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需谨慎,自古以来就是铁律。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与生俱来的拥有着神奇而恼人的魅力。
让你忍不住靠近,成为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死党。
虽然明知道靠近他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
但是你好恨啊,因为你控制不住你自己。
只能怪这该死的魅力。
好朋友之间自然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何况对方还是个话篓子。
正经事聊完,难免互相开个玩笑,揭个短。
但是万万没想到。
这个家伙爱写日记,爱记录,啥事都给写下来。
最让人生气的是,他还是个风靡全国、畅销千年的热门小作文能手。
你怎么都不会想到。
一世的相识一场促成你千古留存的无上“英名”。
遥想当年相识之时,你肯定忘了执手相看泪眼,真诚地跟你的朋友交代一句:
子瞻啊,能不能给俺的名字打个马赛克。
(一)半夜不睡觉的张怀民
张怀民其人,不是政坛名将,也不是文坛巨星。
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小官员,在宋朝众星闪烁的时代显得那么的籍籍无名。
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因为他有个朋友——苏轼。
苏轼一篇优美动人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让所有人记住了张怀民的名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不仅让张怀民的大名,给更多人知道了。
而且全世界都知道了,他大半夜被拉起来,陪失眠睡不着的苏轼在寺中闲逛。
因为不管他睡没睡,也不管他想不想睡。
反正“怀民亦未寝”。
在宋朝,官员被贬后政府是不会提供住房的,自己想办法解决。
而寺院作为一个慈善机构,往往会收留他们暂住。
宋神宗元丰六年。
因不是特别认同王安石变法,张怀民被贬为黄州主簿(相当于黄州的财务出纳,很小的官职)。
暂时寄居在承天寺里。
此时,因“乌台诗案”而被贬到黄州的苏轼,就住在附近。
他们因为志趣相投、政见相合而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住的很近,两人时常来往走动,唱和诗文。
要说古代文人的想法,真的有些艺术家的神经质气息。
他们会突发奇想地去做一件事。
事成,就是如获至宝的偶遇天成。
事不成,也能写出落寞悲凉的寂寥和忧思。
总之,只要你水平高,你说得都对。
所以,当苏轼那天晚上失眠睡不着,想要出去走走时。
他觉得半夜去找赵怀民唠唠嗑,不是打扰,是别有情趣的雅兴。
于是也成就了这篇,让张怀民意想不到的名留千古的美文。
(二)摘得惧内桂冠的陈季常
陈季常其实叫陈慥,季常是他的字。
但是古往今来,提到陈慥,熟悉的人并不多,但一说是陈季常,那知道的人可太多了。
这自然也是他的朋友苏轼的功劳。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选句:
“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你别看这首诗是寄给吴德仁的,但是对不起,大家只记住了陈季常。
还记住了他是河东狮吼典故的男主角。
古代怕老婆是不那么常见的事,陈季常怕老婆的事被苏轼宣传出去之后。
怕老婆俨然被称为“季常癖”。
可见舆论的宣传作用有多大。
然而,我们都知道陈季常怕老婆出名,其实他在当时被人称道的却是他的一身侠气。
陈季常年轻时,有着很严重的中二病。
他羡慕游侠的潇洒飘逸,拒绝读书考取功名,视金钱如粪土。
反而经常策马奔腾,带着他的歌姬,游山玩水,全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晚年虽然归隐山林,但是声望也很高,名声在外,很多人想设宴求见,都被他一一拒绝。
反而与苏轼成了最佳损友。
纵观陈季常的前半生,大抵上也算是个风流倜傥的浪子。
直到娶了河东的柳氏做老婆,浪子回头,潜心修佛问道。
大家都明白的,这个世界的平衡在于一物降一物。
而柳氏恰好就是能降住陈季常的那个特别的存在。
当然,因为搭上苏轼这个爱写小作文的朋友,而留下姓名的人不止他们两个。
而且因为苏轼爱写文字,而被连累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啊,交朋友真的是个技术活。
纵然一世心塞,谁能知道千百年后的功与名。
只能说,好朋友就是用来坑的。
而咱们的苏大学士,正好深谙此道。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