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福建教育研究论坛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第四十届教学年会精彩亮相。本次论坛由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教育科学研究所和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联合举办。旨在面对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教育科学融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网龙新技术赋予的“智能教室”也成为本次年会的亮点。
从粉笔黑板,三尺平台带嘴带书,到虚拟实验,VR看水下世界,虚拟助教;当天举办了14个不同风格的精彩观摩课,课程中融入了很多网龙智慧教育产品,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14个观察班丰富多彩
这个观察班包括课外经典阅读指导班、双师书法班、课题研究学习等。泉州、厦门、福州的老师同台授课,课程内容中加入大量科技元素。
“我躲在空中,看不见摸不着。”语文专题会上,二年级语文科—— 《雾在哪里》班,抚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小的虚拟人物“雾孩”出现在屏幕上“自我介绍”,让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在提问环节,“魔方点名”也取代了以往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更加关注课堂。郑玲老师教《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通过亲近作者、入文、阅读、共同分享等阅读活动,带领学生徜徉在美丽的童话世界,沉浸在经典中,享受课外阅读之美。
数学专题会上,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丁洪志老师带来的《位置与方向(一)》课充满了乐趣,学生们在充分的实践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独特魅力。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朱老师的《位置与方向(二)》从生活出发,立足于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观察、读图、组织表达、总结规律、发展思维、拓展能力。
借助中央电教中心的中小学虚拟实验,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小学科学课
在技能与综合实践课的专题会议中,新颖、生动、有趣的课堂吸引了许多参与者的注意力。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师周国荣借助中央电教中心中小学虚拟实验,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小学科学课。“老师,小灯泡冒烟了!”随着干电池数量的增加,虚拟实验界面上的小灯泡会冒出一股黑烟。模拟实验现象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将知识扩展到课堂实验之外。在信息科学《闪亮的灯牌》课程中,学生通过VR设备在水下世界游泳,使得学习更加体验式和趣味性。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福州教院二附中官网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