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联合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和李氏宗亲,发动了政变。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李重俊也被唐中宗李显下令斩杀,但这场政变却除掉了奸臣武三思。
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子,他的母亲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有可能是宫女所出,但为何会轮到出身卑微的他来当太子呢?
在李重俊的前面还有两位兄长,大哥李重润早年便死了,二哥李重福被贬到了外地,所以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在神龙二年(706年),李重俊就被立为了太子。
但是李重俊已经贵为太子了,继承皇位也是迟早的事,那他为何要造反呢?
那是因为李重俊虽然被立为了太子,但这个储君之位坐得并不安稳,许多人都看不起他。
尤其是韦后,因为李重俊是宫女所生,自然入不了韦后的眼。
其次,韦后也曾有一个儿子,那就是李重俊的兄长李重润,但却被他人构陷李重润议论武则天男宠张氏兄弟,被武则天处死了。
李重润的死让韦后十分心痛,但当时畏惧武则天的权势,所以无可奈何。如今她的丈夫已经登基为帝,她也成为了皇后,如果她的儿子没有死,那太子之位一定是他的。
但如今却被一个宫女所出的儿子占据了本该属于自己儿子的位置,这让韦后如何不恨?
所以韦后对李重俊十分厌恶,不仅对他冷言冷语,还总挑他的毛病。
除此之外,安乐公主也十分看不上李重俊。由于安乐公主是在李显被流放的途中出生的,小时候跟着父母吃了不少苦,因此李显觉得十分亏欠女儿,几乎是有求必应。正是因为李显的溺爱,让安乐公主养成了娇蛮任性的性格。
在安乐公主到了婚嫁的年龄时,李显便将她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武则天虽然去世了,但武家仍有着不小的权势,并且武三思还是李显极为重要的政治盟友,与上官婉儿一同把持着朝政。
有着父亲的宠爱,婆家的权势,安乐公主自然是恃宠而骄,嚣张跋扈,哪里会将一个宫女之子放在眼里?不但对于这个哥哥没有半点尊敬,还常常与驸马武崇训一起称呼太子为奴才。
面对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欺压,李重俊只能忍受,因为他确实没有实力与这对母女抗衡,只能忍辱负重,积蓄力量,等自己继位后再对付她们。
但事实上这位太子却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为什么?
那是因为他没有好的老师教导他,李显给他派去的辅佐之臣都是一些年轻轻浮之人,只会用娱乐玩耍来取悦李重俊,而他自己也整日沉溺在享乐中,不思进取。
即便是一些正直的大臣对他进行劝说,他也只是听听,并未放在心上。
所以即便是他现在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来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性命,也没有心思设计缜密的计划。
李重俊又是为什么下定决心,选择铤而走险的发动政变呢?
那是因为安乐公主所引起的一件事,武则天虽然去世了,但她却成为了唐朝女性的偶像,就连韦后和安乐公主也不例外,她们也想效仿武则天执掌朝政,成为一代女帝。
因此安乐公主认为,既然李重俊都能做他在,她为什么不能做皇太女呢?想到这她便立刻跑去央求李显,册立她为皇太女,李显对于女儿的要求向来是有求必应,所以这次也答应安乐公主好好考虑一下。
最后这件事在一众大臣的反对下就此作罢了。
但这却让李重俊感觉到了危机,他觉得韦后母女已经想要夺取他的太子之位了,所以顿时慌乱阵脚,最终他决定铤而走险,效仿父亲发动政变。
随后李重俊便立刻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支持者,首先他便找到了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由于李多祚曾亲眼目睹自己一些同生共死的兄弟受到武三思的侮辱,所以一直想替他们报仇,因此便答应了协助李重俊发动政变。
之后,李重俊又找到了李唐宗亲,因为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他们被狠狠地打压了,所以对于武氏家族的人恨之入骨,他们也期待着李唐王朝能恢复往日的繁盛,因此也答应了协助。其中成王李千里正好是左金吾大将军,他也十分乐意助李重俊一臂之力。
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便发起了政变,这一次政变也被称为“景龙政变”。按照他们的计划,李重俊等人兵分两路,一路由李重俊和李多祚等人带领,率领御林军进攻武三思的府邸。
另一路则是由李千里率领,攻占长安的各个城门,为主力部队清扫道路。
但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那便是先杀谁?
武三思与上官婉儿的府邸分别在城南和城北,思索一番后,李重俊决定先杀武三思,因为他对武三思可谓是恨之入骨。
李重俊与武三思之间又有怎样的矛盾呢?
早在之前,武三思就常常给李重俊出一些对他不利的鬼主意,挖坑让李重俊往里面跳。
之后,武三思还四处散布了韦后生活混乱的消息,大臣们听闻后纷纷上奏请求废后,武三思还跑去怂恿李重俊,让他也去附议。
但是唐中宗李显懦弱,是个妻管严,手中本就没有多少实权,哪里敢同意废后?所以这件事便就此作罢,但李重俊却因为此事被韦后记恨上了。
不仅如此,武三思还常常教唆安乐公主,当众羞辱李重俊,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称呼太子为奴才。
因此李重俊如今所受到的遭遇,大部分都是武三思一手造成的,这可真的是让李重俊气得牙都快咬碎了。
所以在当天深夜,武三思一点准备都没有,便被李重俊率军斩杀了,他的儿子武崇训也没能逃过一死。
杀死武三思父子后,李重俊便率军杀向了皇宫,宫门也早已被李千里控制住了,因此李重俊一路畅通无阻。
叛军的响动惊醒了睡梦中的李显和韦后,当得知太子造反后,顿时惊慌失措,连忙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逃到了玄武门城楼上。
当李重俊带着三百精兵追到玄武门时,另一位羽林大将军刘景任带着一百多名士兵赶来了。
两只队伍对峙在玄武门下,原本以李重俊的兵力,那一百多人根本无法抵挡,但此时李重俊却迟疑了。
他原本只打算杀武三思和安乐公主等人,并不想杀害自己的父亲,但如今李显和韦后等人在一起他杀还是不杀呢?
正当他迟疑之际,一个宦官从城楼上冲了下来,一刀斩杀了李重俊的前军总管,总管一死,士兵们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候,李显在城楼上大喊:“你们都是我的将士,为何要作乱?若能归顺,斩杀李多祚等,将长保富贵。”
此话一出,将士们顿时便动摇了,千骑军官万欢喜等人随即便临阵倒戈,斩杀了李多祚等将领。此时没有士兵再听从李重俊的号令了,李重俊便只能带着他的几个亲信,冲出了重围,一路向南逃去,最终逃到了终南山。
最终,在终南山上,李重俊的随从叛变,斩杀了李重俊,这场宫廷政变便到此结束了。
这位可以称得上是不学无术的太子,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极为不易了,但最后却被自己信任的人所杀,死得算是有些憋屈了。
但可惜的是,这场政变并没有将韦后等人除去,因此在不久的将来,韦后联合了安乐公主毒害了李显,掌控了朝政,祸乱朝纲。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