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in: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专利战两件涉诉专利审查结果出炉

发布一下 0 0

今日最in: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专利战两件涉诉专利审查结果出炉

5月25日


投 融 资

点击公司名称即可查看其科创力评估报告

■元旭半导体完成了C轮数亿元融资融资

近日,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C轮数亿元融资。本轮投资由新股东之路海河产业基金、华潍新动能科技产业基金共同投资,老股东山东高创投资集团继续跟投加码。融资金额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大研发、市场人才团队,研发新一代Micro LED集成显示芯片。(科创板日报)


■高云半导体宣布完成8.8亿元B+轮融资

宣布完成总规模8.8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募集资金将在技术研发、市场销售、运营管理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本轮融资由广州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领投,投资完成后,其也成为高云半导体第一大股东。广东粤澳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跟投。


■“华津医药”完成千万美元级别pre-B轮融资

广州华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千万美元级别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稳正资产领投,另有同学村创投、谢诺投资、华睿基金跟投。智慧芽TFFI科创力评估平台显示,华津医药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科创力评级为A级,目前共有40余件专利申请,均为发明专利,主要与基因工程菌、伤寒沙门氏菌等领域相关。(科创板日报)


■“柯特瓦电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邦盛资本领投,芯湃资本跟投。柯特瓦电子创始人李延洪表示,本轮融资主要会用于人才招募、研发投入、生产自动化升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柯特瓦电子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为工业和汽车互联系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科创板日报)


IPO 上 市

点击公司名称即可查看其科创力评估报告

■科创板上市委:英方软件首发5月31日上会

科创板上市委公告,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发5月31日上会。(证券时报)


■证监会批复同意中科蓝讯、国博电子科创板IPO注册

证监会批复同意、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证券时报)


科 创 前 沿

新能源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专利战追踪:两件涉诉专利审查结果出炉

5月23日宁德时代确认已向法院申请提升专利侵权赔偿金额,要求中创新航赔偿超5.1亿元。中创新航招股书披露,宁德时代起诉该公司侵权的电池相关专利共计五项。去年中创新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上述五件专利的无效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对两件涉及诉讼的专利作出审查决定:宁德时代的“防爆装置”专利维持全部有效,“集流构件和电池”专利维持部分有效。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创新航已撤回针对“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的专利无效请求。(界面)


■LG新能源计划明年开启量产磷酸铁锂电池

LG新能源计划,从2023年10月开始,量产标准尺寸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原因是公司瞄准了储能系统市场。另外,业内人士表示,LG新能源可在美国量产磷酸铁锂电池,并以此加强与特斯拉的合作。(BusinessKorea)


■蔚来汽车上海成立锂电池实验室及电芯试制线 投资总额超2亿元

记者从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获悉,蔚来汽车计划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新建研发项目,包括从事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研发的31个研发实验室,以及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线,拟投资2.185亿元,预计今年8月至10月期间施工。(新京报)


■克莱斯勒母公司和三星SDI周二将宣布在美国合资建立新电池厂

消息人士表示,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 NV和三星SDI计划周二宣布,将在印第安纳州建立一个新的电池厂,克莱斯勒母公司将加快电动汽车生产计划。两家公司去年10月宣布,他们将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成立一家在北美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合资企业,并表示该工厂的目标是2025年开工,初始年产能为230千兆瓦时。未来还能增加到40千兆瓦时。(财联社)


■天合储能与Power Electronics达成储能战略合作

据天合光能消息,天合储能日前宣布,与太阳能逆变器制造商Power Electronics签署了战略采购合作意向书(LOI),有望在2023年底前深化超过1GWh的储能战略合作。该合作项目将同时使用天合储能新推出的电池储能系统Elementa和Power Electronics最新的PCSK储能逆变器。(科创板日报)


■全国首座光伏直供换电站正式投运

国家能源集团宣布,5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宁东公司“换电重卡绿色交通(物流)示范项目”已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为全国首座光伏直供换电站。该项目一期共建成投运2座换电站,占地600平方米,可服务100台换电重卡。(科创板日报)


智能汽车

■百度地图与汽车业务合并,李彦宏把集度汽车预订量写入OKR

从多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百度地图业务已经从百度CTO王海峰旗下剥离,调整至百度IDG(智能智能驾驶)事业群。在人事系统中,百度地图总经理季永志的汇报线,已经从百度首席信息官李莹,转向负责百度智能交通事业部(ACE)的副总裁尚国斌。消息人士透露,百度掌舵人对新兴的造车业务集度汽车给予了特别关注,其OKR中明确写下了今年集度汽车要实现的预订单目标。(36氪)


■易航智能NOA行泊一体方案量产上市

近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易航智能NOA (领航辅助驾驶)行泊一体方案量产上市。易航智能创始人兼CEO陈禹行表示:“NOA已经完成从概念到落地,接下来将进入大规模前装量产阶段,这一阶段找到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平衡极为重要。易航智能NOA行泊一体方案,相较已经上市的方案成本降低50%以上。”(36氪)


■德赛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舱系统正在研发中

德赛西威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指出,公司与高通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基于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共同打造德赛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舱系统。目前该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在研发中,公司将着力推进其量产。(科创板日报)


半导体

■AMD将全面导入chiplet技术

AMD计划加快CPU及GPU规格迭代,且全面导入小芯片(chiplet)设计,以提高核心数及运算速度。其中,新一代5nm Zen 4架构CPU将于下半年推出,全新RDNA 3架构GPU将以多芯片模组(MCM)技术整合5nm及6nm制程小芯片,由台积电独家代工。业界人士指出,AMD今年在台积电的主要投片集中在7nm及6nm,但第四季起会拉高5nm投片量。预计第四季5nm总投片量将达2万片规模,AMD也已提前预订明年台积电5nm产能。(台湾工商时报)


■电装与联电日本子公司USJC合作生产车载功率半导体

近期,电装和联电日本子公司USJC宣布就生产车载功率半导体展开合作。两家公司将合作在USJC的300mm晶圆厂建立一条绝缘闸极双极性电晶体(IGBT)生产线,并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生产。(科创板日报)


医药生物

■君实生物:VV116三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近期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君实生物公告称,由公司合作开发的口服核苷类抗SARS-CoV-2药物VV116在一项对比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的三期注册临床研究中,达到方案预设的主要终点,药物的适应症为:用于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治疗。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通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事宜。(36氪)


■BioNTech:将向美国FDA提交新冠mRNA疫苗用于5岁以下幼童接种的紧急使用授权

从德国百欧恩泰公司(BioNTech)获悉,企业正在准备相关文件,用以支持其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将适用接种人群扩展至6个月至5岁以下儿童。预计本周内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相关数据,用于申请紧急使用(EUA)授权;并在接下来几周内,将数据提交给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其他监管机构。”BioNTech称。当地时间5月23日,BioNTech公布了一项2/3期试验数据:6个月至5岁以下儿童接种3微克剂量(约为成人用量的十分之一)的BNT162b2作为加强针后,可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达80.3%。今年以来,港澳台地区也已先后开始为本地区5-11岁儿童接种复必泰疫苗。(科创板日报)


■Moderna宣布目前正在临床前阶段研究潜在的猴痘疫苗

新冠疫苗制造商Moderna宣布,目前正在临床前阶段研究潜在的猴痘疫苗。(财联社)


人工智能

■英矽智能宣布发现用于COVID-19治疗的新型3CL蛋白酶抑制剂临床前候选药物

英矽智能宣布,公司已发现一款靶向主蛋白酶(3CL)的全新临床前候选药物,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临床前研究显示,该化合物即使在低剂量下也具有良好的体内疗效,无需与CYP3A4/Pgp抑制剂如利托那韦(Ritonavir)连用。同时,该候选药物展现出优异的广谱抗冠状病毒活性,不仅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具有疗效,并且对其他类型的冠状病毒显示出抗病毒活性。(36氪)


新一代信息技术

■移远通信5G模组与英伟达Jetson AGX Orin平台完成联调

移远通信5G通信模组成功与英伟达Jetson AGX Orin平台完成联调。下一步,移远通信将继续与英伟达加强协作,将5G R16等面向更高要求的5G创新技术与Jetson平台进一步融合,提供超低时延、网络切片、5G LAN等技术能力,为合作伙伴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稳定的移动通信连接。(财联社)


科研前瞻

■我国科学家实现水波单向传播

海洋是人类活动重要场所,如果能灵活控制水波传播方向,减少海浪对相关设备的侵袭,将极大便利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保护也有积极意义。近日,厦门大学陈焕阳教授课题组借鉴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理论方法,在水波局域现象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提出水波极化激元新概念,并通过设计的超材料结构实现水波的单向传播。近日,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对相关成果进行了重点报道。(科技日报)


■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湍流首次发现

为了使核聚变发生,需要将超过1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稳定地限制在磁场中,并长时间保持。日本国立聚变科学研究所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大型螺旋装置中等离子体在热量逸出时,湍流的运动速度比热量快。这种湍流特征使预测等离子体温度的变化成为可能,对其观测或将导致未来开发一种实时控制等离子体温度的方法。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科学报告》杂志上。(科技日报)


■新算法提高量子密钥分发中光子检测效率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开发了一种算法,可提高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中光子检测的效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IEEE光子学杂志》上。QKD是一种超级可靠的信息加密方法,旨在排除信息泄露或通过数字手段擅自闯入的可能性。(科创板日报)


多 元 观 点

■国务委员王勇:把握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 深化数字化转型务实合作

国务委员王勇强调,金砖国家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各方应把握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拓展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政策协调对接和标准规则互联互通,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为金砖五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开辟新空间。(财联社)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中国将与金砖国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合力加快数字化转型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中国工信部将与金砖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充分利用金砖创新基地、工业能力中心等机制,搭建金砖国家工业合作网络,促进资金、货物、人员、技术、服务自由流通,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合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5G等新兴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深入挖掘金砖各国发展经验并加强分享交流,共同营造开放、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合作推动工业领域低碳转型,完善绿色制造和产品供给体系,扩大节能降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重点行业加快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共同探寻绿色低碳转型路径。(财联社)


■中金:基因治疗引领下一代创新药研发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表示,基因疗法随着两款AAV基因递送药物的商业化和基因编辑技术的迭代迅速发展,成为治愈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复杂疾病的新希望。我们重点对AAV基因递送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进展等业内高度关注的方向进行了梳理,该领域发展存在较大上升空间,随着商业化进一步成熟有望带来更大投资价值。(证券时报)


■中金:硅片国产化率有望迅速提升,国内硅片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中金公司认为,硅片是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中的基石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良率,行业呈现高资本投入、高技术难度等壁垒,市场长期由海外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生产制造能力提升,已初步实现6英寸及以下硅片的国产替代,8英寸硅片国产替代正在进行中,12英寸硅片已打破国内空白局面,国产化率有望迅速提升,我们认为国内硅片厂商迎来发展机遇。(第一财经)


■中信证券:预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空间大、增速快

中信证券认为,展望未来,受益于储能行业的高速成长以及铁锂电池在海外动力领域的渗透率提升,预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空间大、增速快,行业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基于高性价比在2019-2021年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也能看到随着新玩家的进入以及产能的加速扩张,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预计未来行业将从成本与性能方面实现产业迭代,产业链延伸、创新型锂盐与磷酸锰铁锂的应用将是行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证券时报)


■东方证券:半导体行业库存水位提升 部分细分领域供需紧张延续

东方证券对232家全球主要科技硬件公司(包括华为)存货金额及存货周转天数走势和下游需求趋势进行了持续的跟踪,现在更新数据至22年一季度,认为当前产业整体的情况为:手机、PC需求放缓,半导体厂商、下游整机厂商库存水平升高,整体缺芯转变为结构性缺芯,汽车、服务器等细分领域供需关系持续紧张。分应用领域来看,服务器厂商也仍存在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智能手机4GSoC、PMIC仍存在供给缺口,汽车领域缺芯情况仍在延续。(科创板日报)


■报告: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万亿元

日前发布的《2022智慧城市白皮书》援引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数据称,预测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所长马冬妍在报告发布时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篇布局之年,也是新基建重点发力之年,2022年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的风口。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智慧城市进一步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报告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联想等机构发布。(财联社)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半导体设备规模今年估达1140亿美元 续创历史新高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指出,受惠先进技术投资和强劲存储器设备支出,半导体设备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至1140亿美元的规模,年增约10-12%,不仅是连续两年站稳千亿美元,也将续创历史新高。(财联社)


■IEA: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在2022年继续强劲增长

在IEA(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中提到,电动汽车的销量在2021年翻了一番,达到660万辆的新纪录,目前电动汽车每周的销量都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销量,尽管全球供应链面临压力,但到2022年电动汽车的销量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报告还提到,从长远来看,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电动汽车销售的预期增长。(科创板日报)


政 策 风 向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研究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据央行消息,5月23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分析研究信贷形势,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信贷工作。会议强调,金融系统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以适度的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36氪)


■全国首单低碳转型绿色公司债在上交所成功发行

5月24日,全国首单低碳转型绿色公司债券——宝钢股份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低碳转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本期债券由中信证券牵头主承销,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金公司、华宝证券联席承销,发行规模5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最终发行利率2.68%。中信证券表示,上交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绿色发展,为绿色低碳领域提供融资便利。本期债券债券对于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财联社)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