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9~13日全国预警特大暴雨降温来袭,汛期提前?农谚咋说

发布一下 0 0

今天是5月9日,我国迎来了大范围的暴雨大风降温降水过程,似乎“倒春寒”天气来了,这是一种“换季式”的大降温。如此降温是在立夏节气里,难道汛期提前到来了吗?老祖宗的谚语给出了答案!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5月9日至13日期间,江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的贵州和云南等区域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预计降水区域累计降水量喂50~70㎜,其中江南南部至华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为100~200㎜,广西和广东中北部及沿海地区局部地区降水量超过300㎜。

天气预报:9~13日全国预警特大暴雨降温来袭,汛期提前?农谚咋说

这次降水量非常的大,而且面积的范围非常的广,这是南方进入汛期以来第1次大规模的降水。因此,国家发布了蓝色暴雨预警,并启动了三级预警预案,对于南方强降雨区域防洪抗洪作出了具体的安排。

这次降水的主要原因是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主要是南方暖湿气流输送非常的方便,而且在上空不断地徘徊,冷空气势力比较强,直接到达了南方,形成了长期有效的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有短时间的强降水,户外作业者要注意安全。

关键是在湖南、重庆、贵阳一带出现强降水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强对流天气自西向东将有冰雹等恶劣天气发生,这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不利的。毕竟目前南方农作物已经进入成熟期,而且插秧的水稻处于缓苗期。

天气预报:9~13日全国预警特大暴雨降温来袭,汛期提前?农谚咋说

从今天开始到13号,我国南方会有大暴雨,雷暴大风天气,局部地区并伴有冰雹,难道说汛期提前到了吗?农村彦雨咋说?

农村谚语:不怕雨落空,就怕壬水重。

“壬水重”指的是立夏后的第1个任日对江河湖泊的水进行称重。这是古代通过这一天对江河湖泊的水进行称重,预测这一个季节雨水多少的问题。

天气预报:9~13日全国预警特大暴雨降温来袭,汛期提前?农谚咋说

古代采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的纪日法。我国共有10个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包括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天干对应一个地支,这样一个循环就是60天。比如甲子日,乙丑日。

每个季节到来后的第1个壬日,就被称作壬水日,也是传说中水神的日子。立春后的第1个壬水又叫春水,立夏后第1个壬水叫夏水,立秋后第1个壬水叫秋水,立冬后第1个壬水叫冬水。

天气预报:9~13日全国预警特大暴雨降温来袭,汛期提前?农谚咋说

在古代,每到一个季节的壬水日,都会到江河汉淮这四大河流里采取水样。也就是到长江,黄河,汉江,淮河这四大河流采取水样,用同样体积称水的重量,然后与上一个壬水日相比较轻重。一般以黄河水为样本,因为黄河水在暴雨到来时含着泥沙较多,称重数据对照比较明显。

如果水的重量比上一个壬水日的重量重的话,那么将会迎来多雨的天气,也就有可能会形成洪涝灾害现象。如果水的重量比上一个壬水日的重量轻,预示着降水量少或者干旱的天气。

而今天就是立夏节气后第1个壬日,我国大部分地方迎来了降雨的过程,自南向北一直持续到黄河流域。也就是近两天黄河水水量增大,而且含沙量增高,这也预示着今年会出现雨水过多的现象。

天气预报:9~13日全国预警特大暴雨降温来袭,汛期提前?农谚咋说

这句谚语的意思就是说,在立夏后第1个壬日,不降水不怕就怕降水量过多,这样就会预示着汛期早早的到来。汛期早早的到来意味着降水量充足,预示着夏季会形成洪涝灾害现象,或者说干旱的现象。

其实这也印证了专家的预言。专家曾经预言我国南方雨季提前到来,汛期也提前到来,随后将会到达北方,形成雨水过多。也就是说今年夏季会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推测的原因是拉尼娜现象,汤加火山喷发的空中火山灰层的原因。

天气预报:9~13日全国预警特大暴雨降温来袭,汛期提前?农谚咋说

总之,今年气候非常异常,强对流等恶劣的天气频频发生,对农业生产是极其不利的。今天是夏季的第1个壬日,南方就迎来了大规模的强降水,大风降温,雷暴天气以及冰雹等恶劣天气发生,降水量充足,造成南方提前进入汛期。因此,国家并发布了暴雨降温预警,启动了防汛三级预警预案,大家要做好防范工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