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如何霸占荣宗敬以及张謇的产业的?

发布啦 0 0

杜月笙在得到老蒋重用之后,身份瞬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靠着各种不正当生意起家的上海滩大佬,突然觉得自己的“白相人”身份有点尴尬,于是想要找机会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从而让自己跻身更高一级的圈子中。

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杜月笙开始对面粉生意以及船运生意产生兴趣,并且不断抢占荣宗敬和张謇的产业,那么最终杜月笙是靠着什么手段霸占了两人的产业呢?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荣宗敬以及张謇的产业的?


吞并荣宗敬的面粉业

1927年4月12日老蒋在上海搞出一系列事情之后,为了稳住上海局面,就找到杜月笙,并且重用杜月笙,任命他为海陆空军总司令顾问、少将参议,有了这个身份之后,杜月笙瞬间跻身于政界和军界,身份可谓是直线上升。

与此同时,法租界的头面人物也开始巴结杜月笙,不断捧他做了法租界的最高权力机构公董局首席,有了这些身份加持之后,杜月笙已经彻底成为上海滩最有声望的人之一了,想要和政界以及军界大佬关系更进一步,促使自己地位得到巩固,已经指日可待。

不过就在这种关键时刻,杜月笙特殊的身份,给他的前途带来一些影响,要知道杜月笙可是靠着开赌场、烟馆等发家的,这些行业在大佬们看来,或多或少还是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所以杜月笙想要在政界以及军界拥有一席之地,他必须拥有一些上得了台面的生意方可。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杜月笙将注意力转移到荣宗敬家族的面粉生意上,当时荣宗敬家族的面粉生意已经成为整个上海规模最大的,他们拥有“面粉大王”的称号,不管是口碑还是实力,在上海都无人可及,面粉生意在当时绝对算是最挣钱的正当生意之一了,杜月笙想要更上一层楼,就需要这样的产业来帮助自己。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荣宗敬以及张謇的产业的?

下定决心之后,杜月笙就开始了自己霸占荣宗敬产业的第一步,他借助华丰面粉老板好赌的性格特点,不断纵容他在自己的赌场豪赌,输了之后就记在账上,开始阶段,杜月笙并没有追究华丰面粉老板卢少棠,一直到他输的钱已经几乎够买下华丰面粉之后,杜月笙才开始追债。

经过杜月笙的威逼利诱,再加上华丰面粉本来就经营不善接近倒闭,所以卢少棠只能将其抵债,杜月笙顺利实现了霸占荣宗敬面粉产业的第一步。有了华丰面粉之后,杜月笙算是真正踏进面粉行业了,接下来杜月笙就要开始大展身手。

他借助华丰面粉这个平台,用重金聘请面粉行业的经营人才,在杜月笙的重金以及影响力的作用下,荣氏兄弟面粉厂的总管王禹卿被杜月笙撬走了,王禹卿到华丰面粉工作后,很快就靠着自己在面粉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将华丰面粉厂盘活了,这为杜月笙的下一步计划奠定基础。

有了华丰面粉这个基础后,杜月笙就乘胜追击,想要在面粉业树立威信,彻底取代荣氏兄弟,这一步相当困难,单纯靠着强硬手段是绝对行不通的,杜月笙必须动点脑筋方可。想了很久,杜月笙心生一计。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荣宗敬以及张謇的产业的?

当时上海的面粉业主要受三个组织的影响,第一个就是上海面粉交易所(荣氏兄弟是常务理事),第二个是上海面粉业公会(荣氏兄弟是会长),第三个是苏浙皖面粉业公会,三个组织当中,只有苏浙皖面粉业公会不是荣氏兄弟控制的。

杜月笙想要改变上海面粉业的格局,就需要先从不受荣氏兄弟控制的苏浙皖面粉公会开始入手,刚好1931年国民政府出台了“裁厘加税”的政策,给了杜月笙天大的机会。这个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减少运输过路费,增加税费。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个政策恰似对上海的面粉厂量身定制的,因为他们平时的面粉原料都是从苏浙皖等地区运输过来的,所以主要成本就在运输费上,现在国家减少运输费,对于他们而言无疑就是减少成本的最佳政策。

与上海本地面粉厂利益冲突的自然就是苏浙皖地区的面粉厂了,他们的面粉原料都是当地收购,不存在运输问题,成本主要就是税费,现在税费增加,无疑就是增加他们的成本,这对于苏浙皖地区的面粉厂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荣宗敬以及张謇的产业的?

嗅觉敏感的杜月笙,立即察觉到机会的来临,他背地里支持苏浙皖地区的面粉厂争取公平,将荣氏兄弟立于一个“为富不仁”的尴尬地位,毕竟当时上海的面粉厂效益不受影响,所以荣氏兄弟也没有参与苏浙皖面粉厂争取利益的行动,让大家对他们完全失去信任。

处于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只要杜月笙帮忙争取到公平,他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必然会直线上升,这正是杜月笙这次计划的关键步骤,他深刻明白自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因为杜月笙和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关系不错,靠着这层关系,杜月笙很快就为苏浙皖的商户争取到公平。

苏浙皖商户获得公平之时,就是荣氏兄弟倒台之际,在大家的声讨声中,荣氏兄弟被迫下台,杜月笙则在一片欢呼声中霸占了荣氏兄弟的面粉产业,至此,杜月笙的计划完全成功。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荣宗敬以及张謇的产业的?


霸占张謇的船运产业

相比于霸占荣氏兄弟的面粉产业,霸占张謇的船运产业难度就小很多了,因为张謇的船运产业,兴于状元郎张謇,就是靠着他的名声以及才华,他们的产业才会迅速做大做强,并且有了“状元实业家”的美称。

这样的企业,要是后人能力出众,也许还能维持下去,一旦遇到后人能力不行,则意味着只要张謇去世,他们的产业就要走向没落了,刚好不幸的是,张謇的儿子张孝若就是一个没有经营天赋的主儿,所以随着1926年张謇的去世,其家族产业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走了几年下坡路之后,张謇的船运产业已经达到穷途末路的地步了,早就看中这块肥肉的杜月笙可谓是趁火打劫,在背地里不断收购大达公司的股票,促使自己成为大达公司的最大股东,这一举动为接下来的霸占行为奠定基础。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荣宗敬以及张謇的产业的?

随着大达公司越来越没落之后,其公司原本的最大债权人陈光浦找到杜月笙,请求杜月笙主持大达公司的大局,本身以杜月笙当时拥有的股权来看,他已经完全可以占有大达公司了,不过杜月笙并不想如此简单粗暴地行动,给他人留下话柄,因此杜月笙保持耐心,一步一步完成计划。

在接到陈光浦的请求之后,杜月笙确实想要出面主持大局,奈何大达公司的其他元老,因为知道杜月笙的发家史,完全看不起杜月笙,不想要这样的人接手大达公司,没有办法,杜月笙只能尴尬离开。

不过在离开之后,杜月笙背地里就开始行动了,他一边继续收购股票,另一边说服张孝若去劝诫元老们(还收买了元老代表吴寄尘的侄子,让其去威胁吴寄尘),经过这样一番操作之后,大家只能乖乖同意杜月笙主持大局了。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荣宗敬以及张謇的产业的?


结语

从杜月笙霸占荣宗敬的面粉产业以及张謇的船运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杜月笙虽然手段不算多么光明磊落,但是却深谙人情世故,荣宗敬以及张孝若,并不是败给杜月笙的强权,而是败于人情世故!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下有趣的思想。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