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国媒体普遍关注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将推动美国农业的发展,并认为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新高预示着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承诺将会实现。业内务实人士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好地修复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并试图找到突破口。业内人士认为,贸易和工业可以为修复中美关系提供动力。
5月5日《南华早报》,美国驻华商会会长葛表示,实质上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团体经常进行有效沟通。自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以来,两国的贸易谈判团队一直保持着定期接触,并“非常认真和勤奋地”对待他们的谈判。无论谁赢得选举,谈判都将继续,并有可能重启长期停滞的双边投资协议谈判。第一阶段协议可能是一个起点。只有当第一阶段协议进展顺利并取得成功时,才有机会谈判其他棘手的问题,如对中国国有企业的补贴、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
路透社5日报道称,近几个月来,中国强势回归美国大豆市场,将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推上新高,大量运输计划预示着两国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承诺的实现。美国人口普查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对华出口农产品及相关产品价值31.3亿美元,为2017年11月以来最高。没有大豆出货量的激增,这些记录是不可能的。
今年1-7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总量创16年新低,严重阻碍中国履行一期协议。然而,在购买速度加快后,8月和9月份约有750万吨美国大豆运往中国,比同期纪录高出近70%。猪肉和猪肉产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程度地促进了美国农场对中国的出口。据财经博客报道,由于中国需求飙升,大豆期货价格创下四年来新高。
关注对华农产品出口上升,助推美国农业。《华尔街日报》 4报道称,据美国政府估计,最近几个月,根据今年年初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国增加了对美国谷物和肉类的采购,这推动了美国农业出口的激增。谷物巨头邦奇的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赫克曼(Greg heckman)表示,在需求上升的推动下,该公司的大豆加工厂最近几个月以创纪录的速度运行,为中国养猪户生产大量饲料原料。在非洲猪瘟严重减少中国猪肉供应后,当地养猪户也在加紧努力重建中国的猪肉供应。
根据美国农业部和贸易代表处的报告,签署贸易协议后,到目前为止,中国买家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订单已达236亿美元。
美国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周日报道,政治风险咨询公司创始人麒麟拉斯兰(Kylin Raslam)表示,美国在地缘政治上非常重要,但就东南亚的商业而言,中国显然比美国重要得多。他说:“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非常繁荣。就商业而言,他们真正看重的是中国。”拉斯兰说,“我认为我们必须记住,人们对美国的力量和影响的看法已经大大削弱了。”(作者:戴伟)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中美谈判最新动态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