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活中,常常有人说“只要酒香不怕巷子深”之类的话,往往忽略了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更迭的速度那是个日新月异的程度,我们的知名度还没打开呢,就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
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昨天的美好想象被现实的傲娇给打败了,于是就另辟途径,重新上路!
作为生活在全国四五线城市的最先一批九零后生人,依然在迈着矫健的步子,每天奋力奔跑着,身边像我一样的早都奔赴一线大城市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了。身边的朋友们经常说到,“你都那么有了,为啥还那么拼?”我总是默默一笑而过。28岁那年依靠自己的努力买了房,半年后入一辆代步车。一年后结的婚,有了自己欢喜肉墩。在同龄人前可能觉得这并没什么,买房买车反正有父母操办,又不用你操心。当你没有像李嘉诚、王健林富一代的爹时,那么你只能靠自己。
靠自己没啥可丢人的,不过要是有的靠(有钱的爹)那就另当别论了。拼爹拼娘的年纪早已过了,拼运气也或许只是短暂的。拼实力永远都是这个社会不变的基调。
记得好多年前接触到一位自称“教授”的人说过一句金言,到现在还依然刻在我的脑瓜子上,那段记忆依然爱很新。他说你不论如何都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1. 你这辈子是来干什么的
2. 你知道怎么样完成你的人生使命吗
3. 你开始做了,你会知道怎么样做才会更好吗
当时懵懂不知,哪知道这些东西。整天就知道玩耍,后来在参加工作后,才慢慢有些自知其中蕴含了很大的命题,可能需要一辈子解答。
那高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固有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明显的距离。思维方式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行动,行动则决定结果的好坏。教授总说“失之一毫,差之千里”说得还真是有道理。
生活就好像经常跟我们开各种玩笑,你哭它就笑,你弱它就强,你认输它就笑话你。你越颓废它宠你,你越想要努力改变现状,他就告诉你,别瞎折腾了,还不如躺平多好。内心小人的天平就在奋力挣扎。关键我也想啊,主要是实力不允许呀。不妨那就大力扇自己一大耳瓜子,再给它一颗糖,好的生活都是逼出来的。
大多数小伙伴都认为做事情的前提是要以“结果为导向”,如果怀着必成的功利心去做事的话,失败的几率会大大增高,为啥这样说呢,这样的想法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那天平必然会导向重的一面。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上学那会儿,往往平时不怎么爱看书的同学,临到考试,他总能考出满意高分,而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按时写作业,回家后老实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同学,成绩总在中下游徘徊。当然我也不是说上课好好听讲有错。话说回来还是自个的思维方式不同罢了,没有对错之分。
废话不多说,今天我们就来唠唠主动性思维的四个好处。
首先什么是主动思维呢,当一个人情不自禁去想研究某个问题的时候就是主动思维。那么什么是被动思维,被动思维的人很少想或者不愿想,大多数情况都是别人逼着想的,在学校学习就是典型的让学生被动思维。
很多人不知道被动思维和主动思维有啥区别,清楚地知道对现实生活有很重要的帮助。因为被动思维危害多,对身体和大脑都不好,而且效率低下,思维的深度低,广度小,思维没有结果或是思维结果都是是半成品,甚至废品的概率很大。
比方说你去练习一项技能,是工作需要,思维方式那就变得很被动。行动和执行都非常缓慢。这一秒你预期着这个月我要努力提高自己销售技巧、业务水平,增加的销售业绩。却转身加入到嬉戏打闹的同事聊天当中,而不自知!
雷军:天道不一定酬勤,深度思考 比勤奋工作更重要
回到家后,想着以后每天下班以后我要阅读两个小时的书,而下一刻却深陷于刷短视频的短期快感中不能自拔,愣是过去半晌连个书的边都没摸到,回过神来后悔不已,两个小时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于是乎就下定决心努力改正,不然怎么对得起自个的妻儿老小,就像刘欢的《从头再来》歌里唱的那样,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情人。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而主动思维往往深度大,范围广,细节考虑清楚,效率高,而且对身体和大脑损害小。
思维的动力来自于兴趣,来自于本能,来自于感情,来自于欲望,绝对不是来自于大脑自己本身的。所以反过来,一个人兴趣越大,欲望越强,感情越丰富,那么当它用来正向思考的时候就能够想得更多,更持久,所以就更加正确。通过筛选他会源源不断地输出超过自身能力范围有价值的内容。刻意培养和大量练习,并能熟练地其中的奥妙和诀窍,我们的思维它就像泉水一样,一直流淌着,源源不息。
举个比较真实的例子,我出生在山区,对山里的地形有很大的记忆和认识,但我从来没有去过沙漠,对沙漠一窍不通;而我的一个朋友出生在沙漠,他对沙漠景观十分熟悉,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大山。
于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学习《水土保湿原理》的时候非常容易,没有好好看书考试就得了九十分,但是我的《治沙学》不及格;而我的那位朋友却恰恰和我相反,他的《治沙学》考了接近一百,而《水土保湿原理》不及格。
后来还问我什么是细沟、悬沟、切沟,而我始终都没有明白沙丘和土丘有什么不一样。对于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了十年多的时间,我还记忆犹新。原因就是对于学习《治沙学》来说,我是在没有任何准备和感性认识情况下的“被动思维”,
对于我很熟悉的《水土保湿原理》来说,只不过是“主动思维”而已。但对于我的同学朋友来说完全相反。所以我们的学习成绩就恰恰相反。这不是谁的智力高低的问题。
与被动思维相反,就提到文章开头说到:多数人不知道主动性思维的四个好处,了解并掌握其中一点的诀窍熟练使用后,会让你的执行力呈翻倍增长。
咱们就详细聊聊主动思维的诸多好处了。
第一:主动思维源自于个人的兴趣、本性,或欲望,或情感。所以主动思维能够在许多情况下进行,比如走路、吃饭、睡觉(梦境中)等空闲时间进行,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例如一个对诗词格调很熟悉的诗人,他会面对大河大江荒山野岭思考,从而因情而为写出好的诗词。
第二:主动思维在他个人的认识范围内,把所有的可能因素考虑进去,把所有的细节考虑清楚,会把重点和难点过滤出来做重点研究对象,这样就容易找到思维的突破点。所以,主动思维会创造出新理论或者新事物。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认识事物本身,更容易从表象认识到本质。
第三:主动思维可以调动大脑和身体的很多器官协同思维,所以它一般不会引起神经衰弱,不会因为反感而发生自相矛盾的能量体,不会造成身体大脑和身体的不协调。
第四:主动思维可以结合实际,透过现象检索出更加重要的信息,能发挥出人最大的潜能。主动思维的人比被动思维的人对事物更加敏感,更能够迅速捕捉变化动态,认识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变化趋势。所以,主动思维是更加适合变化的动态事物。
任何的学习方法都有它的规律,不以实际上手可操作为目的的行为都是“耍流氓”那我就平时自己也在用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共勉。
第一个方法是;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到两个从同一个学校毕业的人,学习同样的专业,毕业后分到同一家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比变化的距离慢慢扩大。这既是人从思考对象中大量的感性认识,这样思维就很容易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例如学习《养殖学》《树⽊学》《动物解剖学》《粮食增产学》《天文学》《育种学》等等,如果没有大量观察,大量的感性认识,根本不会有成果。袁隆平不是因为想得好才伟大,而是因为行动扎实才伟⼤。
第二个方法是:让学习者或者说思考者对思考对象产生兴趣。因为兴趣的持久会产生志趣,从而产生思考的动力。
第三个方法:主动给自己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在工作学习中学习者给予“客观”自然而然地融入,而不要给予“主观情绪上的压力”。不要轻易地命令他去学习和思考,而是造成那种必须去做的氛围,不去做的情况会降低过高的预期感。多让他产生应激。例如完成阶段性目标就奖励自己份红烧肉米西米西。
红烧肉
以上都是从基本的被动思维转化为主动思维的方式。有时我常常想不通一个问题的时候暂时不去想,事实上不想也是在想,思考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个思维元素随机组合的过程。
你认为你没有想的时候它依然在随机地组合着,大脑中神经元的布朗运动随时都在发生,思维实际上随时都在进行,只是无意识的。
当一个人在这种“神经元的布朗运动”持续作用下造成思维结果的时候,人就有了“灵感”。灵感对任何人都会产生影响,灵感就是思维过程是随机过程的一个表现。所以当灵感来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记录下来,比如用手机备忘录,或者在线好用的印象笔记,以备随时查看和复盘。
备忘录
作为新媒体从业者,复盘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借用孙陶然先生的观点来强调复盘的重要性——
“复盘是最有效的自我学习方式,复盘是一个不断校正路线的过程,复盘是集体学习的最高效方式之一。”
希望@肉墩爸爸今天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欢迎关注,评论和分享,据说关注我并转发的,能力和收入都在呗呗地长呢!
突然想到一个灵感,再补充几点学习方法。也是我平时用来学习总结的方法五个步骤,不管是学习技能转换还是演讲销售都通用万能公式。
1.第一次接触叫初步的了解
很多人说:我一看就懂,那只是你一看就懂。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深层次地去了解,然后就有“一看就会,一练就废”的尴尬境地。所以当我们在学任何东西之前,都要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学生,对这件事情一定是初步的了解。
圣人:孔子
2.不断地重复
就像我们伟大的先贤圣人孔子先生在几千年前提到的学习的方法:温故而知新;因为我们的脑袋,如果说学样东西,一年只学一次的话,很快就会忘记,那你学任何技术,如果说很久不用,它就会忘掉。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去重复,当我们重复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能够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写作也是一样,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格式,猛练,不断学习总结,由量变到质变,抓住一个点努力向下深耕。从而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3.第三步骤:开始使用
当重复的次数足够多的时候,你一定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去现实工作学习生活运用一下使用出来,再次的去做总结,相信都能掌握学习各项技能的精髓。千万记住,任何方法技巧都是建立在坚持的基础上的。
坚持的去做,才是进步的开始。
光想不动,再好的机会也会被浪费掉了!
4:第四个步骤叫融汇贯通
当持续不断运用的时候,就会把它用到融汇贯通,就像今天你学会了销售能力技巧和要领,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销售场景,可以卖车、卖房、卖化妆品,各个行业都实用,前提你得多加练习,包括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也都适用。
5:第五个步骤叫再次的加强
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件事情,你看到很多运动员,他们在运动的时候是不是持续不断的在练习,持续不断的在加强自己的动作,就好像练习一个投篮,不断的去重复,不断的去使用,然后呢,不断的去加强,最后可能一次这个奥运会上就拿得了金牌,拿到了冠军。最终练习得像走路,吃饭,呼吸一样自然。平时你对学习的技术有没有再次的加强呢。
今天分享的这学习的五个步骤是可以去学习任何的技术,学习任何的产品,学习任何想要学习的东西,所以要把学习的五个步骤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脑海里面,以后无论学习什么技能都会万事俱备,胸有成竹。
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能阳光普照,充实地度过每天有你们陪伴的岁月。
岁月的美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