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三下中原

发布啦 0 0

金国在得知宋高宗由南京应天府逃窜不久,即第三次进军中原。此次金军南下,仍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是以宗翰为统帅,重要的将领有完颜娄室、撒离曷、黑峰等人,东路是以宗辅为统帅(宋朝人将宗辅记作窝里温),金兀术在宗辅帐下为将。此次金兵进军的路线,与其前两次南下基本相同,因为他们对这两条路线的地理环境已经相当熟悉了,不用汉族人向导也能找到道路。


金军三下中原

 东路宗辅自燕山府南下,由清州(今河北青县)、沧州(今仍其名)渡过黄河,直奔山东而来。宋朝的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军事赵野,听到金军南下的消息以后,赶紧把家里的细软财物装车,家属乘轿弃城逃跑。官衙中的军卒杜彦、李逵、吴顺闻讯,追至张仓镇将赵野捉回来,将赵野手足钉在木驴上推到谯门斩首。由于宋军闻风而逃,宗辅所率领的东路军,很快地占领了青州(今山东益都)和潍州(今山东潍坊)。继而又占领了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和洛州(今河北永年县),洛州城的居民杀死了童贯的部下坚守城池,金兵包围洛州甚久,城内粮食已尽,强壮者突围逃往大名府,城内无人防守,金兵才得以入城。中山府附郭为定州,在唐河上,为南北要冲。城内军民坚守不降,但是由于金兵长期围困,粮草断绝,士兵饥饿到骨瘦如柴,不能执武器战斗。城陷以后,金军对守城士兵的精神钦佩不已,拟挑选一千人为之效力,可是这些士兵“皆无力行步,扶杖而往”。

  东路金军南下途中所遇到的强敌,是五马山的义军。五马山在庆源府赵州(今河北赵县)境内。靖康元年当地居民在赵邦杰和马扩的组织下,利用五马山天险抗击金兵。他们以信王赵榛总制诸山寨,义军最多时达10万人。五马山十分险峻,有朝天寨、铁壁寨等数十山寨,易守难攻,牵制了大量的金兵。金军三下中原之际,有逃亡的五马山寨义兵向东路元帅府报告了五马山寨的情况,金军得知马扩在五马山中。马扩在宣和年间作为宋朝的使节,多次出使金国。金人对马扩比较熟悉。马扩既然是宋朝的品官,极有可能将五马山的义兵拉下山,去保卫宋高宗。因此,金军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去围剿五马山。五马山中没有水井,山上的义兵为了取水必须下山。金军断绝了五马山上的水路,经过长期围困,攻陷了五马山。[5]这样,便为东路军的继续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


金军三下中原

 西路金军南下时,所途经的州县多未经战斗即轻易地攻陷了,只有个别州县顽抗,然而不如金军强大,最后还是落入金军手中。西路军仍是沿太行山南下,由于当时河东(今山西)的重要城镇,如太原、岚州、宪州、平阳、汾州、解县、孟州等,在金军二下中原以后一直被金军占据,其余的州县势单力孤,很快被金军攻取,宋人张汇《金虏节要》称:“河东州郡官多弃城而南走两河,州郡外无应源,内复自乱,于是为贼乘而取之,如俯拾遗物。”因此,西路金军很快地就到达了黄河岸边。

  西路金军到达黄河北岸时,宋将郑建军守河阳(今孟县),翟进守河清(又称白磊,在今孟县西)。金兵攻河阳南城,郑建军之兵溃散,金军于河阳顺利渡过黄河,直奔西京洛阳而来,守城的宋军官吏“弃城南走,残民开城以降”。继而金军顺黄河东下攻打郑州,“治军州事董庠弃城走”。另一部金军由龙门(今山西河津市)西渡黄河,负有守河任务的宋将沿河安抚使曲方驻于韩城(今陕西韩城市),“日以饮酒蹴鞠为事,未曾治军”,[6]结果金军在龙门轻易渡过了黄河,进入陕西境内。金军由韩城南下直奔同州(今大荔县),在距同州70里远的地方,同州城中即骚动不安,“同州通判及知县众官皆走”,治军州事郑骧被吓得投井而死,于是同州举城降金。大荔在渭河北岸,距京兆府(今西安市)很近,金军渡过渭河即占领了京兆府。金军向东奔陕州(今三门峡),守城的王教弃城逃往兴元府(今汉中市)。金军又南下邓州(今河南邓县),邓州安抚使范致虚“弃城走”,权安抚使刘汲率众仓促出战,兵败被杀。此后,武胜军也向金军投降。


金军三下中原

与宋朝的腐败官军相比,民众的抗击活动却给金军以沉重的打击。其中以王彦的八字军影响最大。王彦本是宋朝官员,曾任河北招抚使都统制,喜读书,善骑射,曾率领包括岳飞在内的7000人渡过黄河,招抚不顺从金军的军民抗金一度曾占领卫州所属的新乡县(今河南新乡市),“传檄诸郡”。金人以为是宋朝的大军来到,调集重兵包围了新乡县城。由于敌众我寡,王彦只好杀出重围,率领数十人,转战数十里,得以逃脱。他收集散亡民众700人,进入龚城县(今河南辉县)西山(即太行山),为防止金兵捜索,毎天夜里都不断更换住处。他的忠心报国、奋力抗金行为,感动了跟随他的民众,都在脸面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故而被称为“八字军”。

  王彦与部下士卒同甘苦、共患难,深得民众的爱戴和拥护,“两河(指河北、河东)响应,召集忠义兵民首领如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一十九寨,十万余众,绵亘数百里,金鼓之声相闻。自并、汾、相、卫、辉、泽间,倡议讨贼百里者,皆受彦约束”。金人深以“八字军”为心腹之患,曾以大军围剿,然而“八字军”据险而战,给金军以沉重打击,“大小无虑百十战,斩获银牌首领、金环女真,及夺还河南北路生口不可胜计”。王彦领导的“八字军”,令金军士兵敬畏钦服。据赵甡之《中兴遗史》记载,金国士兵一听说与王彦打仗,都“跪而泣曰:王都统寨坚如铁,未易图也。必欲使某将者,愿请死不敢行”。“八字军”的英勇敢战,恰与宋朝官军的懦弱、惜命,形成为明显的对比。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