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收割青储小麦的一些视频火了,虽然有的视频是去年的,但是热度还是一度飙升,大家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到底是谁在花1500万收购青麦呢?
记者这几天也做了调查,采访了多家大型养殖企业,养殖户们表示,青储玉米比青储小麦便宜得多,而且营养比青储小麦高。
此时,小麦在灌浆期之前就是一种草,而且青储玉米收购价在1200-1300元,每亩产量达3吨左右,而小麦青储价格1500元,每亩产量最多2吨,成本明显高了许多,一点都不划算。
所以这件事都认为有点反常,用青储小麦做畜牧青储饲料不太对头,那么到底是谁在1500元的价格收购小麦青苗?
央视记者调查:割青麦“造假”
割青麦事件,被人爆出来之后,在网上就很火,也引起农民朋友议论纷纷。对此,央视记者也展开了调查。
从央视记者的调查明显可以看出,这种大量收割青麦的事件不存在!可能个别企业应急需要临时购买一点,但这个量不大,因为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用青麦苗做青贮,一个是价格太高,第二个是营养价值不大,奶牛饲养企业不可能赔本赚吆喝,只能是用来临时应急的。
个别自媒体故意放大这种炒作,甚至用阴谋论觉得有人故意想毁坏我们的粮食安全,实际上是一种吸引眼球的做法,也是把极个别现象当成普遍现象去炒作的方式。
广大网民出于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对这种现象比较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防止个人情绪被利用。甚至还有人说什么3000元一亩收买青麦,这明显就是造假了!
对于记者调查的结果,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
谁在收购青麦?3种可能!
据记者从业内多方了解,小麦青贮市场本就不大,今年也不可能出现大范围的情况。
那么到底是谁在1500元的价格收购小麦青苗?答案有3种可能:
①一种可能是一些农业机械公司借此炒作推销自己的产品,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推销产品没必要大面积收购小麦青苗,不划算。
②一种可能是有外部势力企图扰乱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但从记者调查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大家不必要过分紧张。
③还有一种可能,确有个别养殖户饲料准备不足,所以以高价收购小麦,作为青贮饲料,但只是一小部分养殖户会这样做,一是价格太高,不划算,二是营养价值不高。只是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这=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
小麦青贮市场没有那么大
小麦做青贮,并不是只有今年才有这情况,正常年份也有这种现象。只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做青贮大部分用的还是玉米等。
毕竟收购青麦以1500多元的价格,已经高于了正常收割小麦的价格,如果一直这样收购的话,不管是商家还是市场,都是消耗不起的。
并且提前一个月收购青麦,既省时又省力,还不用处理小麦杆,何乐而不为?但实际情况是,用小麦做青贮的市场并没有那么大。所以这种情况只是一小部分。
市场主体对粮食供应很敏感
咱们国家作为一个粮食大国、人口大国,对于粮食储备的问题,大家都很敏感。从国际方面来看,全球粮价目前处于高价位,此时以高价收购小麦青苗,大家自然是会很敏感。
再加上今年天气很反常,小麦收获不一定很好,所以加剧了市场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
今年虽然小麦做青贮的情况比以往多一些,但这些数量还不会影响咱们国家的整体粮食安全。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大国,国家一定会把控好粮食生产问题。作为消费者,咱们也不必过于担心,静观其变就好。
央媒:要让种粮有钱赚
未成熟小麦当草卖的价格,竟然比卖粮食价格还高,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不正常的。除了要调查此事,有关部门是不是还应该从根本上考虑问题?
比如要让农民赚到钱,市场粮食价格又没办法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提高一些农民的种粮食补贴,或者其他的一些补贴呢?
以此次事件为引子,央媒也做出评价,总结起来就是“要让种粮有钱赚”。农民朋友种了粮食,当然是怎么赚钱怎么来,想要不让农民早早把青麦卖掉,就得从其他方面给补贴才行。
一笔经济账不可忽视
部分农民选择小麦青贮,背后的这笔“经济账”需引起重视。
从收购小麦青苗的价格来看,比收购成熟麦子的价格不低,这种情况下,农民朋友为什么不早早把小麦卖掉呢?而且还是商家直接用机器收割,省去了农民朋友很多事情。
另外,小麦提前一个月收割之后,还可以提前播种下一季播种的粮食,比如玉米等。
对于收购小麦青贮的事情,大家怎么看?对于央视记者调查的结果,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