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发布一下 0 0

欲望这个词,说出来总让人感觉是个贬义词。这是人脑的联系性思维方式造成的一种感觉:人们(尤其是名人)犯错之后被追究,总是能够归结到欲望驱动的因素上,所以人们容易把欲望和犯错误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欲望本身是中性的。欲望对于人生来说,就和汽车的油门一样,踩两脚就往前跑一点,踩过头了就可能超速,增加车毁人亡的风险。

但是油门又不能不踩,不踩的话车子根本不往前跑。人生没有欲望的驱动,也不会有进步可言。

所以,面对欲望,我们要开发一套人生算法来管理它。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管理欲望的原则说出来很简单,我们只要把欲望理解成水就可以了。治水的方式“在疏不在堵”,管理欲望的原则也是“在疏不在堵”。

所以,从这个原则上来讲,禁欲本身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至少方法是错误的。

宇宙的本质是由能量组成的。这应该是我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治水的目的不是消灭水,不是把水给弄没了,而是让水去往我们希望去向的地方,避免水冲了淹了我们生存和居住的土地。

水的流动本身是无意识的,完完全全是地球引力的作用。堵水的治理方式从原理上讲,本质是在对抗地球引力。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我们能够动员多少能量来对抗地球的引力呢!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确实可以造个大坝把水给围起来。但是,再怎么风调雨顺的年代,也有水流汹涌的时候,指望用无限资源造大坝是不现实的。

欲望对每一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平时一些基本的起心动念,无论是衣食住行的物质欲望,还是社交娱乐的精神欲望,大多数还是我们正常情况下可以控制的。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大家没有因为肚子饿了,就去店里抢东西吃,完了之后不付钱就逃跑吧。

但是,有些时候,一些特殊场合下,情绪上来了,很多欲望就眼看着要像脱缰野马一样不受控地释放出来了。这是我们真正要管理欲望的时刻,也是要立即启动人生算法,匹配理性行动的时刻。

人体本质上也是由能量组成的。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本质上也是能量驱动的。情绪和欲望向上翻涌的本质,就是一股生物能在催动体内激素的大量产生,进而催动人体去落实某个行为。

比如,在一个酒席上,人又多、大家又喝了酒、气氛又上来了,这时候我们体内如果产生一种强烈的想要滔滔不绝地表达的欲望,是非常正常的。

这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平时吃饱了饭,食物转化为生物能储存在体内,遇到酒席这种场合,体内控制表达欲望的某种激素被刺激分泌,进而产生滔滔不绝地表达的冲动。

这种表达的欲望,本质上是人类的社交需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被重视感的满足需求。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科学家研究表明,婴儿在肚子不饿、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也会哭闹,这时候的原因就是因为旁边没有人关注自己,于是采取哭闹的策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在酒席上吹牛显摆,不就是获取他人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嘛!

很多人平时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本身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掌握的权力和其他资源等方面都引不起别人的注意。他们的被重视感的需求是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因此,他们在很多场合是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的。

那么,这种场合下的这种欲望给人带来的冲动,到底好不好?大多数情况下,这其实是不好的。

人在越来越激动的情绪下滔滔不绝地表达,是大概率会“言多必失”的。一般情况下,这种场合的吹牛,轻则出丑丢脸,重则讲出一些不该讲的内容,进而给自己惹祸。

有一堆话在描述这个道理:比如“祸从口出”,比如“人花两年时间学会讲话,却要花一辈子学会闭嘴”,比如“一群人中最安静的那个往往最有实力”等等。

虽然这些道理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我们上一篇人生算法探讨的就是概率思维。但是,从大概率的角度来讲,正常场合的正常语言沟通交流是不容易出大差错的,而类似酒席场合,又是酒精又是气氛,又是人多嘴杂的情况下,言多必失甚至惹祸惹麻烦的概率是不小的。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因此,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启动人生算法来管理欲望的重要场景。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疏不在堵”地管理我们的欲望呢?

首先,这套人生算法还是要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人工智能的算法是要投喂大数据去进行升级优化的。我们人生算法的建立和优化也必须获取大数据。

喂养人生算法的大数据,很显然有两个来源渠道,一是实践经历,二是知识学习。

实践经历的大数据获取方式,我们在上一篇(概率篇)中提到了,就是去大城市上大学、工作,接受社会的毒打。这是“行万里路”的捷径。因为大城市的产业门类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太丰富,可以浓缩式地极大程度地丰富我们的实践经历。

知识学习,关键在于学什么。除了每个人“吃饭的手艺”以外,最有效的知识学习,很可能就是学历史。读历史很可能就是“读万卷书”的捷径。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历史是由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的行为、很多很多的事件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很多很多个结果的集合。学习历史就是在大脑中建立因果联系:一件事这样做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在大量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训练下,我们的人生算法其实就在迭代升级。因为历史是有规律的,类似的行为在类似的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也是类似的。

历史学多了以后,我们可以大致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概念,那就是在某种场合下,如果放纵欲望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比如著名的三国演义,曹操创业时期,在宛城招惹张绣的婶婶。张绣原本都投降了,结果遇到这事儿感觉被羞辱了,奋起反抗,使曹操的长子曹昂和贴身保镖猛将典韦命丧宛城。曹操自己也差点把命丢在那里。

比如还是三国演义里面,杨修管不住自己的嘴,还不是酒席上喝多了呢,表达欲望太强烈,弄出来著名的“鸡肋”一事,被曹操给斩了。当然,史实上曹操杀杨修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是演义里面的杨修就是因为管不住要表达的欲望而领了盒饭。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再讲深入一点,杨修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表达欲望?哪怕知道了曹操的真实用意,就不能装在肚子里面不说吗?大领导的想法就是你能随随便便议论的?就是因为杨修自恃才高,自作聪明,没有正确疏导自己寻求满足被重视的需求这一欲望。

一个曹操在宛城管不住自己欲望的故事,可能不能让我们多么印象深刻地记得乱搞男女关系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几十个、几百个类似的故事读下来,是个人也应该心里有点十三数了。

同理,一个杨修自恃才高、自作聪明而被人干掉的故事,可能也不能让我们多么印象深刻地记得要关注自己表达欲望的重要性。但是几十个、几百个类似的故事读下来,那肯定没有13数,至少也该有十二数了吧!

所以,管理欲望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学习建立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在头脑中建立基础的因果联系,产生有必要管理的意识。

有了管理意识之后,第二步就是要掌握管理方法。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开头就说了,管理欲望就像治水,在疏不在堵。这句话千万不要理解偏了!这里疏导的不是欲望本身对应的那件事,而是疏导体内的能量。通过能量在积极方式下的宣泄,把消极欲望给掐灭。

如果我们穿越回曹操在宛城的那天,确实起心动念、寂寞难耐怎么办?如果没有学习历史带来的大数据的积累,我们作为凡人是真的可能放纵自己的。这种欲望的能量,不得不承认是巨大的,是堵不住的。

但是,我们无数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历史进行因果联系的大数据积累,就是为了在这种关头提醒自己,当心惹大祸!

这时候,我们难以堵住身体内的那股能量,那就是通过其他积极的方式把能量排出去,实现“在疏不在堵”的目标。

结合曹操当时的事业阶段,天下还远没有统一。用脚趾头想一想,等打下整个天下来,想要什么没有呢!这时候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比如把贴身保镖典韦叫来练武功,比如把谋士们叫来讨论下一步作战方案,比如把猛将们叫过来继续吃喝吹牛等等。

那么多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可以迅速消耗能量的事情,把体力耗完了去睡觉,第二天不就可以带着儿子和猛将们打天下去了嘛!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也是同样道理。男性朋友们如果真的在某些场合看到美女让自己冲动得不行,赶紧用头脑里的大数据提醒自己,不要惹祸,惹祸之后代价不可预测。

这时候需要尽快采取实际行动,比如离开当时的场合,去锻炼、去找朋友打球、去从事其他自己有兴趣的高耗能活动,把可能惹祸的欲望赶紧掐灭。

对付其他消极场景下的欲望也是类似的方法。比如酒席上你特别想高谈阔论,释放自己表达的欲望和求关注的欲望。

其实,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学到某种高度之后,人的知识储备量能够像船舱的压仓货一样,天然消灭某些场合的表达欲望。

本质上来讲,这种知识储备量提高了我们释放表达欲望的阈值。通俗地讲,就是知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很多很多场合是完全提不起我们讲话的欲望的。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大家想一想,你能够因为今天晚上回家可以吃到新鲜的米饭,就和别人炫耀自己家里物质条件好吗!你起码要能天天晚上鲍鱼龙虾、一顿饭食材成本动辄几千几万的,才够得上炫耀一下的门槛吧!

那么,当我们道行还没高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当我们因为某些情况还是可能在一些场合想要释放表达的欲望的时候,就要警示自己,赶快疏导体内能量,把支撑强烈表达欲望的那股能量给消耗掉。

如果当时是在酒店里,那么可以借着去卫生间的机会,赶紧出门跑两圈。或者实在不吐不快,那就借着去卫生间的机会,到酒店外面或者某个安全空间给至亲之人打个电话,让对方听你高谈阔论十分钟,把说话的力气消耗掉。

如果是在某些会议场合,那么按道理大家还是可以比较理性的。如果别人吵起来了,甚至场面乱起来了,导致自己表达欲望上来了,情绪上来了,那么也可以借着去卫生间的机会出去跑两圈,或者找个自己人宣泄式地说几句。

总之,如果能量上来了,就疏导出去。别让情绪能量冲坏了自己的理性思维。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我们想要控制的欲望,比如减肥时面对美食的欲望,比如该睡觉的时候面对玩游戏、读小说的欲望,比如一逛街就想无节制消费的欲望等等。

只要我们把上面的这套原理理解透彻了,我们就可以面对和处理其他所有不同的场景。最大的区别,无非就是方式方法的应用。

比如减肥时面对美食的欲望,堵也是堵不住的,只能疏导体内的能量,去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最好把能量消耗完,然后去睡觉,那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有人会问,那该睡觉的时候却有想玩儿的欲望,这体内能量用不掉,到点了也睡不着啊!这个问题在当时当刻还真的无解,只能提醒自己以后白天的时候尽量减少能量摄入,增加体能消耗了。不然晚上体能过于充沛,确实是睡不着的。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欲望篇)

讲了这么多,怎样管理欲望的人生算法应该说得差不多了。欲望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好也没有不好。

适当的欲望是推动个人进步和发展的积极动力,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需要素。而过度的欲望以及不合时宜的欲望,却是给人带来麻烦甚至灾祸的源头,我们千万不能轻视。

想要管理欲望,先要好好学习,为我们的人生算法积累大数据,积累头脑中的好事坏事的因果联系。然后,遇到情况了,就要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疏导体内能量的宣泄,将不合时宜的欲望釜底抽薪般地断绝它的能量供应,最终掐灭这个不合时宜的欲望,避免灾祸的发生。

当然,我们毕竟是人不是神仙,是人就难免有犯错的时候。明白和掌握这套人生算法,也不能百分之百确保我们一辈子不遇到麻烦、不经历痛苦。但是,学习和进步的目的,就是降低我们犯错的概率,让我们最大限度地过好这一生。

(全文完。欢迎关注)

相关阅读:

《关于人生算法的底层逻辑的思考(概率篇)》

《知道了所有的道理,却貌似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生进步的根本驱动力:思维的维度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