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我们为什么要与孤独和解?

发布一下 0 0

失恋,也许是每个人的必修课,那滋味,真是苦涩。

失恋,真的能让我们如此痛苦吗?

“黑暗”中,我们为什么要与孤独和解?

不是,是我们已习惯于有个人在身边,或者是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还有其他可能的种种。

与其说是失恋的阴霾包裹着我们,不如说我们是被孤独包裹着,爱情的列车突然停止,我们带着所谓的“爱情惯性”,一个人回家,一个人逛街购物,一个人面对工作中的种种难题,而我们怅惘的是身边已无可诉心中事的人......

这种莫名的失落,往往让我们觉得我们不该放下,彼此依然相爱。

但有人问,你们为什么不复合?

我们都会无声地摇摇头,往事已成回忆,但它往往把美好的瞬间珍藏起来,这也是回忆令我们烦恼的地方吧。

这种矛盾的心理很可笑,但切实存在。

其实我们无法接受的是重新回到一个人时的孤独。

孤独,是空虚,精神和肉体对此感受到同样的恐惧。

夜深人静之时,辗转反侧。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子流泻进来,把东西的影子拖着长长的,宛如一层淡墨隐隐约约印在墙壁上,冰冷的水泥板上。

四周静静的,恍若世界角落里只剩我一个人,独自在黑暗中彷徨。

失落、无助,甚至恐慌这些久已陌生的形容词,慢慢成为心情的底色,晕染开来。

“黑暗”中,我们为什么要与孤独和解?

孤独来临,一切按下了暂停键。虽然我们一时无法接受,但它终究是我们人生的常态。

最近,又重读了一遍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部文学巨著,描写了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在马孔多的传奇故事。

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他与乌尔苏拉结婚,因害怕生出猪尾巴的孩子,拒绝与丈夫同房,而遭到全村人耻笑。他在一次斗鸡比赛胜利后杀死了讥笑他的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

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带着朋友及其家人离开村子,寻找安身之所,经过了两年多的跋涉决定在一片滩地上定居下来,建立村镇,这就是马孔多。

他极富创造性。他根据吉卜赛人的表演道具中,想到要开采金子,研制威力无比的武器,证明“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他还想开辟一条道路,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 ,披荆斩棘地干了两个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后来,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沉迷于炼金术。

由于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

每一代人都是孤独的:

奥雷里亚诺上校——少年时,整天埋头在父亲的实验室里做小金鱼;长大后参加内战,戎马半生;回家后,在实验室里与世隔绝般锻造小金鱼度过余生;

阿玛兰妲——因爱毒杀了自己的嫂子,一生未婚,最终孤独抱憾而死;

丽贝卡——因一直被推迟婚期而抛弃未婚夫,谋杀了丈夫,最后在一间小屋里终老;

梅梅——专制的母亲,间接谋害了深爱的情人,只能在修道院里孤独终老;

这七代人,每一代人都有着非凡的高光时刻,每一代人又都疯狂地追捧着于他而言的美好,但每一代人的结局又都绕不过孤独,最终与孤独和解,在孤独中度过。

孤独,是热闹的反面。它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一直和我们相伴,只是我们的大脑有意地忽略了。

繁华落尽,唯孤独永恒......


“黑暗”中,我们为什么要与孤独和解?

曾经歇斯底里爱过的那个人,在脑海中渐渐远逝。曾经的美好,也只能化成一抹淡淡的微笑。

正如《百年孤独》中所说: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

我们经历过繁华,终究是孤独一人。

“黑暗”中,我们为什么要与孤独和解?

有些人,可以陪你一时;有些人,可以陪自己一生。

但无论谁在,世界终究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人生至暗时,莫要害怕孤独,沉下心来,与孤独和解,别在感伤中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