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亮点频出。2014年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今年,国家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达成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共识;旅游创业公司密集成长,在线旅游市场动荡;签证便利化越来越明显,出境旅游增长趋势持续上升,由此引发文明旅游争议问题。
2014年旅游行业热点新闻事件盘点
第一,“智慧旅游年”让出行更加便捷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旅游服务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2014年初,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旅游主题定为“智慧旅游年”。围绕这一主题,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在线旅游服务、在线营销、在线预订、在线支付等智能旅游服务,积极推进旅游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旅游服务,创造美好的旅游体验。
二、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旅游法》颁布实施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改革发展做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意见》包括五个部分:树立科学的旅游理念,增强旅游发展动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完善旅游发展政策。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针对当前我国旅游业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取消国家节假日办公室
2014年9月,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公布,已运行14年的国家假日办公室取消,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部际联席会议的建立和假日办公室的取消,必将推动假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
2014年,出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中国出境游客的数量在短短十年内迅速增加,从1998年的843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亿多人。这不仅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成就,也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生动体现。出境旅游成为新的热点,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客源市场。
5.中国公民签证的含金量增加了
2014年11月1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上,中美达成签证延期协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中国公民赴美商务旅游签证(B类签证)有效期延长至10年。此前,包括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曾给予中国公民3年、5年甚至10年的长期多次签证。中国护照含金量日益增加,使得出境旅游“如你所说离开”。
6.中国入境旅游位居世界第四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最新的旅游行业市场调查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万人次,同比下降2.51%,总市场规模排名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美国和西班牙。入境旅游实现年外汇收入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法国、西班牙。虽然进入市场受到国内外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但从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的综合比较来看,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7.京津冀旅游率先融合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崛起
与往年拥挤的热游不同,201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部分景区天气寒冷,游客数量大幅下降,尤其是九寨沟、黄山、五台等热门景区游客数量下降了30%至40%。许多人和新闻媒体呼吁假期改革,鼓励时间分散的带薪假期和免费旅行安排,缓解黄金周期间的拥堵,提高人们的旅行质量。
9.亚太经合组织为北京带来“惊喜旅游黄金周”
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期间,北京中央政府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放假六天,北京市民迎来了难得的旅游黄金周。因为避开了全国旅游高峰,北京市民对旅游热情高涨,在周边热门旅游城市连一张票都很难买到。河北、山西、天津、山东、河南等省市以及短期出境旅游均有便捷签证手续的追捧。
X.旅游电子商务展开激烈竞争
2014年,国内旅游电商公司价格战不断升级,竞争领域从酒店返现延伸到机票签证细分市场。自3月初以来,桐城、携程、去哪儿等旅游电商纷纷推出“1元票”、“免签”、“优惠假日游”等低价促销,并与微信、滴滴、快迪等移动终端合作抢占移动终端入口。下半年,阿里巴巴进军旅游业,将淘宝旅游更名为“Go”,成为继Ctrip.com和Qunar.com之后的又一大旅游服务平台.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国庆热门旅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