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14年第一次哭到肝肠寸断:父母做好4个改变,胜过一万句道理

发布一下 0 0

作者:主创团·沐可可

疫情期间,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时间多了,矛盾也随之增多。

上周闺蜜就向我哭诉,说她差点和她儿子打起来。

闺蜜儿子借手机写作业之由,偷偷玩游戏。闺蜜发现之后,批评了几句,没想到闺蜜儿子不但不认错,还顶嘴说:“你为什么偷偷进我的房间?”

被激怒的闺蜜也口不择言的骂回去:“我是你妈,为什么不能进你的房间?而且你不学习在玩游戏,还有脸顶嘴?手机我现在就给你没收!”

就在闺蜜去抢手机的那一刻,闺蜜儿子也赌气地把手机扔过来,刚好砸在闺蜜肚子上,痛得她哇哇叫。

闺蜜在电话里哭着说:“养孩子十几年,第一次哭得这么伤心,不是肚子有多痛,而是我看到孩子眼里满是对我的仇恨。青春期太可怕了,我真的不想管了。”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如果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成年人,是要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这段成长之路的。”

孩子青春期的确难熬,但是青春期也是孩子留给父母最后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认为,青春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黄金期,是连接童年期和成人期的黄金修补期。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把孩子早期缺乏的爱和教育弥补回来。

孩子青春期,父母不能硬管,也不能不管。做好4个改变,胜过一万句道理。

养儿14年第一次哭到肝肠寸断:父母做好4个改变,胜过一万句道理

改变管教顺序,先建立信任再引导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闹得不可开交。儿子自从上高中后,认识了一群狐朋狗友,学会了抽烟喝酒,晚上很晚才回家。

父亲气急败坏,对儿子禁足,没收儿子的手机,对儿子大吼:“你这样会毁了自己!”

但都无济于事,儿子变得更加叛逆。

父亲走投无路,报名参加了家庭教育课。

老师告诉他,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先建立信任关系,多陪陪孩子,情况就会慢慢好转。

刚开始这位父亲不以为然,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但他还是决定每周三中午去学校陪儿子吃饭。

两父子的第一次午餐在沉默中度过,甚至儿子一见到父亲,就挑衅地问道:“你来这里干什么?

连续吃了三个星期,儿子的不信任才渐渐消失,开始和父亲讲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父亲也会谈论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有时还会回忆儿子小时候的趣事。同时还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克制批评和说教,尝试肯定儿子。

三个月后,儿子的行为开始悄悄改变,不再对父母不尊重,减少了和朋友鬼混的次数,甚至会问父母一些考大学和将来工作的事情。

简•尼尔森解释说,这个叛逆少年之所以能重回正道,是因为他终于感受到了父亲无条件的爱和信任。

这位父亲也在分享会上反思,之前十几年给孩子的陪伴太少,当孩子行为出格后又突然严格管控,让孩子以为父亲不爱他,把他当做一个麻烦。而当他开始陪孩子吃饭,表达对孩子的爱,肯定孩子,给了孩子诚恳又有用的建议后,孩子才渐渐愿意亲近他,听从他的建议。

青春期的孩子很拧巴,想要独立但能力又不足以独立,所以他们表面上想摆脱父母,心里却有很多疑惑想要向父母求助。

只要父母先和孩子建立了亲密和信任的亲子关系,孩子自然会向父母吐露心声,并且愿意听一听父母的建议。

正如简•尼尔森在书中一直强调的那样:赢得十几岁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创造亲密和信任,而不是疏远和敌意。

关系亲密和信任了,管教则可以自然而然发生。

无声的陪伴,特殊的共处时光,不着急否定和说教的倾听,都是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良药。

陪伴的方式也有很多:陪孩子多吃饭,陪孩子做TA感兴趣的事情,陪孩子旅行。

养儿14年第一次哭到肝肠寸断:父母做好4个改变,胜过一万句道理

改变关注点,少看成绩多关心孩子

前段时间,表姐向我求助,说她读初一的女儿小月突然不想去上学,成绩一落千丈。性情也大变,变得不爱说话,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我一听惊讶不已,因为小月这个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成绩就是年级排名前十,可以说是品学兼优。

表姐问我难道真的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叛逆吗?

我跟她说事情没那么简单,小月可能遇到了什么事情。建议她找机会和小月聊一聊。

后来表姐告诉我小月确实是遇到了事情。上学期班干部竞选,小月和好朋友一起竞选同一个职位,小月选上了,好朋友却落榜了。之后,小月的好朋友就开始拉拢其他同学,一起孤立小月。现在小月一想到去学校就很痛苦,所以才会厌学,心情也持续低落,甚至出现了轻生的念头。

表姐非常担忧,带小月去看了心理科,结果显示中重度抑郁。

表姐说都怪她,小月被好朋友孤立时,她正在老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忽略了小月的情绪变化。而姐夫教育孩子又比较简单粗暴,看见小月成绩有所下降,不是说教就是责骂,令小月更加难受。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学的规律,青春期的孩子发展出真正想象和担忧未来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缺乏信心,所以很容易焦虑和抑郁。

虽然他们经常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学业、社交、自我发展的压力,每一项都能让他们崩溃。

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当,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可能会恶化成心理问题。

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5个孩子就有1个深受抑郁症困恼。

所以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还要关注青春期心理问题。发现孩子成绩大幅下降、厌学,喜好、食欲、睡眠状况、交友圈等发生明显变化,都要及时干预。

真正困恼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孩子才会和父母正常沟通。

养儿14年第一次哭到肝肠寸断:父母做好4个改变,胜过一万句道理

改变教育心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尊重

李玫瑾说:

“只要孩子一过12岁,父母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别把孩子当‘下级’,要把孩子当成‘同事’一样尊重对待。”

很多青春期孩子越来越叛逆,都是从父母不尊重他们开始的。

电视剧《小欢喜》中,季胜利就是一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亲。他是区长,但是对待儿子季杨杨有时就像对待下级一样。

“我要批评你,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你是我季胜利的儿子,你要如何如何”,这是季胜利经常对季杨杨说的话;

养儿14年第一次哭到肝肠寸断:父母做好4个改变,胜过一万句道理

季杨杨喜欢卡丁车,他说季杨杨不务正业,虚度青春;

季杨杨开舅舅的法拉利去学校,和同学方一凡起了冲突,被方一凡制作恶搞表情包,季胜利还没弄清楚事情原由,就逼着季杨杨写道歉信,当老师和同学面念;

季杨杨在道歉信里说季胜利是不称职的父亲,季胜利当场就给季杨杨一个耳光……

还好之后在妻子刘静的建议下,季胜利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尊重和理解孩子。说话不再打官腔,主动向孩子道歉。为了了解孩子的喜好,亲自去体验卡丁车和网络游戏。

最后季胜利终于和季杨杨和好,季杨杨也不再和父亲对抗,不再三番五次夜不归家,而是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

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人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而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向成年人转变的阶段,更加渴望别人的尊重,特别讨厌父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

和青春期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

父母的尊重,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父母愿意放平姿态和孩子对话,孩子才会坐下来听父母说话。

尊重孩子,就要注意说法方式,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商量;

尊重孩子,就要注意批评场合,少公开批评,尽量私下询问和引导;

尊重孩子,就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想法,少一些强迫多一些信任和放手。

养儿14年第一次哭到肝肠寸断:父母做好4个改变,胜过一万句道理

养儿14年第一次哭到肝肠寸断:父母做好4个改变,胜过一万句道理

改变沟通方式,尝试以写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看过一个网瘾男孩的故事。

上初中时,男孩迷上了上网,天天泡在网吧。有一次父亲来网吧找他,找到他时,并没有责骂,而是在他身后看了10分钟后离开。

第二天上学,父亲对男孩说,“儿子,缝纫机上有一样东西,你拿着。”

原来是一封父亲写给男孩的信:

儿子,爸爸昨天去网吧了,看到你打游戏,知道你在同学们前面要面子,没敢打扰你。我回来一整夜都没有合眼,脑袋里全是你小时候的样子。不知道小时候听话的那个儿子哪里去了。你的班主任打算放弃你了,你妈也说听天由命吧,但我是你爸,我养的儿子,我心里清楚,你只不过是迷路了,爸一定把你领回家……

此后每周缝纫机上都有一封信。渐渐的,男孩终于被父亲那些信唤醒,戒掉游戏,发奋读书,考上了中科院博士。

男孩说那些信如今他还留着,里面每一句话都饱含了父亲深沉的爱,和真切的关心,以及鼓励。

《小王子》里一句话说: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写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语言,是带着爱和情感的交流。孩子进入青春期,为了避免针尖对麦芒的冲突场面,不如将爱和关心,写进信里。

但是给孩子写信的原则依然是不要着急说教和否定,而是要表达爱、关心、尊重和鼓励,最后才是诚恳地提出建议。

原腾讯副总裁、计算机科学家吴军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态度》,里面是40封他写给青春期女儿的信。

即使吴军已经是成功人士,但是每一封信里都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更像是一位真心实意担心你,关爱你,想要帮你的朋友,在和你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信中常看到的句子都是“最近爸爸看到你遇到了某某问题,有些担心……”“我知道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我也有些建议给你,供你思考。”

管教的前提是,确保爱的信息传递给了孩子。当面沟通如是,写信也是。

写在最后:

作家刘娜曾经给青春期的家长分享这样的一段话:

谢谢你,愿意当我的孩子。

我相信你,就如相信我自己。

我尊重你,因为你可以做好自己。

我选择和你站在一边,因为你的问题是我们共同的问题。

青春期是孩子给父母的挑战,也是给父母的机会。

很多教育问题,都不能一蹴而就,青春期的教育问题更是如此。

只要父母有足够的爱和耐心,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用心倾听和理解孩子,打心底地信任和尊重孩子,终有一天会赢得孩子,走向胜利。共勉!

作者:沐可可,教育行业从业者,90后宝妈,崇尚科学育儿,快乐育儿。一边挣钱养家,一边努力学做60分妈妈。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