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听说了卫国的州吁(卫桓公)已被石碏杀死,另立新主公子晋为君(卫宣公)。既然又立新君,不如和他结盟修好,卫宣公刚上位,欣然同意。
就在此时,宋国公子冯从长葛逃了出来,哭着诉说:"宋殤公对我不依不饶,看来非要我的命不可,现在宋兵已攻破了长葛,你好人做到底,再救救我的命吧。
郑庄公看冯实在可怜,就又把他送到荥阳继续避难。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干脆,把宋国灭了算了。于是决定攻打宋国。
谋臣祭足说道:“前不久宋联合了卫、蔡、鲁、陈,五国联兵攻打我们郑国,现在我们攻打宋国,其他四国还以为我们是复仇,如果他们再联合起来,我们还真不好办。我们应先结好鲁国、陈国,再联合齐国,才能保证胜利。
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鲁国、齐国积极响应,结成了郑、鲁、齐三国同盟。郑庄公又问祭足:"怎么样,现在可以出兵了吧??”祭足又说:"大王万不可小看宋国,宋是大国,军事力量强大,政治地位也高,不可轻举妄动。我们最好能先到各邑,朝见周天子,用周天子的名义出兵。"郑庄公认为蔡足说得有理,就和祭足一起赶赴洛阳,朝见周天子。
周桓王本来就对郑庄公不感冒,再加上前一阵子自己的小麦、稻子被郑庄公抢收一事,更是恼怒。现在见郑庄公来了,决定羞辱他一番,便面带关心的表情说:“卿国今年的收成如何呀?”郑庄公厚着脸皮说:“托天子洪福,今年我郑国五谷丰登,收成不错。”周桓王继续:"你收温邑的麦子、成周的稻子就留着自已用吧,不用还了,另外我再送你十车谷子以备荒年。”
郑庄公也是一国之君,哪能受此大辱,虽在朝堂忍了,没敢发作,可是退朝以后,就要把这十车谷子直接扔在大街上。
祭足笑着劝说:“大王应有气量才能做大事,现在各国诸侯大多高看咱郑国,因主公是周朝的卿士,今日朝庭上周天子与主公闹别扭的事千万别让人知道了,不然咱郑国的地位就会降低。另外,咱还可以将计就计,把这十车谷子大大方方、大张旗鼓地运回郑国去,就说这是天王对郑国的格外赏赐。”
正说话间,周公黑肩又送两车绸缎来。说:“周天王真有点孩子脾气,郑公请勿计较,这两车绸缎,就算我替周天子向你道歉了”。
周公黑肩走后,祭足又对郑庄公道:"咱把这些绸缎盖在谷车上,一路上逢人就说,周天子命令我们去讨伐宋国,这就是天子资助我们打仗用的”。
郑庄公回国,就打着“奉天讨罪”的大旗,约鲁、齐等国出兵伐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周天子派郑国攻打宋国的。
宋殇公闻听郑、齐、鲁三国联军大兵压境,不知如何是好,忙问司马孔父嘉应该怎么办。
孔父嘉这人还是有谋略的。他先是派人打探周天子的意图,得知周王并无伐宋之命,完全是郑国虚张声势。心想这郑庄公真是胆大包天,连周天子都敢耍。但郑国确实强大,兵众将勇。再加上齐、鲁两国,更不可与之争锋。必须出奇,方能制胜。于是他一面急派人去卫国求救,一面亲自领精兵,绕道去袭击郑国国都荥阳。
荥阳守军没想到宋国还有这一手,见宋国军队来到,慌忙应战,损失惨重,眼见都城就要不保。宋军在荥阳劫杀一阵之后,恐怕郑国一旦回兵将会腹背受敌,就没再继续进攻,半途而废,错失良机。急速撤军奔往戴城(今河南省商邱市)准备借道回宋国。不料戴城守军害怕宋军有阴谋,又怕以后郑国报复,所以不仅不借道,还迎头痛击一番。孔父嘉无奈,便就近请求蔡国相助。
而在此时,郑庄公与齐、鲁大军已攻破了宋国的郜城和防城。郑庄公高兴,也大方起来,将夺取的两城,一城送给齐国,一城送给鲁国。谁知齐国还不要,这两座城就都归了鲁国。齐、鲁都夸郑庄公慷慨无私,够意思。
郑庄公正在高兴,准备乘胜进兵,将宋灭了。忽然收到国都急报,大惊失色,赶忙调兵回荥阳救援,结果会如何,自们下次再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