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

发布一下 0 0
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

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

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


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蒙乌薯1号”马铃薯新品种

日前,由自治区马铃薯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单位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在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商都县、四子王旗等6个旗县进行示范种植,标志着由我区自主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走出”实验室,进入到大田生产试验阶段。

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


“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大田春播

马铃薯产业是我区优势特色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自治区马铃薯产业种业创新工作,2020年,自治区科技厅选择马铃薯产业集群优势较好的乌兰察布市建设自治区马铃薯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种业中心),并通过“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给予支持。

其中,由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种业中心项目“马铃薯优质多抗新品种培育”课题,主要开展适宜内蒙古地区种植的抗旱、抗病、高淀粉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


科研人员观察马铃薯杂交后代实生苗

据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室主任林团荣介绍:“‘蒙乌薯’系列新品种,是从2013年开始杂交选育的。经过近十年的科研攻关,今年部分新品种已进入田间中试阶段。按照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科研任务和自治区马铃薯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工作安排,将在乌兰察布市多个旗县开展马铃薯旱作新品种展示与示范、旱作栽培模式集成与示范、智能化滴灌绿色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等科研任务。选育的丰产、抗病品种‘蒙乌薯1号’和高淀粉品种‘蒙乌薯6号’两个品种,也将于明年进入大田推广阶段。”

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

“蒙乌薯1号”马铃薯新品种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要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通过推进种业领域高质量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

自治区马铃薯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所长尹玉和介绍说:“马铃薯是乌兰察布的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由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牵头建设的自治区马铃薯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为技术依托,联合内蒙古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区内马铃薯种薯企业,聚焦我区马铃薯种业产业难题,围绕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专用品种研发、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种薯质量检测、产业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快培育和推广高产稳产、绿色生态、优质专用、适宜全程机械化的新品种,加强马铃薯种薯良繁体系建设和良繁基地建设,促进马铃薯产业从科技成果到生产技术的转化,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我区自主选育的“蒙乌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


科研人员田间工作

目前,种业中心正围绕种业核心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已开展了马铃薯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已选育出抗病、高产、早熟鲜食、高淀粉、抗旱等6个“蒙乌薯”系列新品种,建立了马铃薯种质资源库1座,2021年对55个有苗头的马铃薯抗旱品种进行了抗旱性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选出6个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马铃薯抗旱新品系,开展了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与病虫害、种薯脱毒繁育技术等研究;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内蒙古华颂现代科技园种植建立了100亩马铃薯种薯数字化生产体系,可实现土壤、气象、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产量等数据的全程监测和追溯;进行了马铃薯专用加工品种品质分析和研究。

下一步,种业中心将聚焦现有成果进行转化,实现重大技术攻关以及重大基础研究的突破。同时,将启动分子育种技术、生物育种、智能大数据等研究,以提高马铃薯种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源:乌兰察布市科技局 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108816.html