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纪录片《苏东坡》有感:官场打击和失意,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

发布一下 0 0
看纪录片《苏东坡》有感:官场打击和失意,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


最近,因疫情在家无事,便怀着对宋代“一门三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敬仰之情,在电脑上收看了纪录片《苏东坡》。观后,不仅使我对博学多才的苏东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更燃起了向古代文豪学习的强烈愿望。特别是纪录片第三集《大江东去》,使我印象更为深刻。

公元1079年,苏东坡因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踏上去湖北黄州的古道。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天飘着漫天雪花,苏东坡一路风尘,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湖北黄州。在湖北黄州期间,是苏东坡人生处于最低谷的时候,没有朋友来探望他,也没有人给他写信,苏东坡给人写信,也很少有人回信。面对官场的打击和人情的冷暖,苏东坡泰然处之。他为了走出生活的困境,向当地农民学习种庄稼,学习养家禽。闲暇时,就和一些亲朋好友荡漾于山水间,游览古庙名寺,吟诗写字。有一天,苏东坡来到长江岸畔的赤壁,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心潮彭拜,感慨万千。赤壁是古战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火烧战船,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此时,他触景生情,文思泉涌,以磅礴豪迈之气,填《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一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园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情景交融,既体现了他的博学和人格魅力,又抒发了一个封建文人的豪爽之气,堪称千古名作,被后人广为传颂。

观看纪录片《苏东坡》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苏东坡作为一代文豪,是一位世界学界敬重的名人,面对官场的打击和人生的失意,泰然处之,正确面对。他虽然被贬官流放,但是,他失意不失志,广泛接触当地百姓,真切体会到了社会底层民间的痛苦。这些,既成全了他的诗词创作,又造就了他复官后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好事。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有时候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古人曾说,未经清贫难成人,不经挫折永天真。我们每个人,一生平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要向苏东坡那样,经得起人生的严酷考验和生活历练,认真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加倍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这样才能无愧人的一生!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