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来,一提起阿斗的名字
便会和智力低下联系在一起
刘禅是先主刘备与甘夫人所生
当时刘备已是中年,才有了儿子
所以可能从小就比较溺爱他
也可能是因为当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
无意摔了阿斗一下,留下了后遗症
总之,阿斗与曹氏、孙氏的后人比起来
能力是不及他们的
刘禅剧照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阿斗不行
刘备知道阿斗是自己唯一的继承人
平时除了关爱,却没有让他担负起储君的责任
没有多让他参与政务军事
说白了就是没有给他锻炼的机会
只是一味地找人辅助他,才导致其低庸
如果从历史功绩来看,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刘禅主动投降,放弃了摇摇欲坠的蜀汉政权
减少了战争对老百姓的迫害
使得西晋加快了一统江山的步伐
司马昭也因为看到刘禅写下的三个字而免死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说清楚这件事情
我们还须先了解一下阿斗的情况
刘禅剧照
生逢战乱,身心发育受到严重创伤
《三国演义》,阿斗的出场就决定了悲剧人生
阿斗出生时,先主刘备还没有自己的地盘
阿斗只能跟着母亲到处漂泊
尤其是在当阳长坂坡
如果没有赵云拼死救出来
年幼的阿斗可能就被魏军杀死了
那蜀汉的历史就要被改写了
虽然阿斗是刘备的“龙种”
可是这个“龙种”智力不高
跟聪明的曹丕比起来要差好几个档次
更是不可能跟司马氏相提并论了
阿斗的存在也是刘备集团的尴尬和无奈
知子莫如父,刘备当然清楚阿斗是块什么料
于是就临死前托孤于诸葛亮
黄初四年“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剧照
养尊处优,人闲忘志
阿斗当了皇帝,确实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因为国家大小事情,诸葛亮都替他想好做完了
即使每个朝代都司空见惯的“宫斗”也不存在
刘禅就是唯一的继承人,顺利登基
可是“福兮祸之所依”
看看曹魏集团方面
曹丕和曹植为了上位,斗的也是死去活来
阿斗一直没有政治斗争经验
很容易被别人忽悠利用
刘禅剧照
建兴元年秋八月
曹魏派了五路大兵,直取西川
诸葛亮为了思考退敌之策,一天都没有出门
刘禅大惊失色,吓得不行
刘备把精力都放在怎样打天下上
对于怎么教育刘禅确实疏忽了
也没有给他找个好老师
导致他比较懒惰,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
曹丕上台以后,严禁宦官、外戚干预朝政
他还把同姓王都派到边远地区,不给实权
曹丕有独立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
阿斗却没有这个能力,亲小人,远贤臣
在”诏班师后主信谗”这一章节
刘禅不学无术的形象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所事事的刘禅是脑满肠肥,享乐偷生
其气节还不如其子北地王刘湛,为天下人笑
难得糊涂,国家大事皆由辅臣决断
刘禅有自知之明,大臣们说啥就是啥
诸葛亮准备北伐时,给刘禅写了《出师表》
刘禅看后说道
“相父南征,远涉艰难,
方始回都,坐未安席。
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诸葛亮回道
“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尝有怠。
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
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
刘禅看到诸葛亮如此坚定,便同意了此事
刘禅也是沉迷酒色,贪图享乐
我们知道刘禅宠信黄皓
“不理国事,只图欢乐”
大臣刘琰之妻胡氏,长得比较好看
刘禅把人留在后宫,一个月后才让其回家
刘琰怀疑两人有事,于是把胡氏给杀了
刘禅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非常生气
找了一个罪名把刘琰又给杀了
蜀汉政权的人心开始涣散,朝廷被奸臣把持着
当司马昭开始一步步逼近时
郤正举荐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出征
刘禅剧照
刘禅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哭泣道
“邓艾兵已屯涪城,成都危矣。
卿看先君之面,救朕之命”
刘禅贪生怕死,犹如惊弓之鸟
邓艾的军队势如破竹,诸葛瞻父子战死
刘禅听后,惊慌失措
有些大臣劝他退守南中
光禄大夫谯周主张投降
刘禅最后还是采纳谯周的主张,准备投降
其子北地王刘谌站出来慷慨陈词,反对投降
希望再次集结兵力,殊死抵抗以保社稷
如果战败,则以身殉国
刘禅不同意
“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
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
司马昭对刘禅的三次试探
刘禅投降以后,被带到洛阳
司马昭虽然对刘禅有些了解
可毕竟还是有些不放心,怕刘禅伪装自己
有一次,司马昭在家里摆下酒宴,宴请刘禅
酒过半巡,司马昭叫歌女表演蜀地歌舞
随行的蜀汉大臣,看到歌舞,想起亡国痛苦
都伤心的留下眼泪
只有刘禅一个人看得是津津有味,连声叫好
司马昭就问刘禅是否还想念蜀地
刘禅呵呵回答道
“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
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
就劝说刘禅
“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司马昭”
刘禅说道:“那依你的意思是……? ”
郃正说道
“以后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您,
您应该流着眼泪说: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
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如果你这样说,也许晋王会放我们回去。 ”
刘禅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里
过了一段时间,司马昭再次请刘禅吃饭
同样还是问他这个问题
刘禅于是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
原原本本地回答了一遍
聪明的司马昭早已经看出来别人教的
于是说道
“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 ”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
“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 ”
司马昭听后哈哈大笑
刘禅的表现确实不像是装出来的
司马昭剧照
但司马昭这个人,非常谨小慎微
从未放松对刘禅的警惕
直到有一天部下来报
刘禅将自己的住处取名为“中山寨”
司马昭思考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
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免了刘禅一死
可是众臣对此表示不理解
司马昭说道,你们可以倒过来念
就是“在(寨)山中”
真实的中山靖王,吃喝玩乐、歌舞升平
从来没有建立半点功勋
刘禅取这个名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
也想吃喝玩乐混一辈子
经过司马昭这样说,众人才了解怎么回事
司马昭剧照
小结:
刘禅虽然是个没有骨气的皇帝
但他这样做也是想着保全蜀汉的子民
如果不这样做,他又能怎样呢
清朝的历史学家周寿昌先生曾经说过
“刘禅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和麻木
只不过是他自保的手段而已”。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