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5月13 日表示,俄乌战争和中国疫情恐导致今年智慧手机出货量减少 2 亿支,且需求大减对供应链的影响至少会持续到第 2 季以后。
执行长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战争和封城大幅削弱消费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需求,导致芯片订单严重调整,很多智慧手机、PC 和家电公司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业务,如今这些收入都没了,本土市场销售也因为疫情而下滑。
赵海军认为,下行趋势还没结束,今年智慧手机出货量估减少逾 2 亿支,且受影响的绝大多数是本土手机制造商。
不过他也说,目前中芯工厂仍以 100% 产能运行,且持续将产能分配给严重短缺的产品,象是用于绿能、电动车和工业领域的电源管理 IC 和微控制器,但上海工厂仍受封城所苦,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到 Q2 以后。
手机周边零件如电源管理芯片、快充、WiFi 6 等仍是非常紧缺,部分手机零件因为买气低迷因素,很多高价产品卖不动,出现降规格的现象。另外,PC 也增加不少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WiFi 6 芯片也开始跨足笔记型电脑市场。
芯存社 专注通信芯片组、存储器、射频前端。资源深度整合3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终端需求混沌下,台积电日前再度鸣枪涨价,业界好奇中芯国际的作法。
赵海军指出,之前很多原物料都是去年采购的,但从第二、三季开始采用新进货的材料会明显反应涨价,加上新产能的机台设备折旧偏高,以及疫情影响、推迟维护等因素,预计第二季毛利率会稍微下来。
关于涨价方面,各家半导体厂涨价的原因或许都不太一样。赵海军指出,公司会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的状况,与客户做友好协商,并且配合战略目标,针对有发展潜力的客户一起合作长远规划。
站在公司立场,也会希望客户资金状况健全,可以持续进行投资,这样才能彼此达成长远共赢。因此,针对有些客户有特殊原因反馈,公司也不会一下子调涨太大的幅度,都是会先做协商。
他说:「撇除自家产能,我们对整个供应链的长尾效应也持谨慎态度,包含封装、测试与供应链下游的其他环节,相关影响预料不会在本季结束。」
中芯周四 (12 日) 晚间公布 2022 年 Q1 财报,营收年增 67% 至 18.4 亿美元,净利年增 181.5% 至 4.47 亿美元,毛利率 40.7%,年增 22.7%,毛利率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归功于价格上涨和产品组合调整。
展望 Q2,中芯估营收季增 1% 至 3%,毛利率降至 37% 至 39%,原因是疫情停工和部分工厂进行年度维护作业,导致产能利用率下滑。
中芯董事长高永岗表示,公司在制定 Q2 指标时已考量疫情因素,会努力将影响幅度控制在 5% 范围内。
三星晶圆代工下半年起涨价15~20%
先前传出台积电预计将在2023年起调涨晶圆代工价格,其调幅可能落在 5%~8% 之间。其竞争对手韩国三星也传出要调涨晶圆代工价格的消息,而且幅度更是一口气达到20%的幅度。
目前三星正在与客户谈判,预计 2022 年将收取涨价 20% 的晶圆代工费用,加入全产业涨价的行列,以应对不断上涨的材料和物流成本。对此,消息人士指出,基于协议的芯片价格可能会上涨 15% 至 20% 左右,其涨价幅度具体取决于芯片的设计复杂程度。其中,在成熟制程上生产的芯片将面临更大的价格上涨。而预计新的价格将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三星当前已经完成了与部分客户的谈判,但仍在与其他未完成价格谈判的客户进行讨论当中。
事实上,三星决定改变相对于 2021 年稳定的定价策略,乃是因为当前半导体产业在全球芯片荒的情况下,加上全球经济情况不佳,乌俄战争的冲击,防疫封城影响以及通膨与利率的提升等不确定因素,各家晶圆代工厂都在积极调整晶圆代工价格,以进一步使企业营运能够维持。不过,在这样的决定之后,预计智能型手机、汽车、以及游戏机厂商将会把涨价的部分转嫁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采购成本。
报导强调,目前台积电与三星囊括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晶圆代工市占,但是,近来从化学品、天然气、再到晶圆到设备和材料等,晶圆代工商的制造成本在各个方面平均上涨约了 20% ~30%,因此才不得不进一步提高晶圆代工的价格。
三星发言人对此不愿置评。
三星一旦涨价,从智慧手机到汽车、游戏机制造商,都将面对更大转嫁成本的压力。
另外,包括台积电和联电在内的晶圆代工厂商开始警示,他们将陆续进行中高个位数百分比的涨价动作。先前《日经新闻》就曾经报导,台积电已经告知客户,继 2021 年涨价 20% 后,计划再从 2023 年起将价格提高约 5% 至 8%。联电部分,则是计划在 2022 年第二季进行另一轮 4% 的涨价。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