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前夕,蒋介石突然召见了前侍从官陈修和,并向他询问道:“听说陈毅是你的弟弟?”
陈修和略显疑惑地回应道:“是的,他是我的堂弟”
蒋介石再次说道:“把你弟弟劝过来吧,我让他当山东省主席。”
陈修和苦笑道:“这个恐怕需要跟他见面聊才行。”
那么,陈毅将军的哥哥为何会是国民党?陈修和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陈家三兄弟
陈氏兄弟,不同道路
陈毅,出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杨安井村,陈家在当地是一个大家族,家族子弟众多,单是陈毅的同辈兄弟就有6人之多。
在众多兄弟之中,陈毅和堂哥陈修和、亲哥陈孟熙的关系最好,因为陈修和是家族里头的“老大哥”的原因,陈毅也更愿意听从这位堂哥的话。
少年时期,陈毅、陈修和、陈孟熙三人就十分聪慧,甚至远超在同辈的孩童,为了培养这三个孩子,陈修和的父亲陈家族长,不顾族人的反对,坚持卖掉数十亩良田,送陈毅等人到县里的新式学堂就学。
陈毅
1918年,陈毅和哥哥陈孟熙一起考上了四川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院,而堂兄陈修和,却因为是家里的长房长孙,无法和弟弟们一起出国。
一年以后,五四运动爆发,陈修和兄弟三人皆经历了新文化的洗礼,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拯救中国,在这种情况下,陈毅和陈孟熙走上了出国求学的道路,至此,兄弟三人便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跟两位弟弟走后,陈修和与曾经的工校同学一起开办了川江航运公司,希望通过实业的方式来拯救中国。
陈修和
但在军阀的骚扰和洋人的敲诈下,陈修和的工厂很快便出现危机,实业救国的理想也随之破灭。陈修和意识到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混战的压迫中,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顺利施展。
彼时,广州的革命运动如火如荼,陈毅和陈孟熙也回到了国内,陈毅在北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陈孟熙则前往广东与陈修和会面,两人经过简单的商议后,决定一起参加了革命军,希望通过统一战争的方式,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陈孟熙
1925年,陈修和与陈孟熙一起考上了黄埔军校,成为该校第5期的学员,后来陈修和被分配到炮兵科学习,当时的炮兵还是学校里的新专业,因为刚刚接收了苏联的七六三山炮,许多人无法掌握这些大炮,但是陈修和却能轻松驾驭它们,甚至做到了指哪打哪的精准打击。
与陈修和不同,陈孟熙加入了黄埔军校的政治科,并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人员。
黄埔军校
随着北伐战争的不断进行,许多黄埔军校的学生也提前踏入了战场,陈修和跟随着黄埔军校的北伐军开赴武汉,并在那里见到了阔别数年的堂弟陈毅。
当时陈毅受党组织的命令,在武汉中央军校政治部工作,兄弟相见格外开心,但是这种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与亲共的武汉国民政府形成对立。
715反革命政变
同年七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展开清共行动,造成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全面破裂。
与此同时,陈毅也在党组织的指示转入地下工作,临别之前,陈毅与堂兄陈修和进行了最后一次商谈。
陈毅感慨道:“兄长心怀大志,为何不加入我党,与我并肩作战,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继续斗争下去?”
陈修和
陈修和摇头道:“我对党派之争实在厌恶,打算脱离军队前往上海,以自己的长处报效国家,望阿弟不要再劝。”
眼见堂哥如此坚持,陈毅说道:“我想奔赴南昌,兄长到上海也好,你我兄弟好歹不用在战场上相见了。”
听着弟弟的话,陈修和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兄弟二人初心不改,依旧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难过的是兄弟之间终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甚至站到了对立的两个党派。
陈修和、陈孟熙、陈毅
一个月以后,陈修和抵达上海,并在上海兵工厂内担任起了技师一职,之后又晋升为该厂的政治指导员和代理主任。与此同时,陈孟熙(陈毅的亲哥哥)也调到上海警备区,担任警备区的政治部主任。
相比于他们两个,陈毅的生活就难过了许多,在参加南昌起义后,陈毅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的职务,频繁的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
两位哥哥只能通过报纸上,勉强了解一些弟弟的消息,祈求弟弟千万不要有事。
蒋介石
出任侍从,帮助陈毅
1927年年底,蒋介石经历了短暂的下野后东山再起,为了壮大自己的嫡系势力,蒋介石从黄埔前五期的学员中,每期推荐一人来到自己身边担任侍从副官,而陈修和便凭借着优秀的成绩,成为了这次侍从副官的人选之一。
初到蒋介石身边,陈修和主要从事传递文件、引荐客人,陪同蒋介石外出巡视、演讲、参加会议等联络工作。
当时国民党的内部权力斗争已经逐渐平息,蒋介石也提出再次北伐的想法,而开启战争必须掌握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主要依靠于蒋介石控制的上海、南京两个兵工厂生产。
陈修和与陈孟熙
在黄埔早期的学员中,指挥的将才处不胜数,但是精通军工技术和管理人才却寥寥无几,而陈修和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在考虑到陈修和的能力后,蒋介石专门将其从调往地方,随时帮助自己管理地方兵工厂运作。
1929年,在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政治部担任主任的陈孟熙,突然找到了来上海视察的陈修和,并悄声对他说:“大哥,好消息,毅弟说他要来上海,希望我们去接他。”
听到这里,陈修和瞬间悲喜交加,一方面他对弟弟的到来表示欢迎,但是另一方面当时的上海环境比较恶劣,大量的共产党人遭到捕杀,弟弟此次来沪必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陈家三兄弟
而自己和陈孟熙都是国民党人,和弟弟陈毅完全处于对立面,在事业和家人的选择中,陈修和义无反顾选择了家人,他和陈孟熙简单的商议了一下,认为租界区域相对较安全。
随后两人便以王根生、王根兴两个化名,在租界内为陈毅包下的一间房子,并搞来一枚警备区的徽章,帮助陈毅伪装成警备司令部官员。
在陈毅抵达上海以后,陈修和与陈孟熙西装革履前往码头接应,经过简单的乔装打扮,一名新鲜的上海警备区科员便随他们离开,在两位兄长的保护下,陈毅在上海的行动活跃自如。
陈毅与陈修和
一天上午,陈毅告诉陈修和,他准备约周恩来会谈,请陈修和设法帮忙掩护,陈修和苦笑道:“我这国民党的官员,却要为你们共产党打掩护,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陈毅回应道:“都是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希望兄长能够理解。”
事后,陈修和提出:“由他与陈梦溪在房子外面下围棋,让周恩来与陈毅在房子里面会谈”。
周恩来
当陈毅将这个计划告诉周恩来时,周恩来有些不放心道:“你哥哥可靠吗?”
陈毅毫不犹豫地回应道:“他绝对可靠。”
于是在陈修和与陈孟熙两名国民党要员的掩护下,陈毅与周恩来展开了这次重要会谈。一个月以后,陈毅携带着周恩来起草的中央对红四军的指示信,回到闽西苏区,这就是著名的“九月来信”。
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
劝降陈毅,保护工厂
春夏交替,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修和前往越南组织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为中国输送了大量的军火和物资补给,帮助中国维持多年抗战。
1945年,蒋介石命国民党陆军一方面军司令卢汉,全面入驻越南接受越南日军的投降。但是卢汉的这个接收司令完全是挂名的性质,具体的接收重任落到了陈修和的头上。
在越南期间,陈修和尽力帮助胡志明等越共领导人,调节越南民族的内部斗争,促成法国与越南签订承认越南独立的合法协定,为此,胡志明曾多次写信感谢陈修和的帮助。
蒋介石
1946年3月,在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以后,蒋介石为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开始选择利诱的手段,影响我军的高级将领。
彼时,蒋介石知道陈毅将军的两个哥哥都是党国的军人,而且官职也不低,更知道他们的兄弟关系非常好,于是电告陈家“老大哥”陈修和立即到南京国民政府报道。
在接到命令之后,陈修和也是十分不安,他不明白蒋介石为何会有突然召见自己。怀揣着内心的疑问,陈修和从上海的岳父家,连夜赶到了南京的蒋介石官邸。
陈毅
两人一见面,蒋介石便亲切地让陈修和入座,等到陈修和坐定以后,蒋介石便直入主题的问道:“听说,修和的弟弟是共军那边的大将陈毅?”
陈修和老实地回应道:“是的,是我的堂弟。”
蒋介石继续问道:“那你们的关系怎么样?”
陈修和回答道:“还行,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给我写过几封信,主要是讲述国共合作和共同抗日的主张,但是皖南事变发生后,我们的联系就中断了。”
蒋介石
蒋介石微笑道:“我觉得你可以再联系联系他,告诉他不要跟共产党瞎混,那是没有前途的,只要他真心归顺党国,我可以让他到山东省出任省长一职,并建立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军团。”
听到这里,陈修和也知道老蒋的用意了,但是他非常清楚,自己那个弟弟,在共产党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放弃自己的信仰,如今又怎么会为了权力,轻易背叛自己的信仰呢?
于是陈修和苦笑道:“校长,如果单纯的沟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是想劝降陈毅的话,最好还是让我去陈毅那里当面同他谈谈。”
蒋介石
对此,蒋介石连忙摇头道:“不行,不行,这太危险了,你还是用信件联系好了。”
事实上,当时的蒋介石非常明白,劝降陈毅的可能性不大,而陈修和又是国民党的兵工专家,如果让他直接去陈毅那里,最终很有可能会人财两空,到时候就彻底成为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蒋介石沉思片刻,说道:“这样,你先到北平去,找一下北平军调处的郑介民,跟他商量一下,让他安排你跟陈毅的会面。”
东北兵工厂
随后,陈修和也答应了这个想法,并在蒋介石的安排下,乘坐飞机赶往北平地区。然而就在陈修和抵达北平一个多月后,蒋介石便在美国人的帮助下,积极筹备国共内战。
国民党北平当局认为,此时再促成陈修和与陈毅的会面已经没有意义,国共之间必有一战,不如加快时间,整顿军备,直接消灭掉中共的军队。
内战爆发后,蒋介石把陈修和调往沈阳,让其一边负责沈阳90兵工厂的重建,一边伺机引诱陈毅归降,为了安抚陈修和的内心,蒋介石还专门授命为中将厂长,负责东北地区的所有兵工厂建设。
兵工厂
陈修和到任以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了东北兵工厂的生产水平,甚至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厂内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数量。
1948年,随着辽沈战役败局已定,蒋介石下令:要求所有兵工厂把重要的设备拆除,运送到台湾地区,如果无法拆除的话,就把所有的设备炸掉。
对此,陈修和自然不会同意,面对自己两年多的心血,陈修和直言道:“运输的话,飞机不够,拆除的话,工人也不愿意,我是来建厂的,不是来搞破坏的。”
国军专机
就这样,陈修和硬扛着蒋介石的破坏兵工厂命令,为新中国保存了一座重要的兵工厂,也为东北地区留下了庞大的工业基础。
同年十月,眼见解放沈阳的炮声越来越近,南京方面派专机接卫立煌等人返回南京,陈修和却一拖再拖,故意没有跟随离开沈阳。
此后,蒋介石在得知此事后,曾专门派出飞机接陈修和,可是解放军已经入城,飞机未曾降落便掉头返回了。
东北兵工厂
在沈阳顺利解放后,陈修和以自然而然地加入我军阵营,并受朱德总司令委任,继续担任兵工厂的厂长,为解放战争提供武器供应。其中经过沈阳兵工厂修复的155毫米重火炮,在解放天津和太原等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陈修和先后提出了修建成渝铁路、长江三峡等多项重大工程,帮助国内恢复基础建设,建成了若干兵工厂。
历经种种磨难以后,陈修和最终还是跟弟弟陈毅站到了一起,两兄弟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