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发布啦 0 0

梅花镇,位于河北省藁城县城南约20公里处。梅花镇的名字来源,据说,是因为曾经有一个善良的梅花公主在这里居住过。今天的梅花镇一片祥和,可我们不能忘记,八十五年前的十月,这里发生过的激烈战斗和令人发指的惨案。

一、屡遭排挤的691团

历史回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虽然国民党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抵抗,但由于国民党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消极阵地防御的指导方针和部队陋习,以及在训练、武器装备与日军的差距,平津很快失陷,接着,忻口会战失败,国民党军犹如决堤的黄河水,纷纷溃退南撤。

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卢沟桥事变时防守的十九路军士兵

但是,国民党53军的一个团,却像一群愤怒的野马,在奉命南撤的途中,不断地和日军进行撕咬、扭打和拼杀。这个团就是吕正操将军当时带领的691团。

吕正操,当时是东北军将领。他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的一个农村。青少年的时候,亲眼目睹日军对东北人民的残害和奴役,17岁的时候,毅然投笔从戎。1933年,东北军在热河抗战时,被张学良任命为团长。1936年,因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屡遭蒋介石嫡系的歧视和排挤。

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抗战时期的吕正操将军

691团的前身为647团,吕正操任该团团长时,旅长万福麟曾数次欲借开会之机扣押吕正操。因吕正操早有警觉和防备,万福麟的阴谋未能得逞。

1937年4月,蒋介石缩编东北军,万福麟趁机将647团拆散,分编到两个师的三个旅里,此后,万福麟只允许吕正操带一个营到石家庄,与国民党119师 654团的两个营合编为属于130师的一个团,即691团(师长周福成,旅长丛兆麟)。

吕正操在参加西安事变时,早就和我党有过接触,他对周恩来等人的光明磊落和浩然正气敬佩不已。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吕正操深表赞同。当时国民党的许多军队里都有我党的秘密组织。1937年5月,经由中共北方局批准,吕正操成为中共党员。

对691团内中共党员吕正操等人的秘密活动,师长周福成和旅长丛兆麟早有察觉。七七事变后,当691团进入永清县时,师长周福成便命令691团到永定河一个三面受敌的阵地设防。阴谋借日军之手削弱和消灭691团。691团官兵死守阵地,和日军展开血战。战斗中,三营营长刘裕勤、副营长王德平、连长王宽民,还有数十名战士阵亡。691团苦战突围后,旅长丛兆麟又用未能守住阵地欲拿吕正操问罪,由于吕正操一直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受到官兵保护,丛兆麟这一阴谋未能得逞。

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正在痛击日军的国军部队

永定河战斗发生之前,691团部分共产党员主张武装起义,西渡黄河去找红军。吕正操等人认为这事关系重大,经过商议,同意派李晓初前往中共北方局请示后再做决定。不久,中共北方局答复,国民党军队很快就会溃退,你们应留在敌后找地方党,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不出中共北方局所料,时隔不久,华北境内的国民党驻军和地方官员就开始溃退和南逃。

二、激烈的梅花镇战斗

1937年10月9日,691团接到师部命令,要他们由束鹿开往藁城的四德村、梅花镇一带设防,从左翼掩护53军主力南撤。

次日晚,691团一营进入梅花镇,三营进入四德村。当时二营尚在井陉,看守弹药库。梅花镇四周周围有方圆4里的土围子,高约丈余,颇为坚固。691团一营进入梅花镇以后,即将4门堵死,一连防守东、北两面,二连防守西面和南面。

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那天夜晚,月黑风高,大约十点多钟,一个大队的日军由藁城向南推进至梅花镇附近。次日拂晓前,枪声大作,日军从西北角向梅花镇发起猛烈攻击,驻守梅花镇的一营官兵便和日军展开激战。激战约一小时,日军由于伤亡惨重,遂向一营左翼包围进击,一营迅即以迅猛的炮火进行压制,炮弹像冰雹一样落入敌群,炸死炸伤日军200余人。战至拂晓,向左翼包围的日军大部被歼灭。这时候,日军的后续部队蜂拥而来,将梅花阵重重围困。

就在这一严峻而险恶的时刻,师长周福成和旅长丛兆麟先后给吕正操发来电报,要他们扔下一营,火速南撤,前去追赶和掩护已经远去的53军主力。吕正操在四德村的战壕里,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紧攥着收到的电报,凝神远眺着梅花镇,沉思良久,断然拒绝南撤,随即命令团属迫击炮连。掩护三营八连冲破围困梅花镇东门的日军阵地,接应一营,冲出重围。

梅花镇一战,日军伤亡700余人,691团阵亡一名连长,一名班长,战士伤亡20余名。

11日晚,吕正操将691团连长以上军官召集到四德村,把师、旅长拍来的两份电报狠狠地摔在一张桌子上,营连长们围挤到桌前。当他们看清那两份电报,极为愤怒,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太狠毒了!尤其是一营的军官,更是火冒三丈,一个个连声叫骂。

吕正操望着一个个愤怒的官兵,又望一眼从桌前退到墙角正在深思熟虑的那些军官,平静地说,现在主力离我们很远了,我们要去追赶他们,一路上危机重重,有再次被日军围困歼灭的可能,以我个人之见,可先去藁城东北的晋县,至于下一步怎样走,到那儿再做商议。就这样,691团来到了小樵镇。

二、决定前途命运的小樵镇会议

691团到达小樵镇的时候,正是深秋时分的凌晨,地上落了一层落叶,镇子上的店铺还没有开门,人们还没有起床。官兵们静静地坐在街道两旁休息,静待天明。当小镇的人们起床后,看见满大街的官兵,大为惊讶。当看清那青天白日的帽徽时,镇上的人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国民党不是都逃了么。

691团进入小樵镇以后,立即把守住出入口,行人只准进不准出,防止走漏消息,对691团官兵的行为,小樵镇发动了,乡亲们三五成群,街谈巷议。

当天晚上,在镇上小学的一间大教室里,691团召开了有士兵代表参加的紧急会议。主持会议的团长是吕正操。他坐在讲台上,外表端正严肃,他的内心比台下的官兵更为激动和沉重。

吕正操从教室的讲台上站立起来,向官兵们挥了挥手,等人们安静下来,他沉痛而又激动地说,今天我们的会议不是普通的会议,而是要商讨和讨论我们大家的前途和命运。近来时局变化很快,还不到半个月,日本已经占领了华北的大片土地,可是中央军还是不断地南撤。如果我们继续跟着跑下去,非但打不了日军,还有断送部队的危险。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光荣使命。接着他又讲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的悲惨遭遇,回顾了自己和691团走过的艰辛历程。官兵们鸦雀无声,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最后,吕正操愤怒地说,53军既然把我们甩下了,就不要我们了,已经不允许我们有其它的选择,现在只有一条路,像红军一样,到敌后去打游击,不知大家是怎么想的。

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吕正操的话音刚落,整个教室立刻沸腾起来。原来从东北抗日联军过来的一名军官,首先站起来说,国民党不抗日,跟着他干什么?大家想想,在任丘的大清河,在永清的永定河,打了两次仗,结果怎么样?把我们杂牌军推到前线,他们自己早撒丫子跑了,梅花镇这一仗,又是玩的消灭杂牌军的把戏,想想死去的那些兄弟,真寒心。他的话刚讲完,坐在教室角落的一位连长说,回师北上,我看应该三思,敌众我寡,北上能站稳脚跟吗?再说,离开主力部队的给养又从哪里来呢?团部军械长忽地站起来说,只要我们爱护老百姓,狠狠地揍日本鬼子,老百姓就不会不管我们。

另一位连长插话说,我看还是慎重,不可鲁莽行事。北上打游击,请问我们哪一个打过游击?又有一个连长站起来说,你这话说得不对,我们团有不少人在西安向红军学过游击战术,也不能算外行。一直没有轮到发言的士兵代表,听见有人反对北上,争先恐后地说,我们天天唱打回老家去,却一个劲地往南跑,这算怎么回事啊?对呀,就让他们跟着中央军的屁股跑吧,许多人同时喊了起来,士兵们叫喊着,围着反对北上的军官,情绪慷慨激昂。

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这时候,吕正操和几位团部军官交换了一下意见,又站起来大声宣布说,根据大家的意见,团部决定从今天起,691团不再接受53军的任何命令,全团回师北上,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第二天,小樵镇的老百姓听说这支带着青天白日帽徽的部队不往南跑,要北上去打日本鬼子,老百姓杀猪宰羊送鸡蛋,争相慰劳。妇女们飞针走线,挑灯夜战,为官兵们洗补衣服,并为他们赶做人民自卫军臂章。

第三天晚上,691团官兵佩戴着白底蓝字,带着一颗红五星的人民自卫军臂章,向北进发了。

三、梅花镇惨案

691团北上后,10月12日,日军闯入梅花镇。在这里,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花镇惨案。日军见门就砸,见人就杀,年幼的孩子、年迈的老人、临盆的妇女都不放过。全镇1547人被杀害,46户被杀绝,疯狂地屠杀持续了四天三夜,没来得及撤退的村民尽遭毒手,惨叫之声不绝于耳。当时,日军架好机枪,将镇子围住,上千村民被日军折磨后又被刀砍、火烧,残害村民的地点共有十三处之多。

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梅花镇惨案纪念馆

梅花镇惨案,是日军在石家庄附近制造的最大惨案。1970年,在梅花镇日军杀人现场“辘轳把水坑”、“三十六口坟”、“血井”和“碱水坑”等地点,建立了10个纪念碑。

梅花镇惨案前,是哪位将军痛击了日军?

梅花惨案遗址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