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八十年代的青春岁月

发布一下 0 0

伍传平

难忘八十年代的青春岁月


掀开尘封的记忆,回首走过的岁月。忆起那些美丽的青春画面,多么希望时间能定格在那一瞬间。淡淡时光,朦朦岁月,多少青春年少轻狂,多少迷人写意,都如来时路,总在不经意间把过往点缀。很多老人回忆起八十年代的生活,都是一片自豪和难忘,明明现在的生活已经更好,但是仿佛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们更怀念的是过去。有人开始访问很多经历过改革开放的老人,试图从他们的回忆中找到那些跟幸福有关的回忆。

风靡一时的武侠小说。八十年代,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不可复制的美好时代。在开放包容的大潮中,涌现了一大批作家、诗人和学者,那是一个真正有文学的时代,文人有风骨,学者有思想,文化有气质。八十年代的文学体现了海纳百川,不问来路,照单全收的风格,这无疑是长期封闭形成的文化饥渴强烈所致。武侠小说突然间就火了,《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紫凤钗》《玺踪剑影奇侠传》《天龙地虎》《十二金钗》《武林奇缘》《天龙八部》,以及电视剧《霍元甲》《陈真》……我们都沉浸在大侠的梦中,等待着新的大侠出现。尤其83版《射雕英雄传》在大陆登上荧屏,刚一个开头,我和小伙伴们就惊呆了,首先登场的丘处机是会飞的,接着出现的江南七怪更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各怀绝技,越往后看越是神奇,人是有内功的,降龙十八掌隔空就可以把人打飞,而且还自带背景画面。一阳指如同激光枪,手指发出一道光就可以把人干翻。蛤蟆功把人变成蛤蟆,却无人能敌。简直太神奇了。最主要的,梅超风一袭黑衣脸色苍白黑眼黑唇的样子太吓人了。每次看完,我都没有勇气慢慢走回家,而是在脑子里梅超风凄厉的笑声中一路狂奔,任风声在耳边嗖嗖作响,直到远远看见家里的灯光才惊魂稍定。《射雕英雄传》也因此成了我心中不可超越的经典,同时,也激起了我对武侠世界的无限向往。83版的《射雕》,是一个神奇的开端。它不仅让国人在电视上了解了神奇而又玄幻的武侠世界,同时也把武侠小说带到了大众的视野。电视剧之后,金庸的小说悄然在新华书店上架,《岳飞传》《杨家将》《薛刚反唐》之类评书也走向普通大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中国进入了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金庸,在那个迷乱又茫然的时代缓步走来,给无数懵懂的人们打开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并把原本根植于国人骨子里却又遗忘的价值观重新带到人们面前,关于侠义,关于善恶,关于家国情怀,关于爱情。

难忘八十年代的青春岁月


繁华热闹的租书铺。所谓租书铺,就是给一些喜欢读书但又买不起书的人提供租书服务,每本书每天收取一定的租金。在我们那个年代,租一本书每天最多就是一毛钱。在金庸之后,一大批武侠作家的作品在大陆蜂拥而至,而中学生成了那个时代武侠小说最早的接受者和狂热书迷。正因为如此,家长对武侠小说的态度跟对言情小说一样,统统视为洪水猛兽加以抵制,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学生从正规渠道获取的可能。于是,租书这个行业应运而生。那时候,学生书包里什么可以缺,缺书缺本子都行,但唯独不能缺小说,如果哪堂课没有了新的小说看,那一堂课简直就如同失了魂魄,只能靠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发时光。一下课,哪怕只有十分钟,也直奔租书铺,挑上一本喜欢的书放到包里方才心里踏实,那感觉,如同吸毒的人拿到毒品一般。武侠小说,犹如盛开的烟花璀璨于天际,又犹如夏花肆意绽放于肥沃的旷野,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少年,几乎都无法逃脱它的妖冶诱惑。武侠,也成了无数少年那个时代的特有记忆。

难忘八十年代的青春岁月


风靡全国的录像厅。现在的人们大部分都有着自己的电子设备,随身携带,想看什么视频,想看什么影视剧随时随地都可以看。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生活的人没有手机,也没有平板,更没有笔记本电脑……他们要想看些什么电影、电视剧,需要去一个叫做“录像厅”的地方。那个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对录像厅极为向往,这个遍布大街小巷的场所是当时人们的对外窗口,亦是精神食粮之一。八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刚刚打开国门、蜂拥而入的各种流行风潮,和人们被压抑太久的精神需求激烈碰撞,让整个八十年代的思想氛围显得空前活跃,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港台文化的进入,又在人们的眼花缭乱中加剧了这种碰撞。它一经进入,便摧枯拉朽般席卷整个中国,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中国的各个城市,甚至城镇乡村。港台电影,是最早俘获中国年轻人的文化种类。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无数的录像厅,无数的大人和少年学生簇拥在当时算是稀罕物的彩色电视机前,睁大着双眼看着那荧屏里各式各样武打的场面,震撼又觉得新鲜。因此,录像厅成为了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和现在我们结伴去电影院差不多,都是和好友一起消磨时间的好方法。但是,录像厅的黄金时间前后不过十年。商家出售碟片开始大行其道,许多人都买了碟片在家里慢慢地看,进度条想拉就拉,精彩镜头想重复看几遍都没问题,录像厅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于是,选择去录像厅看电视的人们买了VCD、DVD后,宅在家中看碟了,录像厅受到很大冲击,有的开不下去只好关门大吉,有的改成歌厅、网吧。现在,曾经风靡全国、遍布大街小巷的录像厅早已没有了踪影。

难忘八十年代的青春岁月


时代的巨轮轰然驶过,把过往的岁月碾得粉碎,曾经的少年,被命运之手把双鬓悄然染白,曾经踌躇满志的创业青年,被生活按压在墙角只为苟活,曾经的新生事物,被扫进历史的行囊成为尘埃。这是个繁荣的时代,却也是个竞争的时代;这是个富裕的时代,却也是个贫富差距巨大的时代;这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却也是个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很多人都在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困惑,为什么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生活在其中,却越来越不幸福,如果财富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指标,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则盯着它远去的背影,捡拾记忆的碎片。

八十年代,一个觉醒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五彩斑斓的年代,一个珍贵的年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想要的应有尽有;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想要的都要拼命去够。只是,这是时代发展必经的一幕,经历这么多年之后,我们才真正感悟到这也是我们心中最难忘的时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