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麦事件”为啥能引起巨大反响?根由:公众普遍担心粮食涨价

发布一下 0 0

前几天,个别地方的麦农们将并没有成熟的青麦以每亩1500元的价格出售给青贮企业的事情,彻底引爆了全网性的关注,“声讨”的声浪不低,一下子就让麦农们正常出售“青麦”这一市场经济行为演变成了被激烈声讨的“青麦事件”。“青麦事件”为什么能够在全社会和全网引起巨大反响?根由应该是社会公众普遍担心粮食涨价的问题。

“青麦事件”为啥能引起巨大反响?根由:公众普遍担心粮食涨价

某些地方的麦农将青麦出售给青贮企业用作青贮饲料,确实不是2022年才新鲜出炉的奇葩事情,而是几年前就早已经开始出现的“市场经济行为”。这类事情出现的当初,央视等官方媒体也曾经将其作为富民增收的正面事例进行过宣传报道。想当年,某些地方的麦农们出售并没有成熟的青麦给别人去做青贮饲料,也没有引起过什么大的涟漪,为什么在2022年的这个春末夏初就一下子暴雷了呢?众多网友对此的留言评论已经充分说明,新冠疫情的肆虐,俄乌战争的爆发,让社会公众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也同时深刻感受到了粮油食品涨价给社会公众带来的难以承受之重。

“青麦事件”为啥能引起巨大反响?根由:公众普遍担心粮食涨价

因防控疫情而导致的食品和蔬菜供应紧张,难以买到,有所涨价甚至有过度涨价的问题,相信大家都已经借助媒体的公开报道和网络上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了。某些地方身临其境的公众可能更是对此感受深刻。就连我自己所在的这个小县城来说,如今25公斤包装的面粉售价是95元/袋,相比于年后不久的3月份每袋已经是上涨了20元。涨价的幅度将近27%,不能说不大,也不能说没有对哪一个家庭构成过影响,涨价的东西也绝不是只有面粉一样。有钱也好,没钱也罢,所有家庭维持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都在大幅度地增加,好多中低收入的民众也都真切深刻地感受到了疫情影响下“挣钱的难”和“流水般花钱的易”。尽管官方一再声明,相关物资并不缺乏,可以随时满足供应。只是一有疫情紧张的苗头,多数地方的民众还是习惯于抢购和囤积相关的生活物资。毕竟,一日三餐谁都不能缺少,“民以食为天”也是谁都逃不掉、躲不开的至理!

“青麦事件”为啥能引起巨大反响?根由:公众普遍担心粮食涨价

“青麦事件”燃爆全网后,“三农”学者,乡建院创始人,村社内置金融理论创建人李昌平教授曾经发文说,“小麦做青贮料于国、于民、于企业都是好事!”并且在文章中,李教授也列举出了麦农卖青麦的四大好处,说是“饲料原材料大涨价了,小麦做青贮料在经济上是理性的选择”,“去年受灾面积大,青贮玉米减少了,现在青黄不接之时,用小麦青贮补缺是最佳的选择”等等。只是李教授文章下面的评论区里照样是有众多网友留言表示反对和不支持“用青小麦青贮”,好多网友都表示,不能如此糟蹋即将到手的粮食,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

“青麦事件”为啥能引起巨大反响?根由:公众普遍担心粮食涨价


“青麦事件”为啥能引起巨大反响?根由:公众普遍担心粮食涨价


“青麦事件”为啥能引起巨大反响?根由:公众普遍担心粮食涨价

不得不说,“青麦事件”的确值得反思,但应该对此反思的却不应该只是出售过青麦的麦农们自己。辛苦种地产粮的农民也需要增收,什么也抵不过这个理由!就像“央广网评”所讲的一样,“要让种粮农民有钱赚”。而如何“让种粮农民有钱赚”,才应该是“青麦事件”之后全社会都来一起反思和关注、关心的重点问题。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