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7年5月,蒋介石突然发动对山东解放军的进攻行动,为了打退这次突如其来的攻击,组织决定在孟良崮发动重大战役阻击敌人。这次战斗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
(许世友)
然而,在战疫最关键的时刻,坐镇指挥所的粟裕接了一个电话后,脸色瞬间变得不好看起来。电话那头是大将许世友,他在电话那头破口大骂:“你们要干什么!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只晓得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当兵的可是两条腿!”
大战在即,许世友为何痛骂指挥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孟良崮战役决策的形成
1947年5月,蒋介石攻占了华北地区的重要枢纽——津浦线。随后,蒋介石的军队在上级领导的命令下组成了针对山东解放区的三个进攻团。
(蒋介石)
当时战况十分惨烈,敌众我寡,但是因为我解放区军民的奋力反抗,老蒋军队并未能达成目的。他们反而被解放军战士们牵着鼻子走,后期更是像没头苍蝇似的在解放区乱转。
上一次战役的失败让蒋介石改变了自己的战略部署。而此时,我军为了迷惑蒋介石谋求更大的胜利,准备进行积极的战略转移。根据华野司令部的命令,我解放军不仅撤出了一些重要的战略要地,而且还将主力部队调到了沂蒙山区。
蒋介石发现解放军军事调动频繁,便认为我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师老兵疲,他怀疑我军陆续秘密向淄川、博山、坦埠撤退。
(蒋介石)
于是蒋介石命令以整编74师为中心,第25师和第83师分别为其左右两翼,并命令这支兵团在12日攻占坦埠。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战役的成功,蒋介石又命令王敬久所带兵团的第五军、欧震兵团的第11师等部由莱芜、新泰出发向东前进。
(因此从这里来看影视剧中说张灵甫自己骄狂任性,导致自己后来深陷重围,纯属于过度的艺术加工,虽有利于鼓舞人们的士气,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会让民众更加缺乏对革命果实来之不易的不易。)
(粟裕)
面对战场局势的突然变化,粟裕从容镇定他冷静地分析敌人这一行动的目的。经过一番的战场观察及战况演练以后,粟裕等人一致认为蒋介石此举是向我军发动总攻的“信号”。
敌人显然是想以整编74师作为进攻的主要力量,并以两翼军队和后续兵团作为掩护和支援。由老蒋军队的部署看来,我军位于坦埠指挥部,现在肯定需要进行一次突破战役。
(粟裕)
敌人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与敌军连日交战,却总是抓不到我军的主力部队。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如果此举成功,我军位于坦埠的指挥中心必定会被打掉,那么我军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国民党部队就可趁此良机一举将我军歼灭。
二是他们认为我军自与国民党交手以来,从未进行过一次正面硬碰硬的较量,敌人估计我军必然不敢与之进行正面较量。如果我军撤退,他们就可以达成将我军赶到胶东的一角的目的。
尽管众多敌军来袭,大军压境,粟裕还是面色淡定从容。他胸有成竹地认为此刻正是我军一直等待的绝佳战机。
虽然战机难得但此次敌我双方的指战员都是身经百战的指挥员,双方都深知敌我之优劣势,此次战役的关键,一在于阻击待援;二是外围部队能否抵挡的住强大国民党部队的猛烈进攻,以及内线部队能否迅速完成对敌74师的围剿。
(粟裕)
为此,粟裕决定立即改变原本打敌方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的作战计划。他迅速调集我军的几个主力部队,运用“猛虎掏心”的战术应对此次战役。
(陈毅)
时间紧迫,粟裕当然得及时汇报给陈毅司令员,陈毅司令员认真听取粟裕的战略战术以后,非常赞同粟裕的想法。说:“好!我们就要在百万大军中取敌方上将首级的勇气。”
粟裕当即命令:第一、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纵队担任围歼七十四师的任务,以第二、第三、第七、第十共4个纵队担任阻援任务
其中许世友所在的第九纵队负责的任务是控制坦埠及其以南的山地地区,并在此过程中节节抗击蒋介石的御林军第74师,而尽力攻占雕窝,协同其他兄弟部队对芦山进行突击,从正面撕开74师的防御,最终达到和其他兄弟部队互相配合将狂妄的张灵甫斩于马下的目的。
千里回师,爱兵心切
5月10日,许世友原本是按华野司令部的命令准备在沂水、苏村围歼敌人第7军和第48师。
在夜行军的路上,许世友突然收到了华野通信员送来的紧急命令。接过命令许世友才知道,原本的作战行动取消,任务改为围歼敌74师。命令要求许世友立即将部队调转方向迅速赶到坦埠阻击敌人。
夜以继日的长途跋涉和连续奔波已经让许世友的第九纵队的队员们疲惫不堪。此时华野司令部忽然又命令参战部队折返到坦埠,这命令可让急性子的许世友“火冒三丈”惊疑不解。
看着身心俱疲亟需休整的士兵,爱兵如子的许世友根本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对着通信员说道:“你们(粟裕、陈毅)要干什么!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只晓得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当兵的可是两条腿!”。
(陈毅)
许世友发完牢骚后略有悔意,觉得不应该这么冲动去痛骂司令部。通信员赶回了司令部并与司令员谈及了此事,陈毅司令员听了以后对旁边的粟裕说:这个许世友,不懂指挥!
虽然许世友心疼连日来车马劳顿,日夜行军士兵们,但他不能违抗军令。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也知道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何况自己还是一个老党员,更要为将士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组织上这样安排,定然是另有深意。他下达了回转围歼74师的命令,战士们也从指战员的口中得知,如果此战顺利结束,自己就可以早点得到修整,所以大多数将士只希望速战速决。
(许世友)
于是,在许世友将军的带领下,第九纵队又踏上了折返的征途。士兵们戏称“好啊!陈老总的电报啪啪啪,咱们的飞毛腿嚓嚓嚓!”
"咱们成了司马懿的大军——“后卫变前卫,倒退四十里'!"
"不!咱们不是司马懿的大军,而是诸葛亮的大军。陈老总神机妙算,你瞧着吧"
在战士们的努力下,第九纵队终于在5月12日清晨赶到了坦埠,第九纵达到指定位置只是稍作休整,便开始修筑工事准备迎接下来的战斗了,他们的对手是国民党第74师。
当时的第74师被称为“王牌军”,其作战能力可见一斑,曾是抗战时期最有名的抗战军队之一。
他们部队番号甚至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曾一度令日寇闻风丧胆,装备再好的日寇也不敢与之“硬碰硬”。就连美国人对74军的实力也都是赞赏有加。
74师
在抗日战争中,74军更是凭借战功赢得了“抗日铁军”之名,而且还荣获了两面“飞虎旗”。该旗数量极其稀少,所以被国军部队视为最高荣誉。
当第九纵队的士兵们听说这次将要和蒋介石的“御林军”进行一次“真刀实枪”惊天动地的大战时都十分兴奋。
其中有位士兵说道:“别看74师吹得那么神,我们专捡硬的打,砸烂他这颗核桃,敌人是铁,我们是钢,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孟良崮上碰一碰”
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在随着歌曲在九纵的传开,一些战士对于七十四师的恐惧也开始逐渐变淡,大家都抱着一个目的而奋斗。
许世友的第九纵队正是此次战役的关键之笔,在战役部署方案中,许世友将军必须在坦埠一线狠狠地吸引住敌方74师“王牌军”,而且必须保存有生力量配合其他四个纵队完成对74师包围行动。
为了出色地完成首长交代的任务,许世友命令第七十四、第八十、第八十一共三个团在马山、佛山等一线正面阻击敌人,要尽最大可能的拖住敌人,为战友们争取时间顺利赶到指定地域,完成对74师的包围。
(我阻击部队)
5月12日上午,第74师51旅用强大火力向我军阻击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并在火炮掩护下向我军阵地发起了进攻。我守卫部队沉着应对敌人的进攻行动,而且一直在寻找战机想要来一个反冲锋打乱敌人的行动。
在阻击战中,许世友将军奉命镇守着此次阻击战的重要阵地之一的蓝石山。
敌人也深知此地的重要性。为了控制这个险要之地,74师用一个团的兵力向我军阵地发动了连续五次进攻,我军战士拼命反击。
(敌军)
在战斗的最后时刻,我军弹药已经消耗殆尽,战士们没办法只能用山上的石头作战,他们抱起石头向敌人猛地砸去,顽强扼守阵地长达三个小时左右,最后顺利将阵地交给了执行阻击任务的第四纵队。
在第九纵队两天两夜的浴血奋战下,令人闻风丧胆的第74师也只前进3公里,最后许世友将军按照华野司令部的命令逐步撤离了阵地,
就在第九纵队与敌方进行阵地的攻防战时,我军其他的4个纵队迅速插入了敌人的纵深部分。
(张灵甫)
第九纵队切断了第七十四师与其两翼的二十五师和八十三师的联系,张林甫原本计划攻占坦埠的计划至此宣告失败,并且敌方的王牌军也落入我军的彀中。
两军博弈,不仅比的是两军的兵力和战斗力,更比的就是双方指战员的战略眼光,谁看得更远,意味着谁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验丰富的张灵甫意识自己有被包围的风险,当即命令第七十四师赶快撤往垛庄,但此时我军已经完成包围的4个纵队岂能让张灵甫逃脱。
他们以凌厉的攻势迅速夺下了垛庄,切断了七十四师的后路至此我军终于将74师团团围困在了孟良崮。
蒋介石看到自己精心培训的“御林军”被我军团团包围,经过一番考虑后认为:这是我国民党部队趁机一举歼灭我解放军主力的大好机会。
(孟良崮战役)
他命令第74师占据孟良崮的有利地形,并调集了10个整编师向第74师靠拢,对我军形成一个反包围。
但蒋介石严重低估了我军的作战实力与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为了革命甘愿牺牲、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虽然第七十四师占据了孟良崮的有利地形,但是孟良崮不过方里几里。虽说山峰陡峭,怪石林立,但山上草木稀疏,毫无遮蔽之处。敌人的七十四师有4万多人,全部聚集在这狭小的地带。
第九纵队的士兵们看到此情此景纷纷嘲笑着说:“瞧瞧蒋介石、陈诚的天才指挥,又下了一招死棋,张灵甫呀!张灵甫这一下又要演一出马失街亭。”
5月14日,在首长的命令下我围攻部队向敌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15日上午第九纵队的26师攻占了敌人重要阵地的雕窝峰,并成功打退了敌人的反扑行动。
5月16日,我军和第74师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许世友将军为了最大程度鼓舞士气,亲自到战斗前线指挥战斗。
经过几日的激战我军还未能打下孟良崮,身处指挥部的陈毅司令员十分着急,于是打电话问许世友:“围歼七十四师成败在此一举,我们能争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你们情况怎么样?能不能把孟良崮拿下?”
许世友将军回道:“现在已经打成这样了,还能让敌人跑了?我手头还有一个师的预备部队没有用上,七十四师不要想从我这里跑掉一个人,一定把它拿下!”
陈毅司令员十分高兴地说道:“好!现在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孟良固拿下,你们打掉了1000,我给你补1000,打掉2000我给你补2000,谁打下孟良崮谁就是战斗英雄”
许世友将军意识到此时战斗已经进入到了最后关键的时刻,他当即命令将所有的预备队全部投入到74师围歼之战中。他对25师师长肖静海这样说道:“你们师长要当团长,团长要当营长,营长要当连长,带头冲锋,干部身先士卒”
在我指战员的努力及将士们一阵阵猛烈的喊杀声中,孟良崮战役全部结束,张灵甫也战死在了这片荒山上。
结尾:
蒋介石的重点进攻战略在我解放军的打击下,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而不可一世的74师也在此次战役行动中成为蒋家王朝的陪葬品。
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失败是敌我双方攻防的重要转变,至此我人民解放军逐渐步入战略反攻阶段。
最后,作为后来者,我们对于那些甘愿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牺牲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应该时常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