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多人追求长寿,期望自身可以活更长时间,也有人的追求比较大,想实现个体的长生不老。实际上,衰老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想长生根本没有现实途径。#夏方养生指南#
但当前人们在日常生活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医学技术也发展迅速,大部分人的预期寿命都得到了显著延长,与以前相比,百岁老人的数量更多,例如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的杨振宁院士。
百岁老人杨振宁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出生于1922年,如今已经100周岁高龄了,在35岁时便轻轻松松地拿下诺贝尔奖,一直被称为“世界上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更令人羡慕的是杨振宁和学生翁帆的旷世奇恋,杨振宁当时82岁,翁帆28岁,两人于2004年正式结为夫妻,他们跨越了54岁的年龄差距,打破世俗偏见勇敢地相爱。
如今的杨振宁看起来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甚至与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相比,更显得年轻一些,多数人看到拥有如此状态的杨振宁羡慕的同时,也感到疑惑,杨振宁如此长寿,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呢?
或许很多人觉得运动才是长寿的关键,通过运动能帮助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抗外部有害病菌的能力,减少身体患病风险,是养生人士不可或缺的一大习惯。
但对于杨振宁院士来说,他长寿的秘诀关键并不是运动,而是以下几件事,若能长期坚持下去,能为身体带来好处。
百岁老人杨振宁,娶28岁娇妻,长寿秘诀是什么?四件事坚持做
——饮食均衡
杨振宁院士在一次演讲当中说自己从来不乱吃药,生病了只听医生的按医嘱进行服用药物,平时他的保养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健康合理的膳食,不吸烟不喝酒。
其实饮食上杨振宁院士有一套自己的搭配方法,基本原则就是有荤有素有粗有细,而且经常饭菜做得比较清淡,往往杨院士每次吃饭时都会细嚼慢咽,细心品尝每一种食物的味道,也感恩家人为自己准备的每一顿美味饭菜。
——家庭关系和睦
杨振宁认为,一个人要长寿跟心态很有关系,需要对很多事物都感兴趣。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的环境中,很容易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例如抑郁症,这种情况下不仅心理会扭曲,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而杨振宁与他的妻子可谓是恩爱美满,杨振宁的妻子不仅在生活中照顾他,也极力支持他的事业,使杨振宁的身心都得到了慰藉,因此对于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
——常常步行锻炼
在杨老看来,剧烈的运动对身体是有一定伤害的,而步行就是最好的运动。
他常常步行锻炼,一走就是一个小时,即便现在腿脚不灵活,也会时常在家里走动十几分钟。在他看来,走路步行是一种不拘形式又从容的运动,可以让全身关节筋骨得到舒展,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爱尔兰神经科学家沙恩.奥马拉在《我们为什么要行走》一书中明确提到:“行走不仅对我们的肌肉和体态有益,还能保护器官合修复损伤,延缓甚至逆转大脑的衰老。”
——淡泊名利
杨振宁从小受书香门第家庭的影响颇深,刻苦读书,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后来的行动证明了这点,大凡长寿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世无争。
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安静祥和的生活才是长寿之道,这也是为什么书画行业屡出高寿人物的原因。
以杨振宁的名望和物理学的成就,如果想赚钱,弄几个上市公司,还是很容易的,可是他没有这么干,就凭这一点,他就非常值得我们敬仰。
长寿之人身体有哪些突出特点?
1、消化能力强
一般情况下,比较长寿的人其消化功能都是比较良好的,身体有足够的消化能力将摄入的食物及时消化掉,吸收里面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健康状态,这样的人才能保持健康。
如果发现自己消化速度比较快,进食食物之后可以快速消化,而且粪便的排泄也正常,都属于健康的特征。
2、腿脚利索
一般比较长寿的人,其腿脚部位比较利索,就算到了60岁之后,依然不容易出现腿脚麻木或者走路步态不稳等情况。
因为本身腿脚利索的人,不容易出现关节或者骨骼方面的健康问题,而且心脑血管系统一般保持健康正常的状态。
3、作息规律
身体比较健康的人,他们都是按时上床睡觉,到点起床晨练的,这样规律的作息让他们能保持身体机能运作有序,不紊乱;
而好的睡眠质量,能调节生理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还有研究显示,高质量的睡眠能降低患癌的风险。
其实想想身边一些长寿的人,他们多有以下共同点:饮食均衡,坚持劳作,起居规律,性格开朗,知足常乐。长寿这件事情,我们做到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如果可以做到以上几点,虽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成为百岁老人,但却能让我们在健康长寿上多一些可能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