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大败关东军,溥仪欲携两箱珍宝逃跑,被苏军士兵抓个正着

发布啦 0 0

1945年8月9日,根据《雅尔塔密约》,斯大林下令苏联150万红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战略性进攻战役。在苏联红军钢铁洪流的突然进攻下,日本关东军毫无招架之力。

当月11日至16日,苏联太平洋舰队在朝鲜北部海岸实施登陆,切断关东军与日本的联系。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8日,日本关东军开始投降。不到10天时间,盘踞在中国东北的70万日本关东军就被杀得片甲不留。

当年8月17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见形势不妙,便在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内匆匆举行“退位”仪式,计划携带巨额金银珠宝逃往沈阳,企图搭乘飞机前往日本,不料被苏联红军当场截获。参加此次战役的孔科尔季·瓦乐福洛梅耶夫就讲述了他当年的所见所闻:

1945年8月19日,我军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派空降兵成功占领了中国东北重要的战略中心奉天(现在的沈阳),为整个战役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关东军的大后方天降“神”兵,这是我军指挥员非常大胆的决定。很清楚,要进行这样的战役,不仅需要勇敢,还需要技巧。

苏联红军大败关东军,溥仪欲携两箱珍宝逃跑,被苏军士兵抓个正着

苏联炮兵在牡丹江地区参与攻击

指挥空降行动的是军事委员会特派员、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部政治处主任亚历山大·普里图拉少将。当时,挑选了225名曾走过戈壁荒漠、翻越过大兴安岭的近卫军军人来执行空降任务。

在占领了王爷庙(现在的乌兰浩特)后,我们第四近卫通信团驻扎在城外。夜里,方面军司令部战地邮局的军官叫醒了我和我的老乡彼得罗夫。他用挑剔的眼光看着我们,在检查了我们的冲锋枪和子弹以后,露出了满意的神情。我们补充了弹药后,就和其他士兵一起坐上放着一麻袋邮件的载重汽车上了路,不一会儿就到通辽机场,那里停放着准备起飞的三架大型运输机。

在急切的期盼中,我们终于等来了“登机”的命令。飞机在乌云中穿行,很快就到了沈阳郊区。机场跑道上和机库里,一排排日本飞机——有完好的,也有飞机残骸——一目了然。前几天我军的飞机在这里和日本人较量过,我们在飞机上就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个弹坑。

执行掩护任务的歼击机在机场上空超低空飞行,只要有情况立刻就能发现。我们乘坐的运输机慢慢挨近机场。我们迅速下了飞机,埋伏在排水沟里,准备回击敌人的进攻。

苏联红军大败关东军,溥仪欲携两箱珍宝逃跑,被苏军士兵抓个正着

1945年,溥仪一行在东塔机场被苏军截获

在许多被炸毁的日机残骸中,普里图拉将军一眼就发现一架带有日本识别符号的完好飞机周围有异常情况。这架飞机也许刚刚降落,也许要起飞——登机梯还放在登机口处。在迅速分析了情况以后,将军和刚刚着陆的空降兵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那架飞机……夹在日本军人中间的“乘客”一个接一个走下登机梯。下飞机以后,每个人都把武器放在空降队员的脚边,顺从地举起双手。

在这群身穿浅绿色衣服的人当中,有一个穿深蓝色英国制服、戴圆形角质眼镜的中国人特别显眼:发白的衬衣衬在深蓝色制服里,雪白的手帕在上衣口袋里露出一角,白皙的皮肤看上去保养得很好。总之,在一片狼藉的机场上,在被风吹得粗糙皱裂的士兵的脸衬托下,这个人显得很怪。我们把这个中国人带到普里图拉将军面前,翻译与他交谈了几句以后对普里图拉说:“将军同志,这个人说他是满洲国和全中国的皇帝,叫溥仪。他请求把他交给苏联指挥部,请求把他和他的仆从与日本人分开。”

溥仪显然担心被处死。确实,他知道得太多,而且他的仆从带着两个样子很值钱的皮箱。后来才发现,这两个皮箱里确实装满了金、银和钻石。普里图拉将军命令把溥仪带到他乘坐的飞机上,由机组人员看管。其他人的身份还有待于审查。

苏联红军大败关东军,溥仪欲携两箱珍宝逃跑,被苏军士兵抓个正着

溥仪与苏联军官

在溥仪皇帝的随行人员中,有两个高级人物,他们都是日本人,一个是伪满洲国大臣吉冈将军,另一个不仅是日本关东军宪兵队的将军,还是日本神道教的神官。

机场上的气氛异常紧张。突然,空中出现了四架日本歼击机。只见他们慢慢降低高度,像要着陆的样子,可是后来却突然向下俯冲,栽到地面上。原来,那几个日本飞行员不甘心落到苏联人手里,便以另一种“切腹自杀”的方式自裁了。

后来,溥仪被带到位于通辽的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部,由热尔瓦科夫少尉、博伊科中士和士兵科索洛博夫负责看押。溥仪及随从被关押在带粘土围墙的一所普通的房子里。由10名冲锋枪手组成的警卫队在附近的街上担任外围警卫。8月20日,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来到通辽,命令把溥仪押解到赤塔。

苏联红军大败关东军,溥仪欲携两箱珍宝逃跑,被苏军士兵抓个正着

当天下午,菲拉托夫大尉和热尔瓦科夫少尉乘飞机途经蒙古的塔木察格布拉克市,把溥仪押送到俄军在远东的大本营(位于赤塔)。溥仪——这位伪满洲国皇帝被关押在莫洛科夫卡村内务人民委员部第30号特殊监号里,一直到1945年11月。据知情人说,同年11月溥仪被转送到哈巴罗夫斯克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监狱看押。

不过,和平常人以为的看押拘留不太相同,溥仪名义上是坐牢,实际却和度假别无二致。在溥仪亲笔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他这样回忆道:

“每日有三顿丰盛的俄餐,在午晚之间还有一次俄式午茶。有服务员照顾着,有医生护士经常检查身体,治疗疾病,有广播收音机,有书报刊物,有各种文娱器材,还经常有人陪着散步。对这种生活,我立刻感到了满意。”

1950年8月,苏联政府把末代皇帝溥仪移交给了中国。直到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爱新觉罗·溥仪因尿毒症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