾的相关工作,他的说法是有一定信服力的,这次的广播在台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台湾人员都为此深感震撼。1955年,张治中又一次发表了广播,对国军想要反攻大陆的想法进行了驳斥。1956年,周恩来又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了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而张治中则对此表明和平解放台湾是有可能的,期待国共之间的第三次合作!
美国对此,无不挑拨,声称我国这只不过是和平攻势罢了,对于美国的挑拨,我当并没有改变,张治中还专门表示,美国的说法完全是错误的,中方当初抗美援朝的时候态度都那么强硬,又怎么可能是畏惧台湾的势力呢?只是台湾本就隶属于中国,属于我国的财产,和平解放,免于战争,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台湾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和平解放台湾,张治中从未放弃过努力,他曾在广播中指出:“现在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主要以上层领导为争取对象。”除此之外,他还循循善诱道:“所谓倦鸟归林,落叶归根,人生总共才几个春秋,难道你们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吗?不挂念自己的亲人吗?你们回来吧!祖国的怀抱在等着你们,家乡的亲人也在盼望着你们!”
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广播、演讲、声明,可谓是无孔不入,他积极利用这些机会。呼吁大家,‘爱过一家,和为上’!虽然和平统一两岸还没做到,但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两岸的关系还是缓和了不少。1956年到1958年间,蒋介石先后派宋宜山和曹聚仁返回大陆试探情况,而中央领导则接见了他们,还向他们介绍了国内现在的情况。这些会谈虽然最终都没有取得最想要的结果,但却也是有所裨益的!1958年,金门危机,海峡两岸结成了统一战线,合作对抗美国,维护了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见微知著,现在所取得的这些成就,离不开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
和平解放台湾,统一两岸,可谓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1956年,周总理还提出,若是台湾能够回归,可许诺让蒋介石父子在中央做官。自从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美国便多次挑拨两党之间的关系,还试图分裂台湾,企图要‘划峡而治’,但是蒋介石对于一个中国的原则是非常坚定的,也多次声明,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接受两个中国!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为推行冷战政策,还做出了‘扶蒋反共’的战略计划,更是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需要等太平洋局势恢复稳定之后再进行商议,试图从方方面面割裂国共两党之间的联系,而对此,台湾当局发言人提出强烈反驳:“联合国无权讨论台湾问题,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而蒋介石也多次强调一个中国的立场!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这五千年间,爆发过无数次的分裂、重建、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无疑,最终我们都会实现大一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陆同台湾之间的关系,海峡无法将其间隔,就像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哪怕剪断了脐带,可是母子之间亲情的渊源不会隔断,这绝不是美国干涉就能够阻断的!
为了和平解放台湾,无数的人前赴后继,张治中先生更是在去世之前,依然对此事念念不忘,对周围陪护的人嘱咐对台工作大家要继续做下去,台湾是一定要解放的!张公这一生都是非常伟大的,他是真正爱好和平的人,为了争取和平,他一生致力于民族事业,克己奉公,在临终之前都念念不忘两岸统一的事情,无不令人动容!这些民族英雄永远都值得我们去用心铭记,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同时也不枉这些英雄,他们为了国家付出一生的鲜血,能够生活在这个年代是我们的幸运。也许正如那句话所言,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华夏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