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
集权帝国的奠基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588年,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
“世界第一”的黄金期:公元589年-1367年,隋唐-宋元;
超稳定的夕阳期:公元1368年-1869年,明-清。
前文链接:
经济史上管仲、范蠡和商鞅的骚操作—吴晓波《浩荡两千年》系列1
中国历史四个基础制度:郡县制(帝国集权管理和人事任命)、尊儒制度(意识形态统一)、科举制度(社会公平和吸纳人才)和国有专营制度(资源垄断控制国计民生),除科举制度外,其它三个制度均在秦汉期定型。
汉武大帝雕像
汉武帝改革
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央集权改革,其主要政策有四:削除权贵、统一思想、攻伐四野、补充收入。
统一思想上,秦始皇的办法是不让人民读书,手段是刑罚,失败了;汉武帝的办法是让人民只读一种书,手段是利诱,成功了。
在补充收入上,以桑弘羊为核心的改革措施包括:
其一,产业改革。发展三个当时最重要的制造业——铸钱、煮盐和冶铁相继国营化、规模化。
其二,流通产业国有化改造。实行“均输法”,针对行商,零售市场统购统销,各地均输官建立起一个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网络;实行“平准策”,针对坐贾,批发市场物价管控。
其三,算缗令。向全国有产者征收资产税。后又发布告缗令,全国见者皆可举报。
经过一系列改革,终于实现“利归权家”,富商不再以市场化的方式获利,而是通过政府的授权,以垄断的方式分享专制的利益。商人彻底丧失自主能力,变成专制机器中的一个寄生阶层。
费正清在《中国与美国》中写到:“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正是这种现象。
历史上开的时间最长的会议——西汉盐铁会议
后来,汉武帝去世后,在可能是历史上开的时间最长的会议——西汉盐铁会议上(这个会从公元81年二月开到了七月),桑弘羊舌战群儒,留下了著名的“桑弘羊之问”,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后世对桑弘羊多“阳讳其名,阴用其实”,国有专营更是从盐铁、酒等不断扩张,粮食、漕运、外贸、铁路......
然,竭泽而渔,武帝一朝,“一世而盛,一世而衰”。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王莽新政、刘秀立国
王莽篡汉后,打击世族豪强,翻版了汉武帝改革。所有推行计划经济的人无不以“均贫富”和实现社会公正为口号,而实际上,更多的是加强了集权统治和扩充了财政收入。
刘秀以世族豪强立国,土地兼并,人口兼并,虽在东汉初年以柔韧手段实行“度田”和禁止蓄奴政策,但盐铁专营权下放地方,中央疲软,导致后来东汉地方权力膨胀,门阀豪强割据,朝堂外戚、宦官专权,最终引发了中国最混乱的时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时期,但因为长期战乱,导致钱货不行;地方割据,屋堡林立;城市文明屡兴屡毁。
早前系列文章链接:
经济史上管仲、范蠡和商鞅的骚操作—吴晓波《浩荡两千年》系列1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