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禅师偈子有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过去、现在、将来,看起来这三者关系密切,统统都需要我们关心。细细琢磨,则不难发现这种关心是毫无意义的。枝头的梅子没成熟时,你做什么能使它成熟?窗下的栀子没有花苞,你又能做什么使其花满枝头?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为未来的事烦忧。活在当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活得轻松,活得真实。
弘一法师的一生非常精彩,这与他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法师做人的一个特点是“做样,像一样”: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演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弘一法师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
弘一法师做名士时,洒脱无羁,做就做个彻彻底底的名士;等做了和尚,以往的红尘旧事,统统抛诸脑后,无牵无挂芒鞋禅杖走天涯。做名士时他不会想着这样的生活有多么不好,需要清静自身云云,做了和尚也不会整天怀想温柔乡里的故事。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专注于“现在”,他们总是想着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辈子的事,将力气耗费在未知的未来,却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
灵佑禅师住持沩山后,收了两位高足,即仰山与香严。
在禅堂内,灵佑禅师对他俩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佛理都是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
仰山问:“什么是人人解脱之道?"
灵佑禅师回头看看香严说:“仰山提问,你为什么不回答他?"
香严说:“如果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我倒是有个说法。
仰山问:“你有个什么说法?"
香严打了一声招呼就走出去了。
灵佑又问仰山:“他这样回答,合你的意吗?”
仰山回答:“不合。”
灵佑又问:“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仰山也告别一声就出去了。
灵佑禅师哈哈大笑,叹道:“真是水乳交融啊!”
灵佑禅师和他的徒弟们,用活泼俏皮的方式说明了“人生无常”的道理。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预料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握当下,珍惜拥有。当我们刻意去找幸福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唯有让自己活在“现在”,全神贯注于周围的事物,幸福才会不请自来。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练习训练自己,专注地活在当下:
一、安稳自在地走路,专注于每个步伐。
二、停下来,深入观察内心和周围正在发生的事。
三、转化过去的过失,转化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
生活的真滋味,来自专注的心境。关注现在正在做的事、所在的地方、周围的人,全心全意地认真接纳、品尝、投人和体验这一切。没有过去拖在我们后面,也没有未来拉着我们往前,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这一时刻,不自苦、不自恼,也就没有为不干之事烦忧、苦恼的时间,生命便会具有强大的张力。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