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大家都在讨论小麦作为青储销售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小麦还有20天左右时间就收获了,辛苦一季的农民不等小麦成熟再销售,难道这样真的划算么?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人自己不生产布料,去鲁国购买布料制作衣服。商人们开始大量收购鲁国布料,卖给齐国牟利。这样一来,鲁国人看到了商机,老百姓也有很多人放弃种粮食,改稻为桑,大力发展纺织业。后来,齐国不再向鲁国购买布料制做衣服,并且大幅提高了齐国的粮食出口价格。由于鲁国囤积了大量的布料无法出售,由于粮食种植量少,鲁国百姓买不到粮食,只能到齐国高价购买粮食,导致鲁国经济也遭受严重影响。
往年青储做饲料一直以来主要苜蓿,苜蓿亩产40000斤,营养价值高,产量也高。此外,玉米也用作青贮饲料,玉米作为粗粮,青贮玉米做饲料已经取得较高收益,同时也被人们认可。而小麦是细粮,现在的小麦才刚开始灌浆,不用多久就可以变成白花花的面粉。
国家在基本农田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今年特别提出退林还耕,必须种植粮食作物。还专门发放了粮食补贴,弥补粮价低的问题。所有这些努力一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保障我国粮食充足。粮食生产弹性很小,一旦有任何一点缺口都会造成巨大的混乱。
今年国际形势严峻,俄乌冲突引起世界性粮荒的概率增加,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全球面临着粮食危机、贸易战。我们国家充足的粮食储备没有出现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况,但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特殊时期粮食的战略作用都是比较清晰的。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基本安全。饭碗还是端在自己手里好。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欢迎在文章下面留言,并积极参与评论,一起探讨三农问题,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