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叛逃之后,周总理找他谈了一个通宵:中央给你三条路供选择

发布啦 0 0

1938年4月1日,清明节前夕,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张国焘,登门求见毛主席。在见到毛主席之后,张国焘主动提出想去黄帝陵祭祀扫墓,并借口说这有利于当前的统一战线工作。

张国焘叛逃之后,周总理找他谈了一个通宵:中央给你三条路供选择

张国焘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中部县(今黄陵县),每一年的清明节,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商定,双方派代表一起到黄帝陵祭祀,以此昭示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决心。

对于张国焘的请求,毛主席摇了摇头,说道:“你去干什么?若是为了搞统一战线工作的话,边区政府派一个秘书去就行了。”

听到毛主席的这句话,张国焘急忙说道:“去年是(周)恩来、(叶)剑英同志去的,今年的级别不能低于去年,而且国民党方面今年派出的代表级别很高,我们绝不能派一个秘书去应付,以免授人话柄!”

张国焘纠缠来纠缠去,就是要去黄帝陵祭祀扫墓。毛主席无奈只好让了一步,说道:“好吧!那你就去吧!祭祀活动结束之后立即回来!”

张国焘喜笑颜开,满口答应:“好,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张国焘起身离开了房间,毛主席凭直觉感觉到不对劲,于是就找来了张国焘的警卫员张海,嘱咐道:“你陪着张副主席(张国焘)一块去,一是要保证安全,二是祭祀活动结束立即回来!”

第二天(4月2日),张国焘便带着秘书,在警卫员张海和一个警卫班的陪同下,乘坐一辆大卡车从延安出发了。张国焘一行人乘车南下,于次日(4月3日)赶到了位于陕甘宁边区南面的中部县(今黄陵县)。

4月4日,清明节前一天,张国焘与国民党方面派来的代表蒋鼎文,共同主持了祭祀扫墓活动。在活动结束之后,前来参加活动的人们相互道别,紧接着纷纷驱车离开。就在即将乘坐大卡车返回之时,张国焘却身边的秘书和警卫员张海说道:“你们先坐大卡车回延安吧!我还要到西安办事处,有事找林伯渠商量……”

听到这句话,警卫员张海急了,他疑惑不解地问道:“张副主席,毛主席不是交代了吗?让我们扫完墓就立即回延安吗?”

张国焘阴沉着脸,根本不理睬警卫员张海,他一个转身,就快速钻进了等在前面的蒋鼎文的小轿车。小轿车的引擎早就提前发动了而且后面的车门也是打开的,张国焘刚刚钻进小轿车,小轿车就风驰电掣般地开走了。不仅蒋鼎文的小轿车跑得飞快,国民党方面派来的其他车辆也纷纷跟在后面扬长而去。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好像是张国焘和蒋鼎文早已商量好的。从张国焘转身钻进蒋鼎文的小轿车,到小轿车快速开走,只有一两秒钟。这让愣在原地的警卫员张海目瞪口呆,为了确保张国焘的人身安全,他急忙挤进了其他车辆里跟着去西安。

张国焘叛逃之后,周总理找他谈了一个通宵:中央给你三条路供选择

张国焘剧照

张国焘不告而辞了,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延安并惊动了毛主席。从种种迹象来看,张国焘此次出走是有计划的,而且他已经与国民党方面取得了联系,并且达成默契。这样说来,张国焘实际上是从延安叛逃了。

张国焘到达西安之后,很快就在蒋鼎文的安排下,住进了豪华的西京招待所。在这个招待所,张国焘先后受到了众多国民党官员的会见。4月7日,国民党方面准备将张国焘送往武汉,当时由于南京已经陷落,国民党军政机关大多都迁到了武汉,同时八路军也在武汉建立了办事处。

在张国焘即将乘坐火车离开西安之时,他对身边的警卫员张海说:“你给林伯渠打个电话,让他在车站等我,我有话和他说!”

得到消息的林伯渠立即赶往火车站,想劝说张国焘悬崖勒马。可是,在见面之后,张国焘却一意孤行,说道:“我在延安待不下去了,要去武汉了!”林伯渠见劝说无效,只得将张国焘的行踪报告给了中央,请毛主席和其他中央同志定夺。

此后,中央发电报给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说明了张国焘即将到武汉的情况,并请周总理等人设法找到张国焘,促其醒悟,回延安工作。

4月8日清晨,周总理等人在武汉接到中央电报之后十分震惊。很快,李克农、童小鹏、邱南章、吴志坚等人就来到了周总理的房间。周总理一脸严肃地说道:“张国焘私自叛逃投靠国民党,现已乘火车到武汉来了,你们立即打听火车时间,然后一起到火车站去等候,一定要把张国焘接到办事处来,千万不能让特务们把张国焘接走。”

4月8日傍晚,李克农、童小鹏、邱南章、吴志坚等人就按照打听到的消息,来到了武汉火车站等候。晚上7点钟,从西安发来的火车准时到站了,李克农等人分别站在车厢门口,瞪大眼睛注视着每一个下车的旅客,然而并没有发现张国焘的踪迹。

此后,李克农等人又走进车厢里分头寻找,可仍未见张国焘的影子。无奈之下,李克农等人只好回到办事处向周总理报告情况。当时,李克农猜测道:“莫不是张国焘害怕我们去火车站等候,所以改变了行程?”周总理想了一会儿,说道:“很有这个可能,你们明天照样去火车站等候。”

此后两天,李克农等人每天都看准时间,到武汉火车站等候从西安发来的火车,可是一直都没有见到张国焘。4月11日,李克农给大家鼓气说:“咱们今天再去接一次,一定要把张国焘接回来。”

还是晚上7点钟,这一次,邱南章终于在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里发现了张国焘。李克农十分客气地对张国焘说:“张副主席,我们周副主席(周总理)派来接您的。”

听到这句话,张国焘立即露出惊恐的神色,并朝自己的左右看了看。原来,跟着张国焘一块来武汉的,除了警卫员张海之外,还有两名国民党特务。不过,那两名国民党特务见李克农等人穿着八路军的服装而且佩戴着武器,所以坐在张国焘的旁边不敢吱声。

就这样,张国焘和警卫员张海在李克农等人的带领下,走出了武汉火车站,准备前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而那两名国民党特务则分头行动,一个人远远地跟着后面,另一个人急忙去报信了。

在去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路上,无论李克农等人如何劝说,张国焘都不肯配合,并坚持要在外面落脚。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李克农当即决定让邱南章、吴志坚,陪着张国焘在江汉路上找个旅馆住下,然后他和童小鹏带警卫员张海去见周总理。

张国焘叛逃之后,周总理找他谈了一个通宵:中央给你三条路供选择

周总理

当天晚上,周总理和博古、董必武、叶剑英等领导同志,就在李克农指引下,来到了张国焘落脚的旅馆。在这家旅馆,周总理和张国焘谈了一个通宵,批评张国焘违反纪律,私自出走。可是,张国焘却说陕甘宁边区对他来说,就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经过一个通宵的谈话,周总理也明白了张国焘私自出走的真实原因——张国焘最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认为中央对他的批评和处理太过分,而且只让他当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也是不公道的。看来,曾经犯过严重错误的张国焘,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心怀抱怨。

为了挽救张国焘,周总理苦口婆心地劝说:“中央对你的批评和处理有什么不对?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向中央提出来嘛!为什么你要背着中央私自出走呢?你在西安整天和蒋鼎文来往,到了武汉又不肯去办事处,你认为你这些行为对吗?你这是错上加错!”

最后,周总理等人表示希望张国焘到办事处去,有什么问题可以商量解决。然而,张国焘仍旧坚持不去。眼见于此,周总理只好建议张国焘亲自向中央发电报,一方面承认私自出走的错误,一方面请示工作上的指示。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好心建议下,张国焘极不情愿地起草了一份电报稿。张国焘在电报稿上向毛主席和其他中央同志说道:“弟于今晚抵汉,不告而去,歉甚。希望能在(武)汉派些工作。”

周总理看了看电报稿,然后对着张国焘说道:“你既然来到武汉,那就在这里等候中央的指示来再说吧。”

此后,中央回电了:“我兄(张国焘)去后,甚以为念。当此民族危机,我党内部尤应团结一致,为全党全民模范,方能团结全国,挽救危亡。我兄爱党爱国,当能明察及此,政府工作重要,尚望早日归来,不胜企盼。”

也就是说,直至此时,毛主席和中央其他同志仍在积极劝说张国焘悬崖勒马。拿着中央的电报,周总理再一次来到旅馆见张国焘,劝说他认清形势,不要一意孤行。与此同时,周总理还告诉张国焘:“现在最好是先搬到办事处去住,一切都可以当面商量。”

可是,张国焘根本不听,还是坚持住在旅馆里。张国焘对周总理说道:“我感觉很消极,请允许我回江西老家当老百姓,此后再也不问政治了。”

周总理无可奈何,为大局着想,他便让李克农等人把张国焘强拉硬拽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到了办事处,张国焘刻意回避问题,也不愿和周总理等人谈,总是找借口外出。于是,邱南章、吴志坚就变成了张国焘的贴身“随从”。

张国焘叛逃之后,周总理找他谈了一个通宵:中央给你三条路供选择

晚年的张国焘

在此期间,张国焘先后拜访过陈立夫、周佛海,以及刚从国民党监狱出来的陈独秀。有一天,张国焘还向周总理提出了自己想见蒋介石的请求。4月16日下午,在周总理的带领下,张国焘过江到武昌面见蒋介石。

一见到蒋介石后,张国焘就开口说:“兄弟在外,糊涂多年。”周总理非常生气,立即反驳道:“你糊涂,我可不糊涂。”紧接着,奴颜婢膝的张国焘开始向蒋介石报告陕甘宁边区的一些情况。

这次见面,时间非常短,一是因为张国焘事先没有准备,二来是张国焘根本不是为汇报工作而来,所以说话语无伦次。当时,蒋介石一看是这种场面,也不便多说什么,就结束了这次会见。回到办事处之后,周总理非常严肃地批评了张国焘对蒋介石奴颜婢膝的态度。

而张国焘则把周总理的话当耳旁风,紧接着他以配眼镜、看牙医为借口要求外出。周总理只得派吴志坚随同,并让吴志坚带上钱给张国焘用。一离开办事处,张国焘就在街头漫无目的地闲逛,直到天快要黑了。

此时,张国焘对跟在身边的吴志坚说:“我有个朋友在武昌,我先去江对岸看望他!”被气得哭笑不得的吴志坚没有多说什么,跟着张国焘就来到了轮船渡口。可是,到了轮船渡口,张国焘却不上船,吴克俭也只好在旁边站着。

然而,就在轮船即将关上铁栅门时,张国焘突然跳上了船。吴志坚见此情况,暗叫了一声,张国焘分明是想摆脱,于是他急忙一个箭步也跳上了船。就这样,吴志坚始终跟在张国焘的身边,并陪着张国焘过江来到了武昌。

当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吴志坚劝说张国焘回办事处,可张国焘却拒绝回去。最终,吴志坚找了一间旅馆,和张国焘住了下来。为了以防万一,吴志坚让张国焘住在里屋,自己则住在外屋。同时,吴志坚还请旅馆的人帮忙,将相关情况汇报给了周总理,并请求尽快派人来。

很快,邱南章和警卫人员就来到了吴志坚和张国焘住的旅馆。邱南章告诉张国焘:“周副主席(周总理)请您回去!”张国焘不肯,邱南章和吴志坚就如法炮制,将张国焘强行带离了旅馆,暂时安置在中山路上的太平洋饭店(离办事处不远)。

后来,周总理听了吴志坚、邱南章的报告,心里已经明白张国焘已经决心叛逃了。于是,在和其他同志商量之后,周总理决定第二天和张国焘公开谈一次,再做最后一次努力。

张国焘叛逃之后,周总理找他谈了一个通宵:中央给你三条路供选择

张国焘和家人

4月17日上午,周总理和王明、博古一起来到太平洋饭店。在这里,周总理按照中央的指示,正式向张国焘提出了三条路供他选择。

第一条路是回到办事处,继续工作,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

第二条路是暂时请假,休息一个时期。

第三条路是自动声明脱党,中央宣布开除其党籍。

听完周总理所说的三条路,张国焘当即表示,第一条路已不可能,自己可以在第二条路和第三条路中选择一条,不过需要他考虑两天再做答复。

看着张国焘的一意孤行的态度,周总理等人也不再多说什么,便离开了太平洋饭店,等候张国焘的答复。

然而,让周总理等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前脚刚刚离开太平洋饭店,厚颜无耻的张国焘就打电话给了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摇尾乞怜地表示他要投靠国民党。随后,张国焘又打电话约了胡宗南安排在武汉的办事处处长谈话。

当天晚上,两辆小汽车突然停在太平洋饭店门口。很快,从小汽车上走下三个人,他们大模大样走进了太平洋饭店,直奔张国焘所住的房间。

负责在门口守候的邱南章见状,急忙迎上前去大声问道:“你们要干什么?”

那三个人并不答话,其中的两个人上去抱住邱南章,另外一个进屋将张国焘拉着就往外走。直到抱着邱南章的两个人估计张国焘已上了小汽车,这才放开了邱南章。

张国焘被陌生人接走了,邱南章急忙将情况报告给了周总理。紧接着,邱南章来到张国焘的房间检查,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兄弟已决定采取第三条办法,已移居别处,请不必派人找,至要。”很明显,这张纸条是张国焘留下的。

也就是说,面对中央给他的三条路,张国焘选择了第三条路——自动声明脱党,中央宣布开除其党籍。

那么,张国焘投靠国民党之后,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张国焘投靠国民党之后,蒋介石并不信任他,认为“他(张国焘)现在可以背叛共产党,今后也可以背叛国民党”。于是,张国焘被安排军统特务组织做特务工作,当时特务头子戴笠对待张国焘的态度是“尊而不敬,用而又防”。

转眼到了1949年,张国焘跟着国民党军队逃到了台湾。不过,此时国民党方面既没有给张国焘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完全忽视了张国焘的存在。寄人篱下的张国焘郁郁寡欢,他为了生计只好离开台湾,定居于香港。

在香港生活了七年,张国焘远走他乡,移居到了加拿大多伦多。1979年12月3日,张国焘冻死于多伦多一家养老院,终年82岁,被安葬在了多伦多松山墓园。

张国焘叛逃之后,周总理找他谈了一个通宵:中央给你三条路供选择

张国焘墓地

根据张国焘妻子杨子烈讲述:“(1979年)12月初,(多伦多)当地大雪不止(那晚)他转身时毯子掉在床下,自己无法拾起,想叫人也无人来助,暖气关闭,只有咬紧牙关受冻。12月3日5时起,他忽然大吐大呕两小时,就此昏迷,不省人事。待护士欲叫医生诊断,竟已气绝。”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