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元旦刚过,当大家都沉浸在新一年的喜悦之中,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0岁左右的勇士正在举行出征誓师大会。北方的风还在吹着,出于保密考虑,部队没有为即将出征的勇士举行出征大会。88名勇士宣誓完毕后,每一名勇士出征前都要留下一封书信,如果在战斗中不幸牺牲,这封书信将会成为“遗书”,战斗结束后将会连同他的生活物品一起被部队寄回家里去,作为留给烈士父母的念想。参与突击队的88名勇士们充满战斗精神,其中有不少勇士在入选前已经给父母写好了遗书。当轮到一名20岁的回族战士给父母留“遗书”时,小战士考虑到家中的老母亲不识字,便对准录音机大喊:“娘、娘、娘……”,小战士连续喊的26声娘,在场的老战友们无不为之流泪。
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这位小战士是谁了?没错,他就是马占福,这26个字成为马占福留给父母家人最后的遗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今天所讲的注定是一个悲伤而又值得后辈去学习的一个故事。
视频链接:20岁战士牺牲前,连喊26声娘,遗言:别让我娘知道我死得这么惨。
马占福出生在青海的大通县塔尔镇河州庄村,是一位回族的小伙儿。小时候他家异常的贫穷,为了能够吃口饱饭,马占福在1984年选择了参军,成为了一名战士。由于小时候经常挨饿,就养成了一个习惯。
那就是每次有食物吃的时候,他都不会吃完,会剩下一部分来,因为不知道下一顿饭会是在什么时候。参军后的他虽然每天都能吃饱肚子,不用担心挨饿,但他还是保留着这个习惯,导致刚开始一直被大家笑话。
封面
马占福从小还有一个军人的梦想,他梦想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名像霍去病那样的战士征战沙场。
1983年秋天,青海开始征兵。那天的他非常兴奋,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第二天一大早便赶紧去报名,之后的体检也顺利通过了。
1984年1月是马占福的入伍时间,那一年的他刚好17岁,正值青春年华。新兵结束训练之后,马占福被编入139师417团4连,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马占福参军
人们称417团为“夜老虎团”,可见该团要求多么严苛。4连更是该团中的尖刀连队,成为4连一名战士后,马占福训练更加刻苦了,他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征战沙场。
2年后马占福终于等来了机会,征战南疆。
黑豹行动的背景
1975年,历经20年战争的越南实现统一。统一后的越南自以为打败了法国,又战胜了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国,又有了苏联的支持,开始膨胀起来,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此后越南梦想称霸东南亚,1978年越南派兵入侵柬埔寨,同时越南派兵不断侵扰我国疆土,多次开枪打死打伤我国边境军民。
面对越南的侵扰,我国多次警告无效后决定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7日,我军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打响后我军势如破竹攻克越南北部多座城镇,直逼越南首都河内。随后我军宣布撤军,至3月16日,我军全部撤回国内,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
马占福参军
对越反击战结束后,越南并无悔改之意,反而派兵侵占我国老山、者阴山和法卡等地区,越军在这些侵占的高地上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堑壕、屯兵洞以及暗堡,越军凭借这些高地时常冷枪冷炮偷袭我军哨所,打死打伤我军边境军民。
为保家卫国打击越军的侵略嚣张气焰,我军抽调部队展开对越军的反击,此后中越展开了长达十年的两山轮战。
距离马占福不远的167高地,是越军重兵防卫的地区,也是越军的逆鳞。最近的几个月的时间,越军加大了对这里的控制,修建起了工事,还增加了兵力,多次对我军进行挑衅。如果把老山比喻成一条河流,167高地就是河流最湍急的那部分。地形低洼又复杂,石林当中暗藏着大量的石洞,石洞当中则暗藏着狰狞的越军。
地理位置
167是越军重点防守的区域,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来地动山摇一般的炮群覆盖,所以这个高地被称之为绞肉机。越军将最精良的武器,都聚集在167高地以及周边的大山当中。如果把越军比喻成毒蛇,那167就是毒牙。越军是想要告诉解放军:167高地不能动!
越南方面的决策层换届之后,并未表露出和平的诚意。所以我军决定敲掉越南的这块“逆鳞”,狠狠地打击他们。
这个进攻167高地的任务落到了马占福所在的四连身上,兰州军区决定挑选八十八名灵敏机智的勇士组成敢死队,其中第一突击队是是十三人。
战场战士
突击队也就是敢死队,加入突击队便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而第一突击队牺牲的可能性会更大。马占福在得知消息后主动申请加入第一突击队,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之后,他凭借一身过硬的军事本领,很快成为第一突击队中的一员,担任爆破手。
父母仍是心中最割舍不下的牵挂
马占福自幼就很懂事,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子。在马占福很小的时候,就主动承担起家务劳动,跟随父亲下地除草,帮助母亲做饭洗衣服。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马占福都会主动去帮忙。
马占福全家照
马占福是在回家探亲的时候正好接到要出征南疆的消息。他懂得战场上生死难测的道理。所以这次回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帮助父母干活。割了地里的麦子,又一捆一捆地背回家里,没有让父母插手。忙完地里的庄稼之后,他去拜访了所有的亲戚,在姑姑家里住了两夜。
马占福和表哥住在一起的时候,敞开心扉地聊了很久。他说这次出征一定要给父母争光,带着军功回来。如果不再打仗的话,自己要找个好点的学校去读书。
眼看着马占福回家探亲的日子一天天在减少。在最后一天的时候,马占福向村长借了80元,为家中父母买了新衣服,并且表示自己一定会还上这些钱。村长后来回忆起这件事说:“马占福是个好孩子,当时被他的孝心所打动。这笔钱我是肯定不会再要了,就当是孩子尽了孝心”
马占福再次踏上征程,身后是父母,是家乡,是温情;身前是枪林弹雨,是烈火硝烟,是尸山血海。
少年从军,归来时已是英雄
根据上级指示的敢死队的作战计划,大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步是潜伏,战士们需要悄悄潜入167,藏在越军的眼皮底下,等待时机;第二步是拔点,也就是我解放军战士、突然出现在越军的面前、脸贴脸的歼灭越军;第三步是撤返,破坏167高地的越军工事,任务完成后回到我军防线内,由炮兵完成之后的攻击。
按照惯例,勇士们在出征之前,都要留下自己的遗言,以防不测。其他的战士们在此之前就已经写好了自己想要说给家人听的话。马占福知道父母并不认识字,便对着录音机连续喊了26声“娘”。
那26个声,声声都注入了他饱满的情感,字字戳进人们心头,此时的一声娘怕是胜过了人间无数。
最后一声“娘”落音,马占福流下眼泪,毫无牵挂。干了烈酒,提起枪杆,毅然朝着167高地进发。
1月6日凌晨,马占福和其他11名战友在夜色的掩护下匍匐前进着,而这时的越南军队正在悄悄地增兵。意味着,我们88位战士要打对方一个连。
战场
团长在指挥所打电话想要询问前线指挥员的意见。前线指挥员铿锵有力地回答道:“我们绝不改变决心,现在士气正浓,一鼓作气,一切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即使在兵力相差较大的情况之下,我们也能创造出好的成绩。”
13名勇士要克服近乎80度的陡坡,还要随时面临着越军遍地的雷场以及越军时不时地冷枪冷炮。经过两个小时,马占福和其他的战友战胜了越军的一道又一道防线,终于抵达了预定的潜伏地点,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为了防止解放军突然出现,越军总是每过一段时间便进行一次无目标的射击。不过这点小套路根本吓不住我们的解放军。
战场
第一突击队的成员要在越军的眼皮子底下潜伏整整28小时,甚至不能出现任何动静,即使火烧到自己身上,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他们距离越军的阵地只有十多米的距离,稍微出现点小偏差都会引起越军的注意,影响作战计划。
1987年1月7日六时二十五分,突击队的全部人员抵达了预定潜伏位置,静静等待总攻。随着距离总攻时间越来越近,167高地上的越军似乎预感死亡即将来临,也变得恐慌起来,距离总攻还有5分钟,越军突然打出3发冷炮,其中一发炮弹不幸落在了突击队员当中,多名战士当场就壮烈牺牲了。
五分钟、四分钟、三分钟……三秒、两秒、一秒,伴随着一声命令,万炮齐发,战士们配合火炮,很快就打掉了越军隐藏的几个洞口。那些来不及躲闪的越军被我军炮火击毙,而那些反应过来的越军,下意识就往掩体当中钻。
战场
原本我军非常担心越军的暗火力点,因为藏得太深了,跟自然界融为一体。然而越军慌乱之下,暗火力点打得没有章法,很快就暴露了位置。而暴露位置的暗火力点,也就失去了最大的战术价值,遭遇我军的雷霆打击。
我军炮火刚停,身为爆破手的马占福,跟着队长向前冲锋。马占福在班长的掩护下,纵身一跃,躲过敌人的子弹,独自一人上到了顶峰,因为那里有越军的机枪阵地。马占福拉响手雷丢了进去。一声巨响过后,马占福干掉了越军机枪阵地。
在马占福寻找下一个目标时,躲在暗处的一处越军火力点发现了马占福,随后一顿密集的子弹朝马占福射来。他的肚皮被打出来了一个红色的血窟窿。肠子也随着鲜血往出流,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马占福忍着痛苦,把肠子塞回去,从急救包中拿来毛巾,裹住了自己的伤口。
战场
包扎完的马占福趴在石头上,观察对方高处的火力点。谁知,他刚探出脑袋,就被越军的子弹击中,整个人陷入了昏迷当中。
战场被炸得颠三倒四,马占福很快就被震醒了。看到了越军猛烈的炮火导致我军前进速度缓慢。原来在马占福的前方的高处,隐藏着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就是这个暗火力点,压制住了前进的战友。
马占福用着自己全身的力气向前爬,因为越军隐藏的洞口有掩体的遮挡,越军并没有看到匍匐前进的马占福。他在爬了大概有十二米,爬到了越军在高处机枪的洞口。
马占福用尽全身力气猛然跃起,拉响爆炸筒,塞进越军的机枪洞中。越军也拼命的挣扎,企图想要将爆破筒推出来,眼看着爆破筒即将被越军推出来,此时马占福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用身体堵住了越军机枪,然后回头高喊一声:“班长!别让我娘知道我死得这么惨”
话音未落,只听那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马占福同志牺牲了,洞穴内的敌人也被消灭了。马占福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战士,士气顿时高涨,战友们高喊“为马占福报仇,攻占167高地。”
越军的火力是一张网,而马占福撕开了一条大口子,等于是将越军的火力,打成了破网。经过37分钟惨烈战斗,我军顺利攻占167高地,全歼越军。“1.7”战斗,我军最终获胜。
战争结束后,战友们在收敛马占福的遗体时发现,他的手上还紧紧地握着那枚火环。
成都军区授予了马占福“钢铁战士”荣誉称号,国家授予了他“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记一等功。被安葬在麻粟坡烈士陵园中。当地政府知道马占福的事迹之后,为英雄的亲属在老家修建了新房子,并且还给予了马占贵力所能及的帮助。
马占福实现了自己立功的愿望,却永远留在了那片山川。
25年没有人扫墓的原因
当马占福的战友们到大通县寻找他的母亲时,这位老人正穿着一身破旧的大衣,沿街进行乞讨。马占福上次回家探亲,怕父母担心,并没有告诉母亲自己出征的消息。而如今再次听到儿子消息时,却已经是天人相隔。
在录音中,马占福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有那连续的26声“娘!”。惊天地泣鬼神。
儿子没了!没了!老人一下瘫坐在地,泪水汹涌而出。
马占福身为回民,按照当地的习俗,本来不应该进行火化。但是战争激烈,相关人员并不清楚这一点,所有的烈士都进行了火化。怕老人因此更加难过,战友们善意隐瞒了这件事情。
马占福在上战场后,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终只能靠乞讨度日。连生活都这么艰难,哪里有钱从青海到云南,去给儿子扫墓呢。这一拖,便是25年。
25年中,没有一位亲人去给他扫过墓。
1993年春节前夕,马占福母亲去世之前,含着眼泪拉着弟弟马占贵的手说:“等以后家里条件好点时,你要去云南,看看你哥哥。给他扫下墓,带点土回来,撒在我的坟上。”老母亲至死都没能再看到儿子一眼。
马占福去世后不久,弟弟马占贵也跟随着哥哥的步伐参军了。
在马占福去世后,马占福生前的战友刘万琴曾多次前往烈士陵园给他扫墓。当了解到20多年来,马占福的亲人因为经济困难,没能到过一次云南。便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了马占贵家,表示自己愿意资助马占贵一家去给哥哥扫墓。就这样,弟弟马占贵终于踏上了那天去往云南的火车。
刘万琴还联系了其他的两名爱心人士对马占贵进行帮助。他们向当地的政府申请了扫墓费。马占贵的一切行程都由刘万琴等爱心人士支持着。上火车之前,这些爱心人士还纷纷掏出一些钱,给到烈士家属手中。
由于西宁到昆明当时没有直达列车,要在成都中转,在成都火车站出站口处,十几位参战老兵和爱心人士早已等候在这里。他们手捧鲜花,拉着横幅,欢迎着他们,还为他们安排好了住宿吃饭等事情。
一顶顶写有“军魂”二字的小红帽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一次次庄严的军礼更是让人深深震撼。
那些炮火声,那些惨烈的战争场景,再一次唤醒人们早已沉淀的记忆。
在众多爱心人士的陪同下,马占贵终于带着母亲的遗愿来到哥哥的墓前……他亲自为哥哥扫墓,临走前捧走了哥哥墓上的一把土带回了家乡。
此情此景,无不使在场的人员动容。
是英雄选择了苦难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引领者。英雄已经融入这个时代,这个民族,成为亿万人们的精神支撑和集体记忆,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正是有了他们这些敢于自我牺牲的人选择保卫国家,才让自己去为人民抗苦难。也正是苦难,才让他们更为光辉。
《道德经》中所言:生而不亡者寿,肉体可逝,精神不朽。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是人们强大的精神目标。我们的生活需要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一个先进的国家同样需要英雄。
透过历史的硝烟,我们看到了当代的中国。
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数以万计的人都死于这场灾难,千万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笑声变成了哭声。就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白衣天使逆行在人群中,义无反顾地冲在了第一线。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这是一位20岁的护士说的话。2000年才出生的刘家怡,那一年刚好20岁,随本省医疗队增援湖北,投身于武汉方舱医院的战疫当中。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或许还没脱离父母的庇护,又或许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但她已经成为了“最美逆行者”,奋斗在了抗疫第一线。其实,像她这样的年轻人还有许多,他们穿上防护服是战士,脱下防护服还是个孩子。
作为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的“逆行者”之一,早在2020年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陈薇就已带领团队进驻武汉,夜以继日开展病毒检测与防控研究。
为了和疫情抢时间,每次进实验室前,她都会少吃少喝,装备成人尿布,一直待够八九个小时直至撑不住为止。这一幕幕,在2003年非典发生时已经上演过。而这一次,陈薇再次披挂上阵,毫不退缩!正是她和她的团队呕心沥血地付出,中国成为率先研制出新冠疫苗国家之一。
陈薇
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让许多低调做研究的英雄,重新出现在众人眼前。有担当有作为的英雄,是最值得我们崇拜和赞美的。我们追随着英雄的步伐,才有机会看到更高的山峰,看到更迷人的风景,拥有更绚烂的人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通过战场上的战争亦或是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体会到的是最崇高的精神:自我奉献、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前进,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始终向前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愿你我能如英雄一般,踏破千重浪,成为自己的英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