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大破泾川薛举城

发布啦 0 0

李世民大破泾川薛举城

隋末战乱,群雄并起。唐朝政权建立初期,还有势力较大的武装力量数十支与唐为敌。其中有农民起义军,有豪门贵族武装,有隋朝旧部将领。其部队总数是唐朝军队的数倍。唐初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只有削平割据势力,统一天下,才能巩固政权。关陇地区是李唐的肘腋,李世民西征薛举是唐朝统一战争的第一步。


李世民大破泾川薛举城

薛举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 南),薛举身材魁伟,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好结交边境豪强。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乘隋末大乱起兵,自称“西秦霸王”,不久称帝,迁都天水,年号秦兴。他占据陇右大部分地方,拥兵13万左右,封妻鞠氏为皇后,长子薛仁杲(果)为太子,少子仁越为晋王,部将宗罗睺为义兴王。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举雄心勃勃,率军翻过陇山,进攻泾州,矛头指向关中长安。薛举以圻墌城(又称薛举城)为大本营,向东打到豳岐(今陕西旬邑、岐山一带)。

李世民大破泾川薛举城

李世民大破泾川薛举城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渊派李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为司马,率军抵御薛举人马。李世民攻占高墌城,采取深沟高垒、不与交战、待敌兵疲、伺机进攻的战术。不管薛仁杲如何挑战,李世民就是坚守不出。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李世民不小心患了疟疾,一时治不好。于是,他就把军事委托给刘文静、殷开山等人,并叮咛他们说:“薛举孤军深入,粮草缺乏,兵士疲劳,急于求战,你们不要应战,等我病好,再来破敌。”布置好,李世民回长安治病去了。

刘文静等在薛仁杲再三挑战辱骂下,沉不住气,且立功心切,违反既定方针,出城布阵交战,不提防被薛举阵后袭击。唐军伤亡惨重,死伤大半。八总管全败下阵来,大将宗罗睺、李安远、刘宏基等阵亡。残兵败将逃回长安,刘文静被撤职。薛举重占高墌城。薛仁杲乘胜进攻宁州(今宁县)。这时,薛举的谋臣郝瑗建议:“今唐兵新败,关中骚动,宜乘胜直取长安。”薛举决定采纳这个意见,只可惜未及实施,便病死圻墌城了。

薛举死后,薛仁杲继位,谥薛举为武帝。

李渊想用河西李轨来牵制薛仁杲,派人暗暗到凉州招抚李轨,与李轨称兄道弟。李轨大喜,派胞弟李懋去长安朝贡,唐高祖册封李懋为大将军,封李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

武德元年(618年)八月,李世民第二次西征薛仁杲。九月,秦州总管窦轨奉命攻击薛仁杲,出师不利。当时,唐骠骑将军刘感防守泾州城(即泾川水泉寺一带的古安定城)。城中粮尽,刘感杀掉坐骑给将士分食,鼓舞士气,自己以马骨汤和木屑充饥。在州城垂危之际,长平王叔李良率援兵赶到,杀条血路冲进城去,城防力量增强。

薛仁杲眼见泾州城一时难以攻破,就采用计谋,扬言粮尽,引兵东去,又派人诈降。刘感中计前去接收薛部人马,被捉拿起来。薛仁杲押着刘感复围泾州城,逼他在城下喊话劝降。刘感宁死不屈,高呼:“你们千万不要投降,贼兵也缺粮草,危在旦夕。秦王已率领十万大军赶来,你们坚守啊……”薛仁杲大怒,在城墙下挖坑,将刘感活埋。土掩半身时,刘感骂不绝口,被乱箭射死。城中军民眼见刘感惨死,在他精神鼓舞下,拼死拼活,坚守城防,泾州城得以保全。

陇州刺史常达在宜禄川防守。薛仁杲又用诈降计,派韦士政率领数百人请降,蒙骗了常达。韦士政伺机劫持了常达,掠城中两千人。李世民率唐军苦战,复据高墌城,两军对峙。薛仁杲猛将宗罗睺到城下挑战,唐军将领请战。李世民说:“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敌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其疲。彼骄我奋,可一战而破之。”接着传令军中:“敢言战者斩!”过了两月左右,到十一月,泾州天气渐冷,昼夜温差增大。薛仁杲粮草缺乏,士气低落,其将牟君才、梁胡郎,内史令翟长逊等率部向唐军投降。李世民看决战时机已到,派行军总管梁实出城挑战,命令武侯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布阵迎敌。李世民亲率大军从浅水原边出其不意,袭击薛仁杲军阵后背,形成夹击之势。薛仁杲军队前后受击,阵脚大乱,被斩数千,多数溃散。他率众慌忙败退圻墌城。

李世民率精锐轻骑两千人马乘胜追击,其舅父窦轨担心孤军深入会有危险,拦住马头,苦苦劝阻。李世民说:“破竹之势,不可失也!宗罗睺等陇右将士骠悍善战,我军出其不意,将其击溃,如果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又整队集合力量,就不易战胜了。”为防止意外,免遭埋伏,李世民不从川道去追,而从泾川南塬疾行军,过窑店、飞云、高平,下官山到罗汉洞,夜半追至何家坪,用降兵骗开寨门。守将误认为是从浅水原溃退回来的队伍,放进了寨内,李世民率兵乘夜色掩护,一拥而入,轻而易举拿下了薛仁杲部将把守的何家坪,骁将浑干见大势不妙,投降了唐军。唐朝大军陆续赶到,连夜围攻圻墌城。

薛仁杲来不及布防,城已被围,慌忙出城,将士纷纷临阵倒戈。薛仁杲走投无路,无奈投降。李世民收编陇右精兵五万多。为安定人心,李世民暂时把降兵交给仁杲兄弟及宗罗睺等继续统领,休整时同降将一起饮宴射猎。降将见李世民宽宏大量,无所猜忌,感恩戴德,愿效力为用。

唐高祖接到西征捷报,遣使对李世民说:“薛举父子杀了许多唐将,一定要尽诛其党以谢冤魂。”李密劝道:“薛举父子虐杀无辜才导致失败,陛下应采取安抚政策。”于是下令杀薛仁杲首恶,赦免其余。李世民凯旋而回长安,把薛仁杲等斩于长安。

唐代柳宗元所作《泾水黄》序云:“薛举据泾以死,子仁杲尤勇,以暴师平之,泾以渭浊,故云泾水黄也。”

张焕先游薛举城时写诗道:

昔年扰扰风尘地,回首凄迷几断肠。

破垒晚霞翻落绮,残篱新月照边隍。

汭干霸气一朝歇,墌圃雄图两世忙。

预信孤儿无寸土,山河悔不早归唐。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为纪念在平定薛举父子战争中阵亡将士,下诏在高墌城(今长武东关)建昭仁寺,树碑立传,大学士朱子奢撰写碑文,著名书法家虞世南题写碑文,刊刻传世。贞观二十年(646年)八月,李世民西巡马政到泾州,回想当年雄姿英发,此时已年过半百,感慨万端。写下了《经破薛举战地》诗: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铎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㧑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瞩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拖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文章来源——《泾州史话》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