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类已然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在愈发强大的互联网时代中,我们越来越能够体会到其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和体验。而其中的电商行业和电子支付,可以说是时代的一个里程碑,开启了我们全新的消费模式和习惯。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新电商模式和新支付模式,我们才体会到了它带来的便捷。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之时,往往离不开一个应用APP,那就是“微信”,它可以说是目前每个国内用户都必备的一款软件APP。
不仅仅它是用于我们日常的社交联系,更多的是它自身还具备着其他多种多样的功能,能够满足我们的衣食住行,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
说到微信,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它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内社交平台的巨头,是由腾讯研发推出的。微信的出现,真正属于跨时代的转变,它取代了QQ的地位,成为了新的社交之王。
而现如今微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断渗透,主要用于我们日常的聊天交流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微信支付,基本都不需要带现金,仅依靠这个移动支付功能,就能够满足我们许多的场景应用。
不过,相信很多人开始发现,微信里面慢慢出现了一些广告,就在我们的朋友圈当中。这一些广告并非都是正常的,有一些内部人员透露:如果我们的微信中出现了一些类型的广告,就需要开始注意了,因为它很可能是在“监视”我们。
要知道,不管在任何时代,广告都是属于最有力的传播方式,也是促进产品销售的一大有力手段。尤其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广告的形式和花样也变得越来越多。许多商家为了获得流量和用户,往往都会通过打广告的方式来进行宣传,所以其实在我们每个APP里面,基本上都会残留有广告宣传的痕迹。
不仅仅只是微信存在,在许多的应用APP里面,广告都属于它们的一大收入来源,像一些游戏、应用APP,一打开,迎面而来的必然是一些广告,而且还时不时就会弹出来提醒你。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的广告,真的是无孔不入。
尽管广告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产品的销量,但是频繁地出现广告,已经让许多的用户开始疲于应付,甚至是抗拒了。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有可能登录一下软件,就需要同时关闭多次广告,因为其实对于广告的由来,基本上大家都是深有体会。只是往往对没有需求的广告,几乎都是一眼带过。
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样的一些广告,其实背后蕴藏着许多的秘密。因此,像微信而言,专业人士就明确提醒了:“如果我们的微信频繁弹出这一些类型广告,就需要注意了,它的出现表示我们很可能被监视了。这一类广告就是我们的个性化推荐广告。”
说到个性化推荐广告,其实相信很多人也明白,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的个人信息和喜好,很多时候都已经被系统录入识别了,往往根据我们的一些浏览记录是使用记录,系统会推送相关的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这个最好举例的,其实就是我们的淘宝、抖音这一些软件,它们就是基于用户数据来进行分析的,根据我们的踪迹来推送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平台和用户之间的粘性。
而广告对于现如今的行业来讲,其实一直在创造着庞大的收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21年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创造了4300亿元,这样巨额的收入,无疑不在告诉我们广告行业的热门之处。
也正如许多人说的那样,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本质上,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提供快捷便利的生活享受时,同时也在无形当中威胁着我们的钱包和隐私。
在现如今这样的一个数据化时代,“个人隐私”俨然成为了一个笑话,因为各种各样的服务,都需要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小到我们的APP,大到我们的网络购物等等,基本上把我们的个人信息都获取了个遍。因为如果我们不授权的话,基本上也无法使用相对应的软件和服务。
但是,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我们的信息泄漏风险,毕竟信息一旦泄漏,对我们自身而言也是一种困扰。
对此,现阶段的许多大数据发展已然成熟,它们已经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还有一些互联网从业者,也凭借着这样的大数据分析结果,用来方便他们“监视”用户。
举个最简单、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来看,像我们很多APP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先弹出一个开屏广告,这个看似仅有几秒的广告,虽然实际上占用不了我们多少时间。但是殊不知,这样简短的一个广告,可能要耗费品牌商不少的广告投入费用,当然,它能产出的收益也是非常庞大的。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不屑一顾,但是要知道,一款软件的用户量,往往都是成百上千万的,每一个用户都看到这个广告,其投入产出比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流量成为了这个时代变现的重要指标。
当然,除了开屏广告之外,我们在使用各类APP的时候,往往也会中间被插播一些广告进去,尤其是这一些广告还会隐藏自己的关闭按钮,让我们不得不看完它才行。这种强制性广告,实在是让许多用户厌恶。
更令人恼火的就是一些电脑广告,通过浏览器登录之后,几乎每隔几秒钟就会弹出一个弹窗广告,而且往往广告声音非常大,内容也非常烦乱,重点是很难直接关闭。
有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广告,也是频繁出现,这不由得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制广告,导致广告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深。
对比之下,我们再回过头看微信广告,这一种相对就比较隐晦了。首先,微信的话,并没有所谓的开屏广告,而且它的广告形式往往都是存在于朋友圈里面,我们在正常刷朋友圈的时候,偶尔就可以看到一些广告内容。不知道的人,可能还会把广告误以为是自己哪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动态呢。
不过,仔细观察的话,其实还是可以识别出来的。最令人惊讶的,其实还是大数据的推送功能,比如一个宝妈最近在考虑给孩子购买纸尿裤,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往往在朋友圈就会看到对应的纸尿裤推荐信息。
而像一些年轻人有购买电子产品的需求时,朋友圈广告也会第一时间推送出内容来,让人怀疑这些广告似乎会“读心”一般。
然而,这种看似巧合的广告,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经过系统长时间对用户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分析,进行的一种推送手段。想到这里,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毛骨悚然了。
一个软件,居然比自己还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
而达成这种推送模式,其实都是微信广告中的“个性化推荐”引起的,完全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结果。
像我们正常在使用微信时,往往也需要被要求提供地理位置授权、麦克风授权、相机授权等等内容,微信也通过利用这一些授权权限,对我们用户进一步加深了解。在了解了我们的喜好之后,就会开始根据喜好推送我们感兴趣的产品和广告内容了。
不得不说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发展,无疑是为了方便我们人类的生活。但是对比起以前互联网不是那么发达的时代,人们可以自己保留自己的隐私资料,不会共享到对应的平台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诈骗电话和信息时,或许会觉得以前的时代也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
不过,时代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作为时代的参与者,我们不可能、也没办法往后发展,所以在像微信这类广告投放的情况,我们往往也只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筛选。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广告会对我们用户进行区分,包括性别、年龄段等等,这个是我们在使用微信前就自行提供给平台的了。所以如果朋友圈广告中,频繁出现了我们近期所需的产品广告时,很可能就是平台在时刻获取我们的数据信息。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关闭掉我们的个性化推荐,规避“监控”。
总的来讲,我们现如今要真正保护好我们的个人隐私,其实不是特别的现实,每个人都成为了时代的一份子,都把自己的信息拱手交给各个软件和平台,不可置否,我们是拿了信息来换取便捷的服务。但是,这样的互联网发展,其实还是需要更加的理性,才能保障好用户的信息安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