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发布啦 0 0


1991年3月,时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杨尚昆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因为一份紧急送达的文件而忙碌的焦头烂额

这份文件并非什么政治机密,而是一份来自近日台湾媒体对张学良的采访文件。

彼时的张学良刚刚在台湾被解除了近50年的软禁,真正地恢复了自由,准备飞往美国。

就在登上飞机之前,他按捺不住自由的喜悦,对着采访他的记者表示,他有想回大陆探亲的想法。而这个消息也第一时间传回了当时的中共中央。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杨尚昆)

“叮叮叮”,一阵电话打断了杨尚昆的思考,他没有犹豫,直接接过了电话,电话那头,邓小平同志的声音传了过来:

“...你们应该开个会呀,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正如杨尚昆所预料的那样,邓小平的电话也是为了张学良回大陆一事来的。

在收到邓小平的指示后,杨尚昆等领导人迅速召开会议对张学良回大陆一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做了充足的准备。

但很遗憾的是,张学良回国探亲一事迟迟没有结果,直到他本人去世,都没能再回一次大陆。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张学良中间)

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出生,2001年去世,在长达一百年的人生中,他做过两件大事,但这两件事无一不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这其中第一件是“东北易帜”,第二件就是“西安事变”!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东北易帜)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进行了长达54年的软禁。

可以说,张学良将自己的半生都搭在了“西安事变”之中。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西安事变·剧照)

因此,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后,包括毛主席、周总理在内的中共中央一直盼望着,能够让张学良早日的脱离软禁,恢复自由,回到大陆。

但很可惜的是,由于台湾方面的问题,直到1991年,张学良这位被周总理誉为“千古功臣”的民族英雄才得以恢复自由,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而在登机离开台湾前,张学良罕见地透露了自己想回东北探亲的想法。

这也是为何前文提到中央在收到消息后,会有如此大反应的根本原因。

但是,张学良虽然早期与我党有过联系,但彼时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都已过世,邓小平更是从未与张学良有过谋面。那么小平同志为何对此事如此关心呢?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张学良)

其实,这其中除了国家层面的原因外,也涉及到了邓小平同志与张学良两人之间的一些往事……

邓小平与张学良

1936年,刚刚随部队翻雪山、过草地的邓小平同志生了一场十分严重的伤寒,大病期间堪称是邓小平一生中最为危险的时刻之一

据杨尚昆对邓小平的女儿毛毛讲述道:

那是在甘肃庆阳一带 你爸爸得了伤寒,非常厉害。他已经是昏迷不醒了,什么东西都没法吃 ‚吃一点东西就会把肠子戳破,只好煮点米汤喂他。”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邓小平左二)

而当时的红军十分的困难,就连吃喝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极度稀缺的药物了,没有药物,军队中的军医对于邓小平的病也没有办法。

为了治疗邓小平的病情,叶剑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了一直在与红军商议统一战线事宜的张学良。

在听说了红军的艰难与邓小平的伤病后,张学良心急如焚,火速派遣了自己的副官带来了大批的物资来慰问红军。

而这些物资中,包括了两辆大车的慰问品、食粮、香烟以及军队急缺的药物与炼乳等营养品。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年轻的张学良左三)

除此之外,张学良还从东北军的军需支出中挪用了5万元的法币以及1万件棉衣支援红军。最后,在张学良的援助下,邓小平的病情才逐渐地好转。

病好之后,在得知自己是被张学良所救,邓小平既诧异又感动,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平生素未谋面的张学良会对自己如此之好。然彼时此事对于日理万机的张学良而言,或许早已将此事抛之脑后,但是张学良对邓小平的恩情却是被他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邓小平)

此后,由于张学良被软禁,邓小平与他的见面更是遥遥无期,可即便如此,这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却还在相互的惦记

1990年,邓小平从台湾方面得到消息,在蒋经国去世后,台湾省的各界人士正在张罗着给张学良过90岁大寿。

看到这个消息的邓小平十分的激动,当即联系了周恩来总理的遗孀邓颖超,派她与张学良进行接触,询问张学良近况

于是邓颖超给张学良打了一个祝寿电话,电话中邓颖超这样说道:

“先生当年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大业,为期必当不远。想先生思之亦必欣然而自慰也。我和同辈朋友们遥祝先生善自珍重,长寿健康,并盼再度聚首,以慰故人之思耳!”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张学良大寿)

收到贺电后,张学良大为感动。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也一直在通过自己的东北故人打探中央方面的消息

而如今在自己的90岁大寿之际,竟然收到了中央的祝寿电,张学良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当即命人将贺电内容抄成大字报,悬挂在自己90岁大寿会场的正中央!

而也正是这件事,让张学良下了想要返回大陆,返回东北的决心。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回大陆!

而为了让张学良能够感受到大陆的诚意,在收到邓小平的指示后,杨尚昆没有懈怠,当即决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上,杨尚昆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向各个部门下达了四项重要任务:

其一是在北京为张学良筹备91岁大寿的事宜,以欢迎张学良的回国;

其二是筹备纪念“918”事变60周年活动,同时借此机会与张学良进行沟通,补齐部分历史细节。

其三是派人前往沈阳修缮大帅府和张作霖的陵墓,以备张学良回东北后的祭祖事宜。

而最后一件则是由中央

直接派遣一位副部级的同志亲自前往美国,与张学良商议回国事宜。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沈阳大帅府)

从这四项任务中,可以看出中央对于张学良的回国事宜作出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最后一项提议中的派遣一名副部级中央干部直接前往纽约与张学良商议回国事宜,更是直接地考虑到了张学良的想法,可谓是将准备工作做到了极致。

吕正操与张学良

最终,考虑到上将吕正操曾为张学良的部下且与张学良私交甚好,便决定让吕正操代表党中央前往美国与张学良商讨回国事宜!于是1991年5月23日,接到命令的吕正操一行五人,秘密地乘坐上了前往美国旧金山的飞机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吕正操)

随着吕正操等人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了美国旧金山,吕正操开始了行动,刚一下飞机就直奔自己几十年未见的老友张学良的住所而去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吕正操会见张学良)

但可惜的是,当吕正操一行人到达了张学良的家中才发现,张学良早在几日前就已经飞去了纽约探亲。

于是5日之后,一行人又一次追随着张学良的步伐飞往了纽约。

这一次,他们没有来晚,吕正操终于见到了阔别五十几年的老战友——张学良,并向他传达了中央的意思,同时奉上一封邓颖超邀请张学良来大陆的亲笔信。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吕正操在饭店会晤张学良)

故子难归乡

在与张学良进行了数天的交流之后,吕正操带着一封张学良对邓颖超的回信回到了中国

在回到中国后,吕正操向中央汇报了他在美国与张学良的谈话内容:

张学良与吕正操分别在张学良的家中、曼哈顿的一家瑞士银行的办公室内与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李道豫的家中进行了三次会谈

起初,刚刚见到吕正操的时候,张学良的心情十分的激动,

毕竟五十多年的软禁过去,还能再见自己的故人,这莫不是一种幸运。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与此同时,张学良也猜到吕正操来的目的,便是商议自己回大陆的事情。

但是时隔多年二人再次见面,再加上人多嘴杂,他更多地与自己这位友人交流了过去的事情

期间,张学十分感叹地表示:

“我最遗憾的是没能直接参加抗日,你带的部队坚持打日本,对我也是个慰藉。”

可见对于张学良而言,“918事变”的不抵抗命令,着实让他遗憾后悔了很久。

不过,虽说在这次会谈中两人谈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但两位老友时隔多年的见面还是很愉快的,两人约定在第二天,在曼哈顿的一家新开瑞士银行继续会谈。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张学良阅邓颖超的信)

在第二次会谈中,吕正操开门见山地向张学良表示了自己的来意,并将邓颖超的亲笔信交给了张学良。

看着故人的信,张学良心中百般滋味,如同他过90岁大寿时收到的贺电一般对待了这封信。

据吕正操和同行人员讲述,已经91岁的张学良此时的视力很差,并且没戴眼镜,所以为了看清信上的内容,张学良几乎将整个眼睛贴到了纸上,来来回回地看了很多遍

这封信对他而言并非一封普通的信,

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精神上的桥梁,一个沟通他与故乡的桥梁。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看完信,张学良的感触颇多。他能够从中真挚的感觉到中共中央邀请他回国的诚意,他自己也十分思念故乡。

但仔细地思索后,他还是婉拒了中央的邀请:

我这个人是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现在时候不到,我一动就会牵涉到大陆、台湾两个方面……我不愿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

于是,他只能够拿出纸笔,为邓颖超写了一封回信,既作为自己对中央的感激信,又让吕正操可以给中央一个交代。

6月4日,在吕正操的多次邀请下,刚刚在美国过完寿宴的张学良与吕正操在李道豫的家中进行了最后一次的会面。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晚年张学良与赵一荻

在经历了上一次的谈话后,吕正操已经明白了,张学良能否回到家乡,已经不是他个人可以决定的了。

所以,这一次他选择了和张学良交心地谈一谈。

一直以来,张学良虽然被台湾软禁,但是他本人是十分地关注祖国的统一的

就这个问题,吕正操从诸多方面讲述了如同一国两制等等促进祖国统一的政策

作为一个在台湾生活了四十余年的人,张学良十分的不希望大陆与台湾之间发生战争,十分地赞赏吕正操所说的一国两制的政策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在谈话的最后,张学良说道: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愿为中国出力。我真是主张国家和平统一的,我不喜欢两岸打起来。我很欣慰的是,现在海峡两岸敌对的意思取消了,假使哪天用得着我,我愿意尽力。”

听到了张学良的“我愿意尽力”,吕正操感慨颇多,而这次会谈也就此结束。

在纽约与老友相见的日子,吕正操感觉到很愉快,但遗憾的是,他也清楚地明白,张学良回大陆的事情也是遥遥无期了。

人已逝,一切尽东流

随着张学良的移居夏威夷,他回国的这件事也永久地没了下文,

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收到吕正操带回来的消息后,也是感叹世事难料。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1997年的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以93岁的高龄离开了人世,作为一位常怀感激之心的共产党员,未能与自己神交已久的老友张学良有过会面,也成为了这位老人一生中最遗憾的事之一。

四年之后的2001年的10月14日,张学良也以101岁的高龄病逝于夏威夷的檀香山。

在被国民党政府软禁在台湾后,这位对故土充满着无限热爱、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

因为政治因素,多次面临着回家的契机而无奈错过,终是未能如愿地回到故土,祭拜先祖。

1991年邓小平得知张学良欲回大陆,马上电告杨尚昆:抓紧去开个会

(张学良)

而张学良逝世的8年后,吕正操也以106岁的高龄在北京逝世,成为了新中国开国以来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

时至今日,四位参与张学良回国一事的几位老人都已成为了历史

回顾整个历程,遗憾成为了遍布其中的主旋律:

邓小平同志未能见到张学良、张学良未能踏上故土、吕正操野未能完成任务…

就连当年被张学良与吕正操讨论甚多的祖国统一大业,都尚未功成。

在当年张学良给邓颖超的回信中,他这样的说道:

“良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 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其中笔触所渲染的乡愁之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身为后来人,瞻仰着先人之事,不仅令人感叹:岁月之无情,尽将往事付东流!

参考资料:
勇伟 邓颖超亲笔信诚邀张学良回乡.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 年/10 月/22 日/第 B03 版

邰言 吕正操将军纽约秘晤张学良.历史 · 黄埔连载“两岸关系六十年”系列 / 之二十二

王春华 晚年张学良“灵归异国”遗憾之谜.四海钩沉2009 年第 9 期

张友坤 张学良在物资、财政上对陕北红军的援助.炎黄春秋.2011 年第 6 期

李同 张学良为何终身未回大陆.开心老年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