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三年,黄河发大水,有老四,老十三去江南筹款,才度过危机,他们两个在康熙面前结结实实的漏了一次脸。这让老八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但天降机会,刑部冤案再次发生,矛头又再次直指掌管刑部的太子。于是在老八眼里这真是天赐良机,所以才削尖脑袋在康熙面前争取这次主审这次冤案的机会。一场直指太子的阴谋就此拉开。
案发的原因
江南巡盐道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因为强抢民女被告发,于是就找大任伯安的小舅子也就是江夏镇的主人刘八女各安排个人顶替一下,这刘八女偏偏就选上了张五哥作为替罪羊。结果就有张五哥的妹妹阿兰前去京城找老十三救张五哥,这下就惊动康熙,于是就要重新审查冤案。这看似合乎情理的案情,再加上前面老四、老十三路过江夏镇,所救下的阿兰作为铺垫,看似没什么,但仔细想想,似乎背后有某种线在牵引着剧情的发展,很有可能是老八为了表现在康熙面前,使出的连环计,任季安刘八女等,都是老八的牺牲品,为的就是要扳倒太子。
编剧邬思道的分析
老四前面有江南筹款的表现,现在又发生了刑部冤案,也想趁热打铁,再在康熙面前表现一把。结果被我们的邬编剧给否定了。原因就是,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原因有二:第一就是彻查刑部冤案,必然扳倒太子,太子干的丑事就会一一展现在百官面前,这是康熙肯定不愿意看到的。第二就是不彻查,百官都在看着,一个想要上位的人在处理事情方面稀里糊涂,肯定得不到康熙的赞赏,这个查与不查的度很难把握,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不自己也绕进去。但老四似乎没有听进去,还是和老八争抢一番。结果康熙让二人一同审理。结果把邬编剧给气的要离家出走,这才打消了老四的念头,但前面在老爹面前表现得那么积极,咋就一转眼,就又不干了呢,这也说不过去啊,所以就开了老四的表演。一会儿去凉水里一会又要烤火,结果成功把自己整感冒了。只能让老十三代替了。
老八的骚操作
冤案审理开始,表面上老八是秉公执法,暗地里却给太子下套,不仅耍得太子团团转,还被卖了,还在觉得老八这次做事是最懂规矩的一次。提前跟他这个主管刑部的太子打过招呼。还傻乎乎地给老八出主意,说这任季安和刘八女是老九的人,你也不好意思深究,这原来的主审官黄体仁、司马尚、肖国兴三人的收受贿赂之罪,也就不用深究了。殊不知老八要的就是这句话。有了这句话才能说明,他们三人手里你太子的罪证。因此在狱中诱审肖国兴。并假传圣旨,说是康熙欣赏你的才华,只要说出实情,皇帝还是会重用的。结果肖国兴就像抓住救命的稻草一样,把知道的全都秘密地告诉了老八,于是老八就像获得稀世珍宝一样连夜进宫面见老爹康熙。在康熙面前更是一番精彩的表演:什么兹事体大,不敢有半句走漏,所以只能连夜面圣。一番操作之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康熙的青睐,一个廉亲王的爵位加在了身上。但是他忽略了他老爹康熙的能力,不是你说啥就是啥,我的渠道比你还多。
图里琛一句话就终结了老八
此后肖国兴被押解盛京,有盛京将军严加看管。并让图里琛去盛京核实肖国兴的口供。事实就是,你老八给的承诺肯定不如给的好使,转眼就把老八给撂倒坑里了。图里琛一路快马加鞭,有盛京到北京,面见康熙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回来。意思就是主子您盼望已久的消息我给你带回了,但是是跪着说,说明这是不好的事,烦请了皇上您,臣有罪,所以在跪下说这句话的时候基本就告诉的康熙,你的猜测是真的,老八不是正常正常的审理案件,暗示、引诱、承诺、等等,才得到的口供,并且还假传了您的话。在康熙知道实情后,第一句话就是:其心可诛。
还得是邬编剧的剧本
最后在得到实际情况的康熙,也知道太子混账不堪,家丑不可外扬,才再深夜找到张廷玉,不仅让张廷玉看了口供,还提起张廷玉生病的儿子,说出一个做父亲的难处,来提点张廷玉,这件事也就不再深究,只是不涉案的任季安问斩,刘八女监押,而草草收场。老八策划已久的阴谋也终究是以失败而告终。这个事件的最后赢家似乎是差了点丢了性命的张五哥,从平民,一跃成为康熙的贴身侍卫,这似乎也应证那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